首页 >
巨脉蜻蜓
✍ dations ◷ 2025-04-25 08:49:14 #巨脉蜻蜓
巨脉蜻蜓(学名:Meganeura monyi),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亿年前石炭纪一种已灭绝的昆虫,外型与现今的蜻蜓接近。翼展范围自 65 cm(25.6英寸) 到超过 70 cm(28英寸),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曾出现最大的飞行昆虫物种。它们是掠食者,以其他昆虫及细小的两栖动物为食物。巨脉蜻蜓的化石是于1880年在法国科芒特里的煤矿场发现。法国古生物学家查理斯·布隆尼亚(英语:Charles Jules Edmée Brongniart)则于 1885 年将化石命名为 Meganeura,意思为“巨大的网脉”,指的是化石上清晰的网状翅脉。另一个完整的化石标本是于1979年在德比郡的博尔索弗发现。完模标本现存放在巴黎的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有多项理论可能可以解释石炭纪昆虫的巨大体型,但仍然具有争议:维基共享资源中与巨脉蜻蜓相关的分类
相关
- 微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Tm4f13 6s22, 8, 18, 31, 8, 2蒸气压第一:596.7 kJ·mol−1 第二:1160 kJ·mol−1 第三:2285 kJ·mol主条目:铥的同位素铥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Tm,原子序数69,是一种金属。铥是第二稀
- 巴门尼德爱利亚的巴门尼德(Παρμενίδης)(约前515-前445),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最重要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之一,是埃利亚学派的一员。生于埃利亚(Ἐλέα,位于现在意大利南
- 降部在西文字体排印学中,降部(英语:Descender)指的是一个字体中,字母向下延伸超过基线的笔画部分,也称为下延部。如右图所示,字母y第二笔的“尾巴”部分就是降部。另外字母 v两条对角线
- 现象学现象学(英语:phenomenology,源自希腊语phainómenon,意为“显现的东西”;以及lógos,意为“研究”),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正式创立。胡塞尔深受弗朗兹·布
- 希格斯玻色子125.09 GeV(CMS+ATLAS) (统计误差:±0.21)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 boson)是标准模型里的一种基本粒子,是一种玻色子,自旋为零,宇称为正值,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希
-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是为了验证“以太”存在与否而做的一个实验,1887年由阿尔伯特·迈克耳孙与爱德华·莫雷合作在美国的克利夫兰进行。当时的物理理论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
- 匕匕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十一个(两划的则为第十五个)。就中文而言,匕部归于两划部首。匕部通常是从右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
- 遗迹遗迹,又称遗址,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建筑物遗址与生活环境的遗址,属于考古学概念。例如:古代皇宫、陵墓、万里长城、金字塔、神社、寺庙、帕德嫩神庙等。大多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
- 樱井草科无叶莲科(学名:Petrosaviaceae)也叫樱井草科,是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的唯一科,只包括2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和樱井草属(Japonolirion)共4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岛屿一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