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儿童之家

✍ dations ◷ 2025-09-15 09:31:46 #圣道儿童之家

台北市私立基督教圣道儿童之家是台北市北投区顶八仙地区的一所育幼院,位于承德路七段、公馆路交岔口,邻近中央南路二段、大业路。靠近大同公司、立农公园、台北市立立农国民小学、捷运唭哩岸站。

1961年2月本院迁至天母改名圣道儿童之家,创办人计志文与沈保罗牧师。

圣道儿童之家原址士林区天母地区,处于天母东路,邻近中山北路七段、中山北路六段交岔口。旁有台北美国学校,邻近台北日侨学校。原址院内有宁静的小操场、大树的周围、教堂的建筑、院童的宿舍。土地总面积约1700坪。

现任院长张培士女士任内院童人数有三十余位,前任院长傅碧霞女士任内院童数高达一百三十余位,儿家附设“思恩幼稚园”,已结束运作。

2009年2月初中国布道会天母感恩堂迁出天母原址,分成天母感恩堂(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明德路161号)及天母福音堂(位于台北市士林区中山北路七段18号6楼3)两个堂会。

2009年4月底儿家迁入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承德路七段中南海大厦F1~2楼新院址。

2010年1月圣道儿童之家天母原址标售,底价新台币49.7亿元,由世邦魏理仕办理标售。

圣道儿童之家财政等由圣道共同管委员会管理。圣道儿童之家经过四年与中布会董事会的沟通,决议为圣道儿家购置新院舍,并将成立“财团法人基督教圣道儿少福利基金会”,推广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儿童关怀事工。

1961年,圣道儿童之家,迁至天母院区时,系由当地农民等善心人士捐地及创办人沈保罗牧师募款兴建,并在房契、地契之中注明了,专为孤儿所用,指明不能挪作其他用途,而中国布道会在兴建过程中并无参与。之后,圣道儿童之家为了免税,遂把儿童之家与创办人的各教会,一起登记在财团法人的中国布道会名下,产权就信托在财团法人之下。1998年,中布会董事会改组过后,开始对反对卖地的圣道儿童之家董事长章民强先生及院长傅碧霞女士提出侵占官司诉讼。官司缠讼了五、六年,在2003年,时任院长傅碧霞女士,在以“永不变卖孤儿的地”为前提及五位牧师的见证之下,让圣道儿童之家接受共同管理委员会管理,并同意中国布道会的“聘任新院长”及“产权移转”等等条件,与中国布道会达成和解。1991年,中国布道会董事长王其荣长老,允诺专为孤儿募款的圣道儿童基金会无偿且永久使用天母原址,但在和解的条件之中,却提出圣道儿童基金会必须迁出天母永久地址。


计志文牧师

中国布道会

一百三十个真实的故事《檐下燕归来》(民八十年)

一百三十个真实的故事有《爱才有歌》(民八三年)

《云彩围绕的日子》(民九一年)

相关

  • 自我舔阴女性自我口交是口交的一种,是女性用口刺激自己阴户得到性快感的行为。女性自我口交需要高度的肢体柔软度才能达到,可能只有练过柔身术的女性才能达到女性自我口交的难度比男性
  • 伊萨卡伊萨卡(Ithaca)可以指:
  • 百里香属百里香属(学名:)是唇形科下的一属,包括大约350种。在法国的普罗旺斯方言中,百里香也被称为Farigoule。La Farigoule也是马赛中央理工学院的铜管乐队的名字。百里香为多年生灌木状
  • DartzDartz是一家拉脱维亚汽车公司,专门从事SUV尤其是军用越野车的制作。Dartz公司的主营产品还包括窗膜和安全装备。Dartz Prombron为该公司生产的全球最昂贵的SUV,售价约160万美
  • 顾况顾况(约725年-约814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作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县恒山人(今在浙江省海宁市境内),唐代官员、诗人。约开元十五年(727年)前后出生,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进士,曾
  • 马希连·国柏马希连·国柏神父(英语:Maximilian Kolbe,又译马希连·高比,1894年1月7日-1941年8月14日),原名雷蒙·国柏(Raymond Kolbe),部分文献简称为圣国柏或圣高比,中国大陆天主教会翻译为马克西
  • 池江泰寿池江泰寿(1969年1月13日-)是一名日本藉日本中央竞马会的练马师,毕业于同志社大学。泰寿原本是父亲池江泰郎及堂兄弟池江敏行的调教助手,直至2003年获得练马师牌照才正式执业。200
  • 第2次超级机器人大战Z“第2次超级机器人大战Z 破界篇”的游戏封面《第2次超级机器人大战Z》(日文:第2次スーパーロボット大戦Z)为南梦宫万代以万普名义发售的回合制战略RPG。简称“机战Z2”“SRWZII
  • 抗原移型抗原移型(英文:Antigenic shift),又称抗原转移、抗原转变,或抗原性转变,是指某种病毒不同毒株,或者不同病毒之间,互相融合而形成新的病毒亚
  • 一木喜德郎一木喜德郎男爵(日语:一木 喜德郞/Ichiki Kitokurō,1867年5月7日-1944年12月17日),是日本大正与昭和时期的法学家、政治家。他毕业于帝国大学并在该校法学部任教授,著名的天皇机关说理论学者美浓部达吉曾是他的学生。其后他于1914年出任第二次大隈内阁的文部大臣和内务大臣,1925年至1936年期间担任宫内大臣、枢密院议长等职,并作为宫中重臣(日语:重臣会議)辅佐年轻的昭和天皇。他在二二六事件后辞去职务,转任大日本报徳社(日语:大日本報徳社)社长,1944年12月17日,他病逝于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