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经济

✍ dations ◷ 2025-05-12 03:59:40 #古罗马经济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经济主要为农业经济,以谷物和酒类等货品的交易为中心。 当时的金融市场就建构在这些交易上,而个人事业和公共设施兴建所需要的借款则主要来自因家庭间联系而组成的金融中介。 在农产或现金短缺的时期,罗马官员和铸币者(英语:Moneyer)(被官方允许自行铸造货币的个人)常会依赖加铸货币来度过该时期。这个现象也发生在了漫长的第一次布匿战争中,造成了经济的扭曲和财务困难。罗马帝国早期,人们开始使用货币来表达价格和债务,且基本的银行体系已经成形。 罗马皇帝会发行印有他们肖像的货币做为政治宣传,以建立良好的公众印象及彰显他们的财富和权力。 罗马帝国的经济时常会有不稳,部分原因是一些罗马皇帝会发行货币以资助一些高调的皇家项目。例如大型的公共建设,或是发起一些可作为政治宣传,但实际产生的利益较少的战争。

银行体系的建立,使得不需透过硬币就能进行的大金额交易成为可能,并造就了法定货币。由于没有中央银行,因此会由专业的存款银行家(英语:deposit banker)或称钱商、钱庄主(拉丁语:argentarius或是coactor argentarius,后来又称:nummularius)替人保存定期或活期存款,并将钱出借给第三方。由于通常情况下,当时的银行家可用的资本总是超过众借款人所需要的金额,因此银行家可能会借出一些颇具风险的贷款,或是允许延长信用期间到具风险的程度。罗马的元老阶级有着大量的私人借贷,他们既担任债权人又同时身为借款人,并且会根据社交关系向别人出借贷款。古典时代的罗马银行通常采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英语: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意即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总体存户的存款金额还低,因为当时的银行并没有动机去保障发生挤兑时存款人的权益。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尤其因为塞内卡思想的影响,而普遍认为只要是和商业有关系的人,就应该拥有能提供贷款和产生债务的权利。这种寻求法定货币的思想趋势也造就了货币供应量的起伏不定。

从安敦尼王朝到塞维鲁王朝之间的罗马皇帝全面的降低了货币的内在价值(英语:Debasement),尤其是第纳里乌斯的价值,因为当时急切地需要筹措薪资支付给军队。在康茂德皇帝统治期间,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损害了信用市场。到了200年代中期,贵金属币的供应量急剧下降。而三世纪危机时期的种种问题如远距交易的减少、矿业停摆以及外敌将罗马帝国境内的金币转移至境外等,造成了直到公元300年为止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业的大幅退化。尽管罗马帝国的货币长久以来都是法定货币或称信用货币,民众对于货币支付能力的忧心仍旧在奥勒良皇帝统治期间来到了高点,且银行家对于中央政府发行的货币也已失去了信心。尽管在此之后的皇帝戴克里先发行了索币以取代既有的黄金含量较低的金币,并推行了货币改革,罗马帝国的信用市场依旧回复不到从前的稳健。

罗马帝国主要的矿产开采区有西班牙(开采金、银、铜、锡以及铅矿)、高卢(金、银、铁矿)、不列颠尼亚(主要开采铁、铅以及锡矿)、多瑙河地区诸行省(英语:Danubian provinces)(金、铁矿)、马其顿和色雷斯(金、银矿),以及小亚细亚(金、银、铁以及锡矿)。自奥古斯都统治期间开始,罗马帝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并持续到了公元三世纪前期为止,因为当时的帝国逐渐衰弱,最终导致了矿业生产活动的停摆。例如罗马帝国于大约公元271年被迫放弃了达契亚行省(英语:Roman Dacia),而失去了对于当地金矿的掌握。到了公元四世纪期间,矿业活动才恢复了一定规模。

被老普林尼称作“破坏山脉”(拉丁语:ruina montium)的水利采矿(英语:Hydraulic mining)技术使得罗马人能够以如同原始工业的规模来开采金属。估计当时每年的铁矿产量达到了82,500公吨。铜的年产量为15,000公吨,而铅的年产量则有80,000公吨,后两种矿物在当时的产量一直到了工业革命为止都没有被超越过。而当时光西班牙地区的铅产量就占据了全球的四成。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铅产量是因为当时的罗马正在大规模的开采银矿(年产量达到了200公吨),而铅则是银矿开采时产生的副产品。在公元二世纪中期左右──罗马银存货量之最高峰,估计其存货达到了10,000公吨。这个数字是中世纪欧洲再加上公元800年左右的阿拔斯王朝的所有的银重量的五至十倍。伴随着大规模的金属开采,格陵兰冰原的铅污染程度在罗马帝国时期达到了史前的四倍,之后又随之降低。

随着水利采矿(英语:Hydraulic mining)技术(冲刷找矿(英语:Hushing)和就地洗矿(英语:Placer mining))的发明和远播,以及罗马人计划和实行大规模采矿工程的才能,他们得以用相当于原始工业的规模开采各种金属,不论是在各种贱金属或贵金属的生产量上,直至工业革命前都极少被超越过。当时用以冶炼和锻造金属,以及用以取暖的燃料,绝大多数是木材和木炭,而其中木炭的效果又比木材约好上了一倍。此外,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大量的开采煤炭。到了公元二世纪的晚期,不列颠尼亚几乎所有主要的煤田都已被开发利用,并开展了英格兰和北海沿岸的热络贸易,后来贸易又延伸到了内陆的莱茵兰地区,此时的当地已有使用烟煤作为冶炼铁矿的燃料。

相关

  • 家庭结构传统的美国家庭结构被认为是一个两位成婚人士为自己的后代提供关怀和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但是,这种双亲核心家庭已经变得不那么普遍,其它的家庭形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常见。后代
  • 透明质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intracellular fluid(ICF)),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基本细胞质(fundamental或ground cytoplasm)、透明质(hyaloplasm)。为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容
  • 飞越疯人院《飞越疯人院》(英语: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第2部囊括五项奥斯卡至尊奖项的电影(至今共3部),世界电影艺术历史上最经典的美国巨著之一,被称为
  • 边际利润边际利润(英语:Marginal profit),在会计学上是指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的差额。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边际利润则为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差额。边际利润(Mπ)的公式:MR-MC=Mπ
  • 雪葩雪葩(Sorbet)是西式甜品的一种,口感类似冰淇淋。制法是将新鲜水果冷冻至结冰后磨成沙冰。与雪糕的最大分别,在于其不含牛奶的成分,适合对牛奶敏感的人士食用。而且雪葩不额外添加
  • 天主教乌赫尔教区天主教乌赫尔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Urgellensis、加泰罗尼亚语:Bisbat d'Urgell)是天主教会在西班牙的一个教区。属塔拉戈纳总教区。始于4世纪。教区位于加泰罗尼亚西北部,安道
  • 吴于诗吴于诗(1533年-?年),字以兴,四川嘉定州荣县人,四川叙州府富顺县灶籍,治《诗经》,年二十七岁中式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进士。十二月二十九日生,行一,曾祖吴堂;祖吴可依
  • 管世骏管世骏,浙江省台州府黄岩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40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 明夏263﹣581 益州 蜀郡 新都郡 汉嘉郡 汶山郡 江阳郡 犍为郡 越巂郡 梁州 巴郡 广汉郡 巴西郡 巴东郡 梓潼郡 涪陵郡 • 成汉 304 – 347 • 谯蜀 405 – 413明夏是元朝末年由明
  • 克罗伊茨峰 (奥茨塔尔阿尔卑斯山脉)坐标:46°48′59″N 10°52′12″E / 46.81639°N 10.87000°E / 46.81639; 10.87000克罗伊茨峰(德语:Kreuzspitze),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西部,由蒂罗尔州负责管辖,属于奥茨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