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路生

✍ dations ◷ 2025-02-23 19:42:44 #黄路生
黄路生(1964年12月-),中国动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人。1964年生于江西赣州市上犹县。1984年获江西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生化遗传学硕士。1988至2000年先后在意大利都灵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农业科学院、乌克兰农业科学院、法国国家农业科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和研究过。1995年获俄罗斯农科院生物学专业科学正博士学位,后回江西农业大学,1995年升任教授。2000年后先后任华中农业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7月成为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2008年起任校长。黄路生1997年获选为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获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成为德国洪堡学者,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国际动物遗传学会会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标记学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江西省养猪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西省政协委员、科协常委。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持了中国地方种猪基因组DNA库的构建。该库的构建前后花了8年,涵盖24个省、市、区,68个品种,4100个个体,12700个克隆,促进了对种猪经济性状的深入研究。黄的团队鉴定了4个新基因:SCD基因(英语:Stearoyl-CoA desaturase-1)(影响脂肪沉积)、PGK(英语:Phosphoglycerate kinase)2基因(影响公猪精液量)、FUT1(英语:FUT1)基因新位点(影响大肠杆菌F18抗性)、SPAM1(英语:SPAM1)基因新变异(影响精子活性),并据此发展了4种分子育种技术。这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后推广,培育出60多个种猪核心群。他创建的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江西首个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他主导构建了白色杜洛克与中国二花脸杂交的资源家系群体,并利用该家系群体完成了一系列遗传实验。黄路生等人发现催乳素基因的SNP位点与产仔数相关,单倍型ACC的产仔数最低,TTT最高。断奶前仔猪容易发生腹泻,中国的仔猪该病平均发病率接近50%,有较高死亡率。黄路生等人一直关注相应的抗病基因研究,希望能避免腹泻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他们通过对全基因组连锁定位、目的区域重组断点事件、远缘群体高通量SNP标记关联性的遗传分析,发现MUC13基因导致了仔猪容易发生ETECF4ac腹泻,并发现了新的分子标记,以较高的准确率来区分易感个体和抗性个体。因而,就能够发展新的分子育种技术改善仔猪的抗病性。

相关

  • HDS《瑞士历史辞典》(德语:Historische Lexikon der Schweiz;法语: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Suisse;意大利语:Dizionario Storico della Svizzera;罗曼什语: Lexicon Istoric Re
  • 太阳能太阳能(英语:Solar energy),是指来自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被不断发展的一系列技术所利用的一种能量,如,太阳热能集热器(英语:Solar thermal collector),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热能发电,和人
  • 喃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约翰·道尔顿约翰·道尔顿(英语:John Dalton,/ˈdɔːltən/,1766年9月6日-1844年7月27日),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对色盲亦有研究。道尔顿生于坎伯兰郡伊格斯
  • 色素体色素体(英语:plastid),又称质粒体或质体,是植物、藻类、光合营性(英语:pototroph)细菌中所含有的一种囊泡,与光合作用有关。囊泡中含有菌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在紫细菌中,如紫螺菌(英语:Rh
  • 品质控制质量控制(英语:quality control,缩写为 QC)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质量控制的一种定义为:“为使客户确信某一物品或服务的质量
  • 亚病毒因子亚病毒因子(Subviral Agents)包括卫星(Satellites,或称“拟病毒”,Virusoids)、噬病毒体(Virophages)、类病毒(Viroids)、朊病毒(Prions)等不具备完整的复制机构的类似病毒的感染性生物
  •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英语:World Heritage;法语: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
  • 萨巴捷保罗·萨巴捷(法语:Paul Sabatier,1854年11月5日-1941年8月14日),法国化学家,出生于法国卡尔卡松,逝于图卢兹。在1912年,他与维克多·格林尼亚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874年,萨巴捷进
  • 王广厚王广厚(1939年11月-),安徽肥西人,中国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