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和光

✍ dations ◷ 2025-05-12 07:39:55 #山上宝训,基督教术语,新约中的单词和短语,马太福音第5章,食盐,光

盐和光是《新约圣经》中记载的耶稣使用的一个比喻,在《马太福音》第5章第13-16节:“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比喻分为地上的盐和世上的光,第一个比喻又引申为“盐若失了味,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第二个比喻又是进一步引申为“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和“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约翰福音》也提到“世上的光”,但那里是耶稣自称是“世上的光”,而不是指他寻找的人。

《马可福音》第9章第50节和《路加福音》第14章第34节也分别提到了“盐”。

对于“地上的盐”的确切含义一直有争议。这部分是因为盐在古代世界已经广泛适用。以下是几种可能性:

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物质,不易失去味道,因此“盐若失了味”不能按字面看做真正的盐。最常见的解释是当时的盐相当不纯,不仅由于提取方法,而且由于奸商掺杂了其他物质。

“地上的盐”已经成为英语的常用措辞,不过现代的用法已经与圣经原意有所不同,多指某人谦逊缺少主张。该比喻多次见于文艺作品中。1954年的一部电影和滚石乐队的一首歌曲以此为题。

“山上的城”比喻最著名的应用是约翰·温思罗普的讲道《山上的城》,预见到新兴的美洲殖民地将成为世界其他地方的灯塔,后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罗纳德·里根都加以引用。

“灯放在斗底下”比喻也非常有影响:

相关

  • 鸡(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原鸡属原鸡中被人类驯化后而成的亚种,家鸡最初被驯化成为家禽的目的是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质食品,是家畜及家禽中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的。
  • 非裔俄罗斯人非裔俄罗斯人,是指在俄罗斯人生活的黑人与他们后裔(包括与俄罗斯人的混血种)。人数大约70000-100000人。他们多数信基督宗教,少数信伊斯兰教。第一批出现在俄罗斯的黑人是阿比
  • 2019冠状病毒病中非共和国疫情2019冠状病毒病中非共和国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中非共和国发生的情况。2020年3月14日,中非共和国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为意大利人,8日飞抵中非共和国首都
  • 檀园 (上海)檀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檀园原为明代文人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因李流芳号檀园,故以此得名,后毁于明清易代之际。2011年重建后对外开放。
  • 2020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2020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20年6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积冰积冰是指一层在河川上的冰,通常在高纬度的地方很常见。积冰通常会在寒带或温带冬天的河流旁形成,主要原因是因为冰坝让河水回流,或地下水渗出所造成的的。
  • 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1,1,3,3-四甲基-1,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化学式为O(SiMe2CH=CH2)2(Me为甲基)。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可在金属有机化学和均相催化中用作配体。它是Karstedt催化剂的
  • 张洪烈张洪烈(1887年-1962年6月10日)、又称张鸿烈,字幼山,河南固始县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早年参加旧式教育。1906年,进入开封一所私立中学,后进入河南大学,并完成学业。1912年,参加辛亥革命
  • 斯塔列诺公墓斯塔列诺公墓(Cimitero monumentale di Staglieno)是意大利热那亚的一座大型公墓,建在一个山坡上,以纪念雕塑著称。它占地超过1平方公里以上,是欧洲最大的墓地之一。公墓在1851年
  • 蓬农豪尔毛区蓬农豪尔毛区(匈牙利语:Pannonhalmi járás),是匈牙利的一个区,位于该国西北部,由杰尔-莫雄-肖普朗州负责管辖,首府设于潘诺恩哈尔姆,面积312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15,227,人口密度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