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甲状旁腺
✍ dations ◷ 2025-08-17 19:58:38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或称甲状旁腺(英语:parathyroid gland)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内分泌腺,主要调节体内的钙和磷代谢。人类和一些真兽类的甲状旁腺与甲状腺有一定解剖学位置关系,在其他动物的甲状旁腺和甲状腺并无密切关系。甲状旁腺与胸腺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都起源于咽囊。人类一般会有四个甲状旁腺,位在甲状腺的后面,不过也会有些变异。甲状旁腺是内分泌腺,通常有4个,分为上下两对,呈扁卵圆形小体,大小如豌豆,贴在甲状腺的后面。分泌的副甲状激素及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能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分泌副甲状激素过少会造成血钙降低、血磷升高,产生手足抽搐;分泌副甲状激素过多则会造成血钙升高、骨矿盐减少、发生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统结石。甲状旁腺细胞有主细胞和嗜酸细胞两种。主细胞数量多、胞核大、又分为暗细胞和明细胞两型。前者含有丰富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染色较深,这种处于活跃期的细胞是合成和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场所;后者含内质网较少、高尔基体较小、但含高尔基体糖原较多、胞浆清亮。长期高血钙可使主细胞萎缩,但仍能合成少量甲状旁腺激素;长期低血钙可刺激主细胞的内质网及高尔基体高度发达、分泌颗粒增多。嗜酸性细胞较主细胞大、数量较少、散在于主细胞之间。其胞浆中有大量嗜酸性颗粒。这种细胞在成年后逐渐增多,功能意义还不清楚,它们可能是退化的细胞。在组织学意义上,甲状旁腺可分为主细胞和嗜酸细胞两种细胞:甲状旁腺首次由理查·欧文从印度犀牛中发现,人体内的甲状旁腺最早由瑞典医学生Viktor Sandström (1852-1889)于1880年发现。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一般来自甲状腺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少数来自甲状腺上动脉。下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则来自下甲状旁腺动脉,为甲状腺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别构于前纵膈的甲状旁腺,血供来自内乳动脉。甲状旁腺静脉一般汇入同侧甲状腺下静脉。在胚胎发育期,由鳃囊与咽部分离下降而成。甲状旁腺腺体非常小,约0.5×0.3×0.1立方公分,每个甲状旁腺重约25~40毫克。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其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30~40岁时达到最大重量。腺体外观呈棕红色、红色或黄色,色泽由脂肪含量的多少而决定,青春期后脂肪组织逐渐增多。1925年首先从甲状旁腺分离出高活性的提取物,被确认为甲状旁腺激素具有调节血钙的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合成和分泌。血循环中的甲状旁腺激素至少有三种形式﹕完整的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片段:具有生物活性,循环半衰期2~4分钟,大部分在肝脏清除,少部分经肾脏滤过清除。羧基端甲状旁腺激素片段:无生物活性,正常人血中此片段浓度最高,循环半衰期30~40分钟,主要由肾脏清除,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此片段浓度明显升高。氨基端甲状旁腺激素片段,有生物活性,血中浓度较低,半衰期亦短。完整的甲状旁腺激素可在甲状旁腺主细胞内裂解成片段后分泌入血,也可先分泌至周围血后再裂解为诸片段。甲状旁腺激素多链在第34~37个氨基酸的位置断裂后,氨基端依然具有完整的甲状旁腺激素的全部生物活性。血清钙离子浓度是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和分泌的主要调节因素。动物实验证明,血钙浓度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率的关系成一曲线。血钙浓度对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作用是以腺细胞膜上腺酸环化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中介环节而实现的,血磷浓度增高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因为高血磷可导致低血钙而间接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血镁浓度降低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药理剂量的降钙素可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儿茶酚胺、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都可促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老年人血中甲状旁腺激素浓度较中青年者为高。人体血液中的甲状旁腺激素浓度随季节而变化,冬季高于夏季,这与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浓度的季节变化有关。冬天日照少﹐血25-羟维生素D的浓度较低、肠钙吸收减少、血钙水平下降、血甲状旁腺激素呈生理性代偿增多。骨是机体最大的钙贮存库,体内99%以上的钙存于骨和牙齿中,甲状旁腺激素具有加强破骨细胞活性,形成新的破骨细胞和暂时性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从而促进骨的吸收和溶解,使骨钙释放入血,提高血钙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抑制近端肾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增加尿中磷酸盐的排出,故甲状旁腺激素过多时有低血磷症和高尿磷症。与此相反,甲状旁腺激素增加远端肾小管对钙的回吸收。此外,甲状旁腺激素还抑制肾小管对钠和碳酸氢盐吸收,使从尿中排出碳酸氢盐增多,因而甲状旁腺激素过多时,尿常呈碱性。甲状旁腺激素影响肾小管回吸收的效应十分快速,几分钟即可出现,且可长期持续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25-羟维生素D在肾脏经1-羟化作用易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这是至今所知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它能增加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甲状旁腺激素有间接促进肠钙的吸收功能。正常情况下,机体调节和保持钙磷代谢平衡主要依赖于甲状旁腺激素、1,25-二羟维生素D和降钙素三种激素,通过三者相互协同和拮抗的作用使血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这三种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皆与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密切相关。当血清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首先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迅速增多,促进骨质吸收,骨钙动员释放入血:肾小管对钙的回吸收增加:25-羟维生素D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增多,后一种作用的充分发挥约需20~24小时,从而使肠钙吸收增加。这样通过上述3个途径,使血钙浓度又复增高。当血清中钙离子浓度增高时、一方面甲状旁腺的功能被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均迅速减少,从而降低骨的吸收和骨钙的动员﹐减少肾小管对钙的回吸收和1,25-二羟维生素D的生成﹐肠对钙的吸收亦相应地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高血钙而刺激降钙素的分泌,它抑制骨的吸收和骨钙动员﹐抑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回吸收。这样通过机体自身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和降钙素分泌增多而导致血钙浓度降至正常范围。
相关
- 腹膜炎腹膜炎,是指一种发生于腹膜的炎症反应。该反应主要由细菌感染、化学物质、物理性伤害等因素引起,且很可能因没有及时治疗而危及生命。其症状可能包含剧烈疼痛、腹部肿胀、发烧
- diagnosis lag time诊断,在医学意义上指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般需要的的资料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症状、病史(包括家庭病史)、病历及医疗检查结果等。其概
- 中子活化中子活化指将样品用中子照射后,样品中原子经中子俘获而变得具有放射性的过程。俘获中子后的原子核通常会立即衰变,释放出中子、质子或阿尔法粒子同时生成新的活化产物。这些活
- 颅内压颅内压 (ICP,Intracranial Pressure)是指颅骨内部脑组织和脑脊液(CSF,Cerebrospinal Fluid)中的压力。颅内压的测量单位是毫米汞柱(mmHg),其成年人正常值在平卧姿势安静状态时
- 庚糖庚糖 (Heptose),又称为七碳糖,是含有七个碳原子的单糖,化学式为 C7H14O7。在1号碳上有醛基的称为七碳醛糖(庚醛糖);2号碳上有酮基的称为七碳酮糖(庚酮糖)。庚酮糖有四个手性碳原子,庚醛
- 萨瓦河萨瓦河(塞尔维亚语:Сава,克罗地亚语:Sava,德语:Save, 匈牙利语:Száva)是流经东欧的一条河流。萨瓦河流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赫塞哥维纳和塞尔维亚,在贝尔格莱
- 顺视黄酸维A酸(Tretinoin、ATRA),又称全反式维甲酸及视黄酸,分子式:C20H28O2,分子量300.44,CAS号302-79-4,熔点180℃。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 语系语言系属分类(英语:Language family)是指根据语言的演化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的方法,具有相同祖先的语言被归为一类,类似生物分类法。分类依据为各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之间的对应
- 宇宙化学宇宙化学(英语:Cosmochemistry)是研究宇宙中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形成这些组成的过程。这主要是通过研究陨石的化学成分和其它实物的样本。由于陨石母体的小行星有些是太阳系形成初
- 短舌匹菊Feverfew短舌匹菊(学名:Tanacetum parthenium)是菊科菊蒿属的植物。原生长于欧亚大陆,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及高加索,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在中国、北美洲、智利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