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附着语素
✍ dations ◷ 2025-04-03 12:30:54 #附着语素
附着语素(英语:Clitic;源自古希腊语:ἐγκλιτικός“倾斜”)是一个词法学概念,上指在句法作用有如一自由词素,在语音学上却表现出规范语素特性的语素,其发音必须依附于前面或后面的被附着词(host)。常见的附着语素有后附语素和前附语素, 某些语言中还存在中间语素。附着语素常见于代词、限定词和介词,但其实它可以出现在任何语法范畴当中。正写法有时可以作为判断附着语素的参考,但附着语素并不总写成词缀形态,有些附着语素会用连字号或撇号分隔,甚至分开写成两个词语。后附语素(Enclitic),也称后接语素、前属语素,置于被附着词(host)之后。印欧语系的例子如:印欧语系当中,有些附着语素可以被追溯到原始印欧语上,比如:-kwe 为拉丁语 -que、希腊语 τε(te),及梵语 -च (-ca) 的原始形式。非印欧语系者如:前附语素(Proclitic),也称前接语素、连音语素,置于被附着词之前。中间语素(Mesoclitic)出现在被附着词语干与其它的词缀之间。如葡萄牙语:内附语素(Endoclitic),即将词根中断为两部分并将内接语素置于其间。内附语素由于直接挑战了词汇完整性假设(英语:Lexical_Integrity_Hypothesis),故长久以来一直认为这种附着语素不太可能会存在,不过后来在东北高加索语系的乌第语(英语:Udi language)找到存在的证据。内接词也出现在普什图语。附着语素可以视为词的语法化过程的过渡形态,即: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词汇项目 → 附着语素〈前附语素、后附语素、中间语素、内附语素〉 → 词缀
相关
- 金刚烷胺金刚烷胺(英语:Amantadine,常用名金刚胺)是美国FDA所批准的抗病毒和抗帕金森病药。金刚乙胺与金刚烷胺有着相似的结构和性质。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100%的季节性H3N
- 病原体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便秘便秘是指因粪便会太硬或是太干而排便不顺或难以排出的状况。一般而言,正常排便的频率约在每日三次到每周三次之间,便秘的并发症包含痔疮、肛裂、粪便阻塞。不同患者对便秘的描
- 水净化水净化(英语:Water purification),是指从原水中除去污染物的净化过程,其目的是以特定的程序达到把水净化的效果,并用水作不同的用途;大多数的水都是提供人类饮用的。净化水亦可作很
- 灌溉灌溉就是人为方式使用天然降水(雨水)以外的其他水源供给土地或土壤水分,多半是用来种植农作物或其他植物,也可以用来维持地貌景观,或在干燥地带或是在过度降雨后的地区进行植被重
- 日本四大公害病日本四大公害病(日语:公害病/こうがいびょう Kōgaibyō */?;“公害”即污染)指的是日本在高度经济发展期,由产业活动所排出的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被列举出的有因大气污染所
- 褥疮褥疮(英语:Decubitus ulcer),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英语:Pressure ulcer),属于一种皮肤溃疡,是由于人体皮肤组织长期受压迫(有时伴随擦伤)导致缺血坏死、溃烂,常见于因瘫痪或手术而长期
- 己糖己糖(英语:Hexose),又称为六碳糖,是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糖,化学式为C6H12O6. 1位含有醛基的6碳糖称为己醛糖, 2位含有酮基的己糖称为己酮糖。己糖六个碳原子中有五个碳原子连上了羟基
- 冠状动脉冠状血管(英语:Coronary artery)是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系统,包括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冠状血管如花冠状缠绕心脏。冠状动脉属于动脉,在主动脉瓣附近从主动脉分支出来,并分为左冠状
- 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非甾体消炎药(英语: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縮寫作NSAID),也译作非类固醇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效果的药物,在施用较高剂量时也具有消炎作用。“非甾体”一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