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是钡和钛的混合氧化物,也称偏钛酸钡,化学式为BaTiO3。钛酸钡是一个铁电陶瓷材料,有光折射效应(英语:Photorefractive_effect)及压电性质。其固态时可有五种晶体结构,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六方、等轴、四方、斜方及三方晶系。除等轴外,其余的结构都呈现铁电性。
钛酸钡为白色粉末或透明晶体。它难溶于水,可溶于浓硫酸,R/S phrase 为R20/22,S28A,S37和S45。性状 白色粉末。
熔点 1625℃
相对密度 6.017
溶解性 溶于浓硫酸、盐酸及氢氟酸,不溶于热的稀硝酸、水和碱。
熔点:1625℃溶解性:INSOLUBLE
制备钛酸钡的方法较多,有固相法和共沉淀(英语:Coprecipitation)法等。
固相法:
钛酸钡可通过煅烧碳酸钡和二氧化钛制得,其中可掺杂任意其他材料。
共沉淀法:
(一) 将氯化钡和四氯化钛按等物质的量混合溶解,加热至70°C,然后滴入草酸,得到水合草酸钛酰钡沉淀,经洗涤、干燥,再进行热解,最后得到产品。
(二) 偏钛酸经打浆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然后在搅拌下加入碳酸铵,生成碳酸钡和偏钛酸共沉淀,煅烧后得产品。
有报道称,高纯的硝酸钡是电动车中EEstor(英语:EEstor) 钛酸钡电容储能系统的关键组分。
钛酸钡常与钛酸锶混合。
钛酸钡被用作陶瓷电容器的介电材料、麦克风和其他传感器的压电材料。作为压电材料,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锆钛酸铅(lead zirconate titanate)。
多晶钛酸钡显示正的温度系数,使之成为热敏电阻和自我调节电热系统的有用材料。
全致密纳米结晶(nanocrystalline)钛酸钡的介电系数高达40%,比其他同样以传统方法制造的材料更高。
钛酸钡结晶被用于非线性光学。它有高的光耦合增益,并能维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线波段。
它在自泵浦相位共轭(self-pumped phase conjugation,SPPC)的应用所使用的材料中有最高的反射率。它可用于连续波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毫瓦远程光功率。在光折变应用中,钛酸钡可以掺杂其他各种元素,例如铈。
在锡中掺入钛酸钡的包合物(inclusions)已经显示创造出一个比钻石高的黏弹劲度(stiffness)的散状物料(bulk material)。钛酸钡在相变时会改变晶体的形状和体积。这导致复合材料的钛酸钡有负的体积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即当一个作用力施加在包合物上时,在反方向会产生位移,并进一步劲化复合材料。
钛酸钡薄膜电光调制器(Electro-optic modulator)显示超过40 GHz的频率。
钛酸钡的热释电(pyroelectric)和铁电(ferroelectric)性质,被应于一些非致冷感应器之类的热成像摄影机(thermal cam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