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川家治
✍ dations ◷ 2025-08-09 15:43:42 #德川家治
德川家治(1737年-1786年),德川幕府第十代将军,在位时间:1760年- 1786年。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梅溪通条的女儿,于幸之方(至心院)。乳名是竹千代。元文二年五月二十二日(1737年6月20日)德川家治出生于武藏国江户城,是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的长子,母亲是侧室于幸之方。德川家治自幼就聪明伶俐,在祖父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宠爱当中长大。因此也有一说法是:德川家治的父亲德川家重之所以能成为将军,是因为祖父德川吉宗希望家治日后能做将军,才把位子让给家重。宽延二年(1749年)迎娶闲院宫直仁亲王六女五十宫伦子女王为妻。伦子女王为德川家治生下二女,宝历六年七月(1756年)长女千代姬出生,但在2岁不幸夭折。宝历十一年八月(1761年)次女万寿姬出生,但在13岁时也去世了。宝历十年五月十三日(1760年6月25日),父亲德川家重让出将军之位后自称大御所,宝历十年七月初二日(1760年8月12日)德川家治受桃园天皇下诏敕封为第十代征夷大将军,官位晋升至正二位内大臣兼右近卫大将,并得到源氏长者的称号。翌年,父亲德川家重去世。家治因为父亲家重的遗言,开始重用侧用人田沼意次。家治致力与老中松平武元们一起打理政治,不过在意次成为老中后,家治经常将政治的事情托付给意次而埋首于自己喜好的将棋等事物。意次实施印幡沼和手贺沼的排水开垦,并计划开发虾夷地和对俄罗斯贸易等。安永8年(1779年),家治年仅十七岁的长子家基在狩猎后突然去世。家治除了家基以外,还有一子贞次郎,不过夭折,那时候的家治并没有其他的子嗣。两年后的安永10年(1781年)家治立一桥德川家的德川治济的长男丰千代(后来的第十一代将军德川家齐)为养嗣子。天明六年八月二十五日(1786年9月17日),德川家治病逝于武藏国江户城内,享年四十九岁,安葬于宽永寺,追赠正一位太政大臣,法号“浚明院”。在家治去世后,田沼意次立刻就失势,且马上被罢免老中的职位。两年后,天明8年(1788年)死去,盛传是被反田沼派(一桥派)的人给下毒杀死的。而反田沼派的阴谋便是为了让田沼垮台,并且完全铲除田沼派。墓所:东京都台东区上野宽永寺。庆长8年(1603年):德川家康庆长10年(1605年):德川秀忠元和9年(1623年):德川家光庆安4年(1651年):德川家纲延宝8年(1680年):德川纲吉宝永6年(1709年):德川家宣正德3年(1713年):德川家继享保元年(1716年):德川吉宗延享2年(1745年):德川家重宝历10年(1760年):德川家治天明7年(1787年):德川家齐天保8年(1837年):德川家庆嘉永6年(1853年):德川家定安政5年(1858年):德川家茂庆应2年(1866年):德川庆喜
相关
- 格哈德·多马克格哈德·多马克(Gerhard Johannes Paul Domagk,1895年10月30日-1964年4月24日)是一位德国病理学家与细菌学家。出生于德国勃兰登堡邦。多马克由于发现了能有效对抗细菌感染的药
- 梭菌属C. acetobutylicum C. aerotolerans C. beijerinckii C. bifermentans 肉毒杆菌(C. botulinum) 丁酸梭菌 C. butyricum C. chauvoei C. colicanis 艰难梭菌 (C. difficile) C. f
- 性代理人性代理人(英语:sexual surrogate),有时称作替身性伴侣,是性治疗团队的一员,指导治疗师并进行代理。 有些夫妇一同参加性代理环节,而有些人(单身或夫妇之一)会独自参加性代理。 代理人
- 皇家学会伦敦王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英语: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Improving Natural Knowledge),简称“王家学会”(Royal Society),但多译作“皇家学会”,是英国资助科学发展的组织,成立
- 判决先例判决先例(英语:precedent、或英语:authority;又称判例、先例、前例),在普通法体系下指的是根据先前的法律案件(legal case)而建立起的法律原则或规范。遵循先例(拉丁语:Stare decisis)
- NaClOsub2/sub亚氯酸钠是亚氯酸的钠盐,化学式为NaClO2,用于造纸工业中。它具强氧化性,储存时应当避免与有机物质及还原性物质接触,以防止爆炸。亚氯酸钠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取:亚氯酸钠可以
- 中法天津条约《天津条约》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法天津条约》,是指公元1858年(清咸丰8年)清朝政府在第一次英法联军战败后与俄国、美国、英国、法国在天津海光寺
- 张勋复辟大清帝国张勋内阁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 - 1917年7月12日),是指张勋与其旧长官宗社党党人铁良等清朝遗老一手策划,于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拥护时年12岁的逊位皇
- 卓秉恬卓秉恬(1782年-1855年),字静远、静波,号海帆,四川华阳县(在成都市境)人,清朝大臣。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进士,殿试位列三甲第七十三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嘉庆十八年(1813
- 明实录《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记录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三朝的史事。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