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食物

✍ dations ◷ 2025-04-05 00:56:19 #食品科学

分子食物(英语:Molecular gastronomy)又称为分子美食、分子料理,被人们称为未来食物、人造美食,所谓的分子食物是指把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C(C6H8O6)、柠檬酸(C6H8O7)、麦芽糖醇(C12H24O11)等等可食用的化学物质进行组合或改变食材分子结构,再重新组合。也就是从分子的角度制造出无限多的食物,不再受地理条件、产量等因素的局限。一些科学家认为,“人造”食物很有可能解决某些地方食物短缺的问题。

大厨利用各种奇异工具,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质地、样貌完全打散,再重新“组合”成一道新菜。比如,把固体的食材变成液体甚至气体食用,或使一种食材的味道和外表酷似另一种食材。如:用蔬菜制作的鱼子酱、冰淇淋般的马铃薯、奶油与起司做的鸡蛋、果冻制成生鱼片寿司、泡沫状糕点等。但顶级分子食物制作起来就如同做科学实验一样复杂,难度极高,因此价格也极高。

常见的棉花糖也是分子食物,蔗糖晶体的分子原本有着非常整齐的排列方式,一旦进入棉花糖制作机,机器中心温度很高的加热腔释放出来的热量会打破晶体的排列,从而使晶体变成糖浆。而加热腔中有一些比颗粒蔗糖尺寸还小的孔,当糖在加热腔中高速旋转的时候,离心力将糖浆从小孔中喷射到周围。由于液态物质遇冷凝固的速度和它的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凝固越快。因此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就凝固成糖丝,不会黏连在一起。也就是改变食材分子间的组织结构,再重新组合。

相关

  • 基因重排基因重复或称复制基因(英语:Gene duplication (or chromosomal duplication or gene amplification))是指含有基因的DNA片段发生重复,可能因同源重组作用出错而发生,或是因为反转
  • 衬线体衬线体(Serif)是一种有衬线的字体,又称为有衬线体、衬线字、曲线描边字,俗称白体字;而与之相对的,没有衬线的字体则被称为无衬线体。衬线是字形笔画末端的装饰细节部分。一般认为
  • 六氮苯六嗪也称作“六氮苯”,是氮元素的一种单质,分子式为N6。六嗪与N2、N4等互为同素异形体。六嗪是氮苯(吖嗪)类物质的最后一个成员,其分子是由六个氮原子围成的六元环,相当于六个次甲
  • 杯状病毒Lagovirus Nebovirus 诺如病毒 Norovirus Sapovirus Vesivirus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又称嵌杯病毒科,是巴尔的摩分类法(Baltimore classification)第四纲病毒,它们具有正股不
  • 国画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并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基本的水墨画仅用水与黑墨,只有黑与白之分,后来发展出有其他彩色的水墨画与花鸟画,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中
  •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缩写CK)是一类植物激素,,可促进植物根和芽中的细胞分裂或细胞质分裂(英语:Cytokinesis)。它们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但也影响顶端优势,腋芽生长,和叶子衰
  • 美浓美浓区(台湾客家语南四县腔:弥浓,miˇ nungˇ;台罗:Bi-long),旧称弥浓,是中华民国高雄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高雄市地理中心偏东北,北邻杉林区,东邻六龟区,南隔高屏溪与台湾省屏东县高树乡
  •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分子质量60,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碳酰胺)。外观是无色晶体或粉末,
  • 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俄语: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
  • 美国宪法历史美国宪法建立于1787年,美国与英国之间的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四年之后。美国宪法是邦联条例的后继者,但是其本源是英国宪法大宪章和英国权利法案。1607年,英国政府派遣一些农民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