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主义

✍ dations ◷ 2025-04-25 22:23:05 #卡特主义
卡特主义(英语:Carter Doctrine)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于1980年1月23日的国情咨文中所提出的外交政策,其内容是美国将于有必要时对波斯湾用兵以保卫其国家利益。这项政策是美国政府对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回应,美国希望借此政策阻挠苏联在波斯湾地区的霸权。以下文句由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里辛斯基所写,稍后也成为卡特总统的演说内容一部分:我们的立场非常明确:任何企图掌控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势力都会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利益的严重威胁,而美国将会以任何必要的手段排除这种威胁,其中包括军事行动。布里辛斯基仿照杜鲁门主义的措词,并坚持将上述文句列入总统的演说中,以“向苏联传达其不应插手波斯湾地区事务的明确立场”。《石油世纪》(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一书的作者丹尼尔·叶尔金(Daniel Yergin)表示卡特主义与1903年的英国政府宣言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时任英国外交及国协事务大臣的亨利·派提-费兹莫里斯爵士(Henry Petty-Fitzmaurice)警告德国与俄国“任何国家或势力在波斯湾修建港口或碉堡的行为都会被英国视为对其利益的严重威胁,而我们将会以任何可用的手段反制这种威胁。”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将波斯湾地区纳为其国家利益。对现代军队来说,石油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当时作为世界上最大产油国的美国供应了盟军大部分的石油需求。许多美国的战略学家担心战争将会严重消耗美国的石油储备,因此他们认为与拥有丰富石油蕴藏量的沙特阿拉伯建立良好关系会是个好主意。1943年2月16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道:“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安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非常重要”。1945年2月14日,自雅尔塔会议返国的途中,罗斯福前往位于苏伊士运河的大苦湖拜会了沙特阿拉伯国王伊本·沙特;这也是美国总统首次访问波斯湾地区。1990年的沙漠之盾行动中,美国国防部长迪克·钱尼声称该次会面是美国派兵保卫沙特阿拉伯边界的正当理由之一。直至冷战时期,美国仍将波斯湾地区视为重要区域。冷战期间由三位美国总统所提出的三项外交政策,分别为杜鲁门主义、艾森豪主义与尼克森主义,都成为卡特主义的重要基石。杜鲁门主义表明美国将会为那些受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这项政策被卡特总统用来强化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的防卫能力。1950年10月,时任总统的哈瑞·杜鲁门写信给伊本·沙特国王,表明:“美国有意愿维护沙特阿拉伯的独立性与领土完整性。您的王国将不会受到威胁;任何威胁都会是美国的首要事务”。艾森豪主义则更直接地调遣美军前往中东保卫受苏联共产势力威胁的盟国。最后,尼克森主义则主张美国将为伊朗与沙特阿拉伯提供军事援助,使两国有能力维持该区域的和平与稳定。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与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事件促使美国提出卡特主义以捍卫在该地区的利益。1979年7月,卡特总统发表了《自信的危机》演说作为对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回应;演说中卡特表示美国人应当减少能源用量,以协助减少美国对外国原油供给的依赖。近年来,诸如乔瑟夫·惠兰(Joseph Wheelan)等学者更进一步主张若当时卡特的能源政策确有落实的话,可能可以避免当今美国许多因对外国石油的依赖所产生的经济问题。卡特总统于1980年1月23日的国情咨文中,先是提到在阿富汗境内的苏联军队“对中东石油的自由运输构成了莫大的威胁”,接着说道:卡特政府着手建立快速布署部队(后来成为美国中央司令部)。组建期间,行政部门要求国会重启兵役征用系统注册,并提案增加军事预算,同时扩编美国布署于波斯湾与印度洋的海上武力。:855:123卡特的继任者隆纳·雷根于1981年10月沿用了该政策;雷根主张美国将会直接介入波斯湾地区以保护两伊战争爆发后安全受到威胁的沙特阿拉伯。因此,卡特主义与雷根的主张最大的不同即是卡特警告外界势力不要干预波斯湾地区,而雷根则着重于保障该区域的内部稳定性。美国外交官霍华·泰克(Howard Teicher)这么说道:“随着雷根主张的公布,沙漠风暴行动的政策基础已经奠定”。

相关

  • 马塔纳湖马塔纳湖是印度尼西亚的湖泊,由南苏拉威西省负责管辖,长28公里、宽8公里,面积164.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82米,最大水深590米,这意味着湖底在海平面之下。马塔纳湖是该国最深的湖泊,也
  • 埃斯特家族埃斯特家族(意大利语:Este,也可称为Estensi 或 d'Este),是一个欧洲贵族世家,家族名称起源于意大利城镇埃斯特,家族统治著费拉拉(1208-1598年)、摩德纳和雷焦(1288年起)、法纳诺(1352年起)
  • 超新星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能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会逐渐衰
  • 黑山中华民国与黑山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黑山(音译蒙特内哥罗;意译黑山)之间的关系。两国无正式外交关系,目前也没有在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对黑山的相关事务由驻匈牙
  • 罗斯贝波天气图上的对流层中上层呈波状形式的气压场或流场中,在北半球会有3~5个波,这种波即大气长波。由于其水平尺度与地球半径相当,也称行星波(planetary waves)。1939年,卡尔-古斯塔夫
  • 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Second London Naval Treaty)是1936年3月25日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Second London Naval Disarmament Conference)举行后,由法、英与美三国政府所签订的军
  • span class=nowrapSm(NOsub3/sub)sub3/sub/span硝酸钐(化学式: Sm(NO3)3)是钐的硝酸盐,为淡黄色易溶于水的化合物。硝酸钐可以借由将硝酸与氢氧化钐反应生成:硝酸钐六水合物加热至90°C熔化,在125°C失去一分子结晶水,继续加热逐
  • 吉兰省吉兰省(波斯语:گیلان‎)是伊朗三十一个省份之一。面积13,952平方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29。人口约2,410,253(2005年数据);首府位于拉什特市。吉兰省位于伊朗西北部;东面与马
  • 刘献廷刘献廷(1648年9月13日-1695年8月15日),字君贤,号继庄,别号广阳子,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人。祖籍吴县(今苏州)。生于顺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日(1648年9月13日),好读书,常至通宵达旦,最后一只眼睛
  • 宗室英瑞宗室英瑞(满语:ᡠᡴᠰᡠᠨ ᡳᠩᡧᡠᡳ,穆麟德:Uksun Ingšui,太清:Uksun Ingxui;1805年3月17日-1873年11月20日,嘉庆十年二月十七日寅时-同治十二年十月初一日午时),字彦甫,清朝左翼正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