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本营

✍ dations ◷ 2025-07-09 15:17:15 #日本大本营
大本营是甲午战争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大日本帝国陆海军的最高统帅机关,能够以大本营命令(大本营陆军部命令或大本营海军部命令)形式发布天皇敕命,是直属于天皇的最高司令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都临时设置了大本营,战争结束后即告解散。日中战争爆发后设置的大本营一直存在到太平洋战争结束,同盟国称其为“帝国总司令部”(Imperial General Headquarters)。大本营也进行关于战果的宣传。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败势尽显,但大本营发表中仍然充斥着显示战况对日本有利的虚假信息;后来“大本营发表”这个词语就用来揶揄掌权者为了自身利益而篡改讯息、发布虚伪讯息的情况。1893年(明治26年)5月19日,明治天皇颁布了《战时大本营条例》(敕令第52号);甲午战争爆发后的1894年6月5日,正式设置了大本营。根据1893年制定的《海军军令部条例》(敕令第37号),陆海军的军令部门在和平时期是对等的。而战时大本营条例规定,战时海军军令属于作为幕僚长的陆军参谋总长。同年9月15日,天皇和大本营都移到广岛,称为“广岛大本营(日语:広島大本営)”。1896年4月1日,大本营奉诏解散。1903年,《战时大本营条例》做了修改(敕令第293号):在战争时期,海军军令部长和陆军的参谋总长都被视为幕僚长,陆海军的军令部门在战时也保持对等地位。日俄战争期间,大本营设置于1904年2月11日,解散于1905年12月20日。日中战争爆发初期,由于两国都没有正式向对方宣战,于是在1937年(昭和12年)11月18日,根据敕令第658号废止大本营只能在战时设置的规定,另颁大本营令(昭和12年军令第1号)规定大本营在发生事变时也可以设置。11月20日,随即依新令设置了大本营,这次设置的大本营一直存在到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9月13日。太平洋战争末期,曾经计划将大本营转移到长野市松代町的地下掩体中,称为“松代大本营(日语:松代大本営跡)”;但工作尚未完成,战争就结束了。大本营下辖的机构大部分是参谋本部(陆)和军令部(海)的机构。大本营会议由天皇、参谋总长和次长、军令部总长和次长、参谋本部第1部长(负责作战事务)和作战课长、军令部第1部长和作战课长组成;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列席会议,但没有发言权。大本营中不包含内阁总理大臣、外务大臣等政府文官(小矶内阁时期,首相曾例外地成为大本营的成员)。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负责在大本营和政府之间协调。

相关

  • IgA肾病IgA肾病(英语:IgA nephropathy)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通常在肾小球有IgA抗体的沉积,也有其他许多疾病都会引起肾小球中的IgA抗体的沉积,最常
  • CCL121DOK, 1DOL, 1DOM, 1DON, 1ML0, 2BDN, 2NZ1, 3IFD· chemokine activity· monocyte chemotaxis · chemotaxis · inflammatory responseCCL12(英语:Chemokine (C-C motif)
  • 马偕医学院马偕学校财团法人马偕医学院(英语:Mackay Medical College),是一所由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创立于台湾新北三芝的私立医学院。2009年3月30日,教育部通过该校的立案申请,准予立案招生,成
  • 激活能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是一个化学名词,又被称为阈能。这一名词是由阿瑞尼士在1889年引入,用来定义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所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活化能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化学反
  • 劳伦斯市劳伦斯(英语:Lawrence)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北部梅里马克河畔,是埃塞克斯县的县治所在,面积19.2平方公里。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72,043人,其中白人占48.64%、亚裔美国人占2.
  • 明镜《明镜》周刊(德语:Der Spiegel),常译作《明镜周刊》,在德国发行的左派周刊,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该杂志自称是“德国最重要的且在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这份杂志于
  • 噌啉噌啉(Cinnoline)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化学式C8H6N2,由一个苯环与一个哒嗪环稠合而成。噌啉的盐酸盐用碱处理得到油状的游离噌啉,其在乙醚中与溶剂按1:1结合形成熔点24-25℃的白色柔
  • 缅历缅历 (缅甸语:မြန်မာသက္ကရာဇ်,发音:或,),亦称为缅甸历法,是一种主要使用于缅甸的阴阳历。该历法的月以恒星月为基准,而年则以回归年为基准。缅历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以
  • 郑作新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1998年6月27日),鸟类学家、鸟类地理学家,中国现代鸟类学、中国动物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郑作新1906年11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小知识分子的家庭。
  • 原蜻蜓目魁翅目(学名:Megasecoptera),在过去称为原蜻蜓目(Protodonata),是一目已灭绝及体型非常巨大的古生代昆虫,外观有点像及接近现今的蜻蜓。它们包括已知最大的昆虫,如晚石炭纪的巨脉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