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鲁瓦战役

✍ dations ◷ 2025-11-11 09:15:00 #罗克鲁瓦战役

23,000人

27,000人

15,000人

罗克鲁瓦战役(法语:Bataille de Rocroi)发生于1643年5月19日,三十年战争期间。交战双方为路易二世·德·波旁率领的法国军队和西班牙军队,地点在法国罗克鲁瓦。该战役以法国军队的获胜而告终。

西班牙将军弗朗西斯科·德·梅洛带领27,000名士兵由从佛兰德出发,经过阿登进入法国北部地区,从而减轻法军对弗朗什-孔泰及加泰罗尼亚两地的军事压力。西班牙军队进而攻打罗克鲁瓦。法国军队由年仅21岁的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率领下,快速赶在西班牙的6,000援军来到前逼使西班牙军队迎战。

西班牙军队未能阻挡一条通过树林和沼泽到罗克鲁瓦的隘路,法军由此路推进,并在山岭上集结大军,准备冲下去进攻围城的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很快就在镇和山脊之间形成了防守阵线。约22,000名精锐的法军被安排成两行步兵为中心,两翼为骑兵中队及炮兵在前面的阵线。西班牙军队作出同样的安排,但步兵以其传统的方阵为主。两军对峙了一晚。

两军于翌日黎明时对战,法军右路骑兵突破西班牙军队的左翼,孔代亲王率领法军由右路攻击西班牙步兵,虽然西班牙骑兵成功反击法国骑兵,但是法军已经形成一个骑兵包围网。西班牙骑兵仍被法国后备军缠绕,孔代亲王立即由西班牙背后席卷西班牙军队,打击中央的步兵。虽然西班牙军队两次击退法军,但是孔代亲王以炮兵(包括俘获的西班牙大炮)攻击西班牙方阵,使其瓦解。虽然西班牙方阵四次击退法军骑兵攻击,但是在强力炮火攻势下,非西班牙裔的士兵开始撤退。孔代亲王提出允许西班牙军投降,西班牙军剩余的两个方阵撤退。

此役,西班牙军队死伤及投降人数高达15,000人,而法军只损失4,000人。

罗克鲁瓦战役为马萨林及路易二世·德·波旁(其后被称为“大孔代”)的一场重要胜仗。此后西班牙在低地国家地区的影响力衰弱。虽然此役并不如法国政治宣传为标志西班牙军队的灾难,因为此役是西班牙军队中的德意志人、瓦隆人及意大利人部队首先投降,而西班牙步兵方阵在强烈的炮火及马军连番攻击下,才被破坏阵线。但是此役标志着西班牙军队的优势衰落,以及法军优势的取而代之;从此法军称霸欧洲,一直到1704年败给英奥联军的布伦海姆战役,才终结其“不败神话”。

相关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热力学里,描述理想气体宏观物理行为的状态方程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ideal gas equation of state)。理想气体定律表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p509-512)其中,
  • 多孢囊霉目见内文多样孢囊霉目(学名:Diversisporales)是球囊菌纲下的一个丛枝菌根菌的目。该目下物种通常在地面土壤以下生长,大部分会带有囊泡或者辅助细胞(英语:Auxiliary cell)来储存能量
  • 睫状体冷冻术睫状体冷冻术,cyclocryotherapy,是通过冷冻的方法破坏睫状体,达到减少房水生成的目的。手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眼压,控制青光眼病人眼痛的症状。主要用于晚期青光眼。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芝加哥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是位于芝加哥大学中途公园的一个出版社,由芝加哥大学运营,成立于1890年,现为美国最大最古老的大学出版社之一。除去各种书籍和期
  • 乌德盖人乌德盖人(俄语:Удэгейцы)是生活在黑龙江支流的乌苏里江东岸、东至日本海沿岸的民族,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他们自称“乌德盖”,意为“林中人”,在清朝
  • 过氧化钡过氧化钡(化学式:BaO2)是钡的过氧化物,是最常见的无机过氧化物之一。室温下为灰白色固体,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加入至焰火中时既可作氧化剂,也会产生钡特定的亮绿色光。过氧化钡
  • 氯酸镁氯酸镁(Magnesium chlorate),化学式Mg(ClO3)2·6H2O。常带有六个结晶水(六水合氯酸镁)。氯酸镁为无色斜方片状或针状结晶。溶于水,微溶于醇、丙酮。通过氯酸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
  • 张家树张家树(1893年-1988年)原名张端六,圣名类思,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第一任自选自圣的主教,任期为1960年至1988年。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6月30日,张家树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老城厢马
  • 乐团乐团、乐队可以指:
  • 政治家篇《政治家篇》(古希腊语:Πολιτικός 、拉丁语:Politicus)是柏拉图的一篇哲学对话,是《智士篇》的续作。文中苏格拉底与几名对话者论述“谁是政治家”这一主题。该对话通常被归入柏拉图的晚期作品中。《智士篇》中描写苏格拉底与来自伊利亚学派的“异乡人”讨论智士、政治家和哲学家的定义问题。异乡人认为三者各有不同,但需要对每个概念进行详细分析以找到它们的区别。《政治家篇》即为柏拉图寻找“政治家”的定义的篇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似乎并未在此之后专门撰写一篇《哲学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