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德盖人
✍ dations ◷ 2025-10-21 18:58:56 #乌德盖人
乌德盖人(俄语:Удэгейцы)是生活在黑龙江支流的乌苏里江东岸、东至日本海沿岸的民族,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他们自称“乌德盖”,意为“林中人”,在清朝文献中他们被称为“恰喀拉”(意为“蜂巢的隔壁”)。朝鲜人称他们为“嫌真兀狄哈”(혐진올적합)。部分俄国学者主张乌德盖人与俄国境内的奥罗奇人属于同一个群体。乌德盖人长期以渔猎为生。古称乌惹或兀惹,窝集,意为“林中人”。金代称之为“兀的改”或“乌底改”(属胡里改路管辖)。元代称之为“斡拙”,兀者野人,明代称“野人女真与兀良哈”,兀狄哈,清代则称“窝集”(森林人)。他们在森林中活动捕杀毛皮动物,因此又叫捕貂鼠人。元朝时期,在今珲春县高力村设“奚关总管府”,在锡霍特山脉东南沿海地区的细林河流域设“失邻千户所”,在押兰河(雅兰河, 即金代耶赖地)流域设“牙兰千户所”,在锡霍特山脉东侧的兀勒河流域设“鲸海千户所”,在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速古儿千户所”。元代用这些机构管辖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的兀者。1343年二月,辽阳吾者野人起义反元。1346年四月,辽阳因捕海东青烦扰,吾者野人及水达达起义。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叛明自立后,征讨“窝集人”,征抚其居民。清朝时期,对其统治主要是依靠任命当地士族和乡长为官员以负责当地行政事务,且规定每两年向朝廷进行一次贡貂,同时可以得到朝廷回赐的两份财帛,称之为“赏乌林”。这种“贡貂”与“赏乌林”的制度,一直坚持到沙俄霸占乌苏里江流域后的第七年(即1867年),才由于“俄官阻拦 ”而停止。此后留在中国境内的恰喀拉人则融入了满族,如已故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穆瞱骏即为恰喀拉人的穆尔察氏之后。乌德盖人梳两根辫子,且辫根只编两三下即用红头绳扎上。为了不让编发前移,他们还用一根特备的发带将两根辫子连固。发带上缀有饰珠和其它饰物。因此在发式这一点上,乌德盖人与黑龙江流域其他满-通古斯语族的族群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因此部分俄国学者认为,乌德盖人和奥罗奇人与黑龙江流域其他满语支族群并不完全同源,而只是被他们同化的族群。乌德盖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中的过渡语支,乌德盖人目前一般通用俄语,仍然说乌德盖语的只占的一小部分。主要信仰萨满教。也有万物有灵与动物信仰(老虎)。
相关
-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Tachypnea)是呼吸异常变快的情形。成人在休息时,正常的呼吸率(英语:respiratory rate)是在每分钟12次到20次之间,若每分钟超过20次即为呼吸急促。儿童的静息呼吸率比成年
- 精神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精神病学目前是一门医学专科,内容是关
- 棘变形虫棘变形虫属,是变形虫的一种,是土壤里最常见的原生动物。在淡水和其他动物栖地都能发现。
- 斯巴达坐标:37°4′55″N 22°25′25″E / 37.08194°N 22.42361°E / 37.08194; 22.42361斯巴达(希腊语:Σπάρτη,英语:Sparta),城邦本身名为拉刻代蒙(Λακεδαίμων, Lakeda
- 海胆海胆是棘皮动物门分类下的一个纲,其正式学名是海胆纲(Echinoidea),意思是“像豪猪般的动物”),又名“海刺猬”。海胆生活在海洋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从潮间带至数千米的深海
- 2,3-环氧鲨烯(S)-2,3-环氧鲨烯(英语:(S)-2,3-epoxysqualene)也叫做(S)-2,3-氧化鲨烯(英语:(S)-2,3-Oxidosqualene)是甾体前体羊毛甾醇、环阿屯醇以及皂苷合成的中间产物,由角鲨烯通过鲨烯环氧化
- Rbsub2/subS硫化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无机盐类,其化学式为Rb2S。常温下为无色易朝解固体,它的性质都与同族硫化物:硫化锂、硫化钠和硫化钾类似。可将硫化氢溶解在氢氧化铷水溶液,会先生成
- 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国立遗伝学研究所(日语:こくりついでんがくけんきゅうじょ,英语: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tics)是日本的一家研究机构,位于静冈県三岛市。研究所建立于1949年。日本遗传学会事务
- 两栖纲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是两栖纲生物的通称,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蚓螈的四肢已退化)。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
- 阿尔康夏尔-瓦朗坦·阿尔康(法语:Charles-Valentin Alkan,1813年11月30日-1888年3月29日),犹太血统的法国作曲家,钢琴家。阿尔康出生在犹太人家庭,父亲经营一个音乐学校。他是一名音乐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