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 (生物学)

✍ dations ◷ 2025-07-19 22:09:28 #生物染色剂,生物学,医学,染料,色素,染色法

染色是用于增强显微图像对比度的一项辅助技术。辅以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染色和染料常在生物学和药学领域被用于提高生物组织的可见度。染色常被用于观察大块组织(如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细胞群(如用于对不同类型血细胞进行分类)或孤立细胞中的细胞器。

在生物化学领域,利用加入对细胞中特殊物质(如对DNA,蛋白质,脂类,糖类等)具有选择性的生物染色剂,以定性或定量分析特定化合物的含量。在这一点上染色和萤光标示具有类似的用途。生物染色还被用于标记流式细胞计中的细胞,以及凝胶电泳中的蛋白质或核酸。

除生物组织之外,染色还被用于研究一些其它材料的形态,如半晶态聚合物的薄层结构及共聚合物的区域结构。

活体内染色是指对于活的生物组织进行染色。通过将特定细胞或结构染成某种颜色, 其位于组织或细胞内的形态或位置可被更好的观察到。活体内染色通常而言是为更好显示出非经染色不易看到的细胞细节,但也可以揭示细胞或组织内的特定化学成分或正在进行的化学反应。

活体外染色则对于已死的细胞或组织进行染色。通常两种不同的染色会同时被结合使用。

铁及含铁血黄素(英语:Hemosiderin)

相关

  • 神经眼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眼科学(英语:Neuro-ophthalmology)
  • 三碘甲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生理过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生长和发育(英语:Human development (biology)),代谢,体温,和心率。与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类似,但生理作
  • 张景中张景中(1936年12月1日-),河南汝南人,中国数学家、数学科普作家。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 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缠绕了约1亿14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5%至4%的DN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识
  • 谷野作太郎谷野作太郎(1936年6月6日-)是一名知名日本外交官,曾任驻中国和印度大使。出身于东京都。他是村山谈话起草人。
  • 刘思职刘思职(1904年3月15日-1983年8月18日),福建仙游人,中国生物化学家,北京医学院教授。1925年、1926年分别毕业于大夏大学和美国西南大学,192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加入
  • 贝克斯菲尔德加州州立大学贝克斯菲尔德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Bakersfield,CSUB或CSU Bakersfield),或译贝克斯菲尔德加州大学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系统内、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
  • 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overlap extens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或OE-PCR),是PCR的一种,也称重合拼接PCR。它改变小DNA片段部分序列的来拼接成大的多聚核苷酸。本页面
  • 亚历山大·波波夫亚历山大·斯塔帕诺维奇·波波夫(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1859年3月16日-1906年1月13日),俄国物理学家和电气工程师,是研究电磁波的先驱。波波夫
  • 武广高铁.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