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放线菌素D
✍ dations ◷ 2025-08-10 18:25:38 #放线菌素D
放线菌素D(英语:Actinomycin D或Dactinomycin,简称放线菌素,又名更生霉素)是从土壤中链霉菌属的细菌分离出来的放线菌素类多肽类抗生素中最重要的一种。 作为早期的化疗药物之一,放线菌素已被使用了很长时间。放线菌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抗生素。 它最早是由赛尔曼·A·瓦克斯曼和他的同事H.B.伍德拉夫于1940年共同发现。 在1964年12月10日由美国FDA批准之后,放线菌素由默克药厂以Cosmegen作为商品名销售。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放线菌素可以抑制转录过程。它能够在转录起始复合物的位置结合DNA,与DNA形成复合体,阻止RNA聚合酶合成RNA。临床上用的放线菌素是清澈、黄色的液体,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它主要用来治疗多种癌症,其中包括:有时候放线菌素与其它化疗药物一同用于联合化疗,如用于治疗横纹肌肉瘤和尤因肉瘤的的VAC联合疗法(与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组成)。放线菌素还被用作放射增敏剂,因为它能通过抑制癌细胞对亚致死辐射伤害的修复及延缓其在辐射之后的代偿性增生,从而提高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疲倦、脱发、口腔溃疡、食欲不振和腹泻。由于可以和DNA双螺旋结合,放线菌素除了抑制RNA合成之外,也能够影响DNA复制。不过科学家一般会选择更适合实验室里使用的其它DNA复制抑制剂,如羟基脲。放线菌素和它的荧光衍生物7-氨基放线菌素(7-AAD)在流式细胞术研究和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被用作染色剂。对富含GC的DNA片段的亲和力使得它们特别适合于标记DNA。7-AAD还能与DNA单链结合,因此它还能用于观察细胞凋亡和分辨活细胞与死细胞。卤化/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克拉屈滨、克罗拉滨、氟达拉滨、奈拉滨)聚合酶链式反应抑制剂(阿糖胞苷#)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吉西他滨)亚硝脲类: 卡莫司汀 • 洛莫司汀(司莫司汀) • 福莫司汀 • 尼莫司汀 • 雷莫司汀 • 链脲佐菌素烷基磺酸酯类: 白消安(甘露舒凡、苏消安)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
相关
- 即发性过敏反应即发性过敏反应(英语: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又称Ⅰ型超敏反应(英语:Type I hypersensitivity),是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乃最常见的超敏反应类型。主要可分为两种:过敏原第一次接触
- 二分裂法细胞分裂(英语:cell division)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通常由一个母细胞产生两个或若干子细胞,是细胞周期的一部分。产生两个不同子细胞的分裂被称为不对称细胞分裂,也称为异裂
-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英语:Lactate dehydrogenase;EC 1.1.1.27)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酶,包括了植物与动物。乳酸脱氢酶存在于四种不同的酶分类中。其中两种是依赖细胞色素c的酶,
- 粥状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英语:Atherosclerosis)是一种是粥样斑块(英语:Atheroma)沉积在血管壁并造成动脉狭窄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严重时视其影响的动脉所在,可能造成冠状
- GhotiGhoti是一个为表现英语拼写的不规则性而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单词。这个单词与“fish”(/ˈfɪʃ/,意为“鱼”)一词发音相同,被认为是fish的另一种拼写形式。“ghoti”一词包括三个
- 三磷酸鸟苷鸟苷-5'-三磷酸,(缩写GTP),系一类嘌呤类核苷三磷酸。它可以在DNA复制期间的DNA转录过程中作为RNA生物合成的底物。它的结构与含氮碱基鸟嘌呤相似,唯一的不同是GTP连有一个核糖基
- 巛巛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七个(三划的则为第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巛部归于三划部首。巛部通常是从上、下方及中间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云霄塔HOTOL (Horizontal Take-Off and Landing) project Avro 730云霄塔(英语:Skylon)是一种研发中的无人驾驶的太空飞机,由英国公司Reaction Engines Limited设计。云霄塔可以可在
- 肘后方《肘后方》,原名《肘后救卒方》,东晋葛洪编著,又称《肘后备急方》,共八卷70篇,为中医方剂学名著。这是葛洪将他在广东时编著的一本方剂书《金匮药方》(一作《玉函方》),其中撷取出的
- 氏族氏族之成员一般有一共同祖先或有一想象的共同祖先,其成员一般不会是另一个氏族的成员,成员之间有特别密切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氏族有自己独特的称号,一般来说氏族内部成员之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