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羹

✍ dations ◷ 2025-05-19 10:44:46 #羹,台湾传统食品,台湾小吃,台湾饮食

肉羹是闽南传统羹类料理具代表性的一种,也是台湾菜的代表菜色之一。在台湾,“羹”字经常作“焿”,“羹”字则常使用在羊羹。肉羹是普及于台湾市集贩售的猪肉副食制品,食用历史悠久,是一种大众化的小吃。羹的做法相当多元,不过使用的食材原则上大同小异,主要差别在火候控制及调味料的使用。

随着台湾经济大幅改善,民众对于饮食也越来越讲究。早期将猪肉丝直接放入羹汤的烹调方式不再受民众青睐。为了使羹汤整体口感精致化,各地的台湾菜师父对于制作肉羹都有自己的独家秘方。不过整体而言通常都会使用到3种食材:瘦肉、肥猪肉、鱼浆。瘦肉,肥肉,和鱼浆的比例大约 8:3:1。

著名出产的地方:嘉义市西区、嘉义县新港乡、云林县北港镇、台中市大雅区、宜兰县三星乡和罗东镇。

首先将瘦肉及肥肉剁成泥状,拌入盐、糖、白胡椒粉,香油,太白粉和油葱酥,将肉泥搅拌致产生极强黏性后拌入鱼浆。最后将肉泥捏成颗粒,颗颗投置于沸汤内,煮熟捞起即可。

将香菇、大白菜或豆芽菜,笋丝等切丝。葱切段备用。将油倒入炒锅烧热,将葱段放入爆香之后立即取出。爆炒香菇丝、大白菜丝,滚水将竹笋煮熟则为先笋肉羹汤。加入之前煮肉羹的汤,可再加入木耳、虾米,更讲究者还可加鱼翅,汤煮开后将入酱油、糖、盐等调味。最后用少许太白粉水勾芡或蛋花,放入肉羹、香菜、葱油,佐以蒜泥、黑醋或酱油。

相关

  • 医学研究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阿尔伯特·冯·科立克阿尔伯特·冯·科立克(德语:Rudolf Albert von Kölliker,1817年7月6日-1905年11月2日),瑞士解剖学家与生理学家,线粒体的发现者。
  • 精英主义精英主义(英语:Elitism)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认为应该由少数具备知识、财富与地位的社会精英,来进行政治决策,主导社会走向。其同义
  • 2,3-二甲基-2-丁醇2,3-二甲基-2-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14O是六碳醇的同分异构体之一。它可由2,3-二甲基-2-丁烯的硼氢化-氧化反应制得。甲基(三氟甲基)过氧化酮对2,3-二甲基丁烷的
  • 最高苏维埃最高苏维埃(俄语: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的意思是“最高会议”或“最高代表大会”,它是苏联、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和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一部
  • 摊丁入地摊丁入地,又称作摊丁入亩或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大体完成于中国清朝雍正帝统治时的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田赋,从而将人力形式的地方税
  • 第三世界主义第三世界主义(英语:Third-Worldism)是一个在1940年代晚期至1950年代早期冷战时期出现的政治理念与意识形态,旨在团结起不愿加入美国或苏联阵营的国家。这一概念与毛主义 (第三世
  • 图 (数学)在数学的分支图论中,图(Graph)用于表示物件与物件之间的关系,是图论的基本研究对象。一张图由一些小圆点(称为顶点或结点)和连结这些圆点的直线或曲线(称为边)组成。西尔维斯特在187
  • 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化学中,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描述了一个分子中,三个原子分别和同一个原子键结,三个原子形成一三角形,另一个原子在三角形中心,四个原子共平面的现象。。理想的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中
  • 阿尔布雷希特 (符腾堡)阿尔布雷希特·玛利亚·亚历山大·菲利普·约瑟夫(,1865年12月23日-1939年10月29日),末代符腾堡国王威廉二世的推定继承人,符腾堡公爵,符腾堡王室家族首领(1921年—1939年)。阿尔布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