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都洛水牛

✍ dations ◷ 2025-09-08 10:50:34 #民都洛水牛

民都洛水牛(学名:Bubalus mindorensis),又名塔摩洛水牛、菲律宾水牛、棉兰老水牛或明多罗水牛,是一种细小的水牛。它们是菲律宾民都洛的特有种,且是菲律宾内唯一的牛科。一般相信它们也曾在吕宋出没。它们原先分布在整个民都洛,由海边至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但因人类的发展及猎杀,现只限于一些偏远的草原,且是濒危物种。

与一般信念及以往分类不同,民都洛水牛并非沼泽水牛或水牛的亚种。民都洛水牛较沼泽水牛多毛,面上有较浅色的斑纹,角较短,且不是群居的。它们是菲律宾内最大的本土陆上动物。

民都洛水牛的外表是典型的牛科。它们的身体短壮,四肢有蹄,头细小而有角,颈部短小。它们较水牛细小的壮实。它们只有轻度的两性异形:雄牛的颈较粗。平均肩高100-105厘米,体长220厘米,尾巴长60厘米。雌牛估计重200-300公斤。

成牛的毛色呈深褐色至灰色。蹄及前下肢内侧有白色斑纹,形状像山地倭水牛的斑纹。面部颜色像身体,大部分在眼睛至角上有一对灰白色斑纹。鼻子及嘴唇有黑色的皮肤。耳朵长13.5厘米,内侧有白纹。

民都洛水牛的角短而呈黑色,两角成丫形,而非像水牛的弯月形。两角的表面扁平,底部呈三角形。由于经常磨擦,民都洛水牛的角外表面磨损,而内表面则粗糙。角长35.5-51厘米。

民都洛水牛最初是于1888年在民都洛发现的。由于疟疾肆虐,于1900年前,民都洛并不多人居住。直至发明了抗疟疾的药物后,才有较多的人迁到岛上居住。人类活动在岛上的增加减少了民都洛水牛的数量。到了1966年,民都洛水牛的分布地就只余下三个地区;到了2000年,它们只能在余下的两个地区生活。

于1900年代估计民都洛水牛的数量有约10000头;到了1949年,它们的数量就有约1000头;于1953年,就只有少于250头仍然存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统计发现它们的数量不断下降,只余下少于100头。于1975年就稍稍回升至120头。现时相信它们只余下约30-200头。

民都洛水牛只生存在民都洛,加上在其他岛上发现的水牛属化石,显示它们曾一度广泛分布在菲律宾。根据20世纪发现的化石纪录,民都洛水牛曾于更新世在吕宋生活。

民都洛水牛喜欢栖息在热带的高地森林。它们会在厚丛林及近开放的林间带觅食,主要是吃草及竹为生。由于人类的开发,它们扩展至栖息在低地的草原。它们很多时都会在水源不远处出没。

民都洛水牛主要吃草及嫩竹,也会吃白茅及甜根子草。它们天生是日间活动的,但因要避开人类,也会转到晚上才活动。

民都洛水牛一般寿命为20岁,最高可达25岁。它们每胎会产一子,妊娠期为300天。每胎要相隔两年。幼牛会由母牛照顾2-4年才能独立。

民都洛水牛是独居的,并不会以群族聚居。只有幼牛才会表现出一般水牛的群族行为及阶级。雄牛及雌牛全年也会接触,但只会有几小时。有指它们的独居行为是对其森林栖息地的一种适应性。雄牛很多时是独居,且似乎带有攻击性;雌牛则可以独居、与雄牛或与三头不同年龄的幼牛同住。

民都洛水牛像其他的牛科般会在泥坑中打滚,这可能是为避免昆虫咬伤。民都洛水牛生性凶猛,不过所有的资料却很有限。它们在受威胁时,会低下头,以角相向,且会不断摇头。

民都洛水牛最初被法国动物学家韩伯禄(Pierre Marie Heude)于1888年分类为倭水牛的一种。它们与水牛的亲密关系已被确认,于1958年被分类为水牛的亚种。基因分析亦支持这种亲密关系。于1969年,它们被提升为独立的物种。

后来发现倭水牛应为水牛属的一部分,故此民都洛水牛的学名亦有所更改。

民都洛水牛的数量稀少,且只生存在民都洛,故被列为极危物种。它们的分布地面积少于500平方公里,且已知只有五个位点。有很多原因导致民都洛水牛的衰落。人类在民都洛的发展使民都洛水牛的数量受到压力,加上猎杀及烹食,且失去栖息地的情况下数量大幅下降。另外于1930年代,入侵的欧洲牛引发了严重的牛疫,同时令民都洛水牛也受到感染。它们于2007年时的数量就少于300头。

因民都洛水牛的衰落,菲律宾有法律及机构来保育它们。法律上包括禁止除自卫外的猎杀及伤及民都洛水牛,惩罚具阻吓性的罚款及监禁。除了法律禁止外,多项的保育工作也在进行,包括饲养及培育民都洛水牛及建立基因池。于2007年,民都洛水牛被列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一,任何民都洛水牛及其衍生物的商业贸易都被禁止。

相关

  • 家畜家畜一般是指由人类饲养驯化,且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的动物,一般用于食用、劳役、毛皮、宠物、实验等功能。另一种较狭义的家畜,是指相对于鸟类动物的家禽而言的哺乳类动物,亦即将
  • 拉马克主义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莎拉波娃玛丽亚·尤里耶芙娜·莎拉波娃(俄语:Мари́я Ю́рьевна Шара́пова 发音 帮助·信息,拉丁化:Maria Yuryevna Sharapova,1987年4月19日-),生于苏联时期尼亚甘,简
  • 生理节律生理节律是一种描述人类的身体、情感及智力的假想周期的理论。该概念与生物节律无关。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这个词都是会被小心避免的,因为它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伪科学或是前科
  • 劳动人口劳动人口是经济学上对能够被雇佣(劳动)潜力的社会人群(人口)指称。在法制健全的国家,能够合法被雇佣的年龄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一般规定允许工作的年龄下限,以及退休年龄;对所有能够被
  • 贝原俊民贝原俊民(日语:貝原 俊民/かいはら としたみ Kaihara Toshitami,1933年8月24日-2014年11月13日),佐贺县武雄市人,日本政治人物。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之后供职于兵库县。1986年
  • 贝克山-斯诺夸尔米贝克山-斯诺夸尔米国家森林(英语:Mount Baker-Snoqualmie National Forest)位于华盛顿州,是座美国国家森林,向西沿着喀斯喀特山脉延展140英里(230千米)长,从美加边界一直到瑞尼尔山
  • 人择人工选择(英语:Artificial selection,又译人择)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匿的过程。最早对此进行定义的科学家为查尔斯
  • Cyclodorippoida圆关公蟹派(Cyclodorippoida)是短尾下目的一个节,其下只有一个圆关公蟹总科,该科下则有3个科,即圆关公蟹科、波纹蟹科和叶鬼蟹科。
  • 托米河托米河(明代称脱木河、清代称托摩河)是俄罗斯的河流,由阿穆尔州负责管辖,属于结雅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长433公里,流域面积16,700平方公里,河水主要来自雨水,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