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列支敦士登
✍ dations ◷ 2025-07-17 22:34:24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德语:Liechtensteinische Landesbibliothek)是列支敦士登的国家图书馆,它也是该国的法定送存图书馆,建立于1961年,位于首都瓦都兹,由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基金会管理及监督。该图书馆约有25万馆藏,同时是欧洲图书馆的成员。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于1961年通过列支敦士登的法律而在瓦都兹成立,并同时被定为列支敦士登的法定送存图书馆,且作为公共图书馆广泛收集所有列支敦士登的出版物及书籍,为列支敦士登提供一个阅读及查询相关文献或书籍的公共场所。根据1961年11月14日通过的法律,设立图书馆基金会(LBFL)管理图书馆,基金会的董事成员由列支敦士登政府任命及监督。图书馆虽受基金会管理并建立密切的联系,但两机构已于2001年完全独立拆分互不附属。近年来,列支敦士登政府表示对图书馆的现况不甚满意,因为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加,长期以来图书馆的内部空间一直难以应付庞大的人数,也因储藏空间不足,大量馆藏长期外包给民间厂商保管,使馆藏的保存安全性不佳。目前列支敦士登政府有意扩建国家图书馆规模,列支敦士登议会也于2016年通过同意国家图书馆搬迁并扩建建筑。2019年5月,议会通过预算案2200万瑞士法郎将国家图书馆迁至原瓦杜兹邮局的行政大楼并全面翻新及扩建。列支敦士登国家图书馆拥有约250,000的馆藏,包含各类媒体、书籍、杂志、报纸、VHS和DVD等,其中还包括游戏机、黑胶唱片等特殊馆藏。目前图书馆也将大量馆藏数字化,可在线上查询相关资源。
相关
- 胰岛素1A7F, 1AI0, 1AIY, 1B9E, 1BEN, 1EFE, 1EV3, 1EV6, 1EVR, 1FU2, 1FUB, 1G7A, 1G7B, 1GUJ, 1HIQ, 1HIS, 1HIT, 1HLS, 1HTV, 1HUI, 1IOG, 1IOH, 1J73, 1JCA, 1JCO, 1K3M, 1KMF
- 质谱法质谱(英语:mass spectrometry,缩写:MS)是一种电离化学物质并根据其质荷比(质量-电荷比)对其进行排序的分析技术。简单来说,质谱测量样品内的质量。 质谱法被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并被用
- 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英语:Megakaryocyte,也称为大核细胞及单核巨细胞)是负责产生血液凝血细胞(血小板)的一种骨髓细胞,血小板是正常血液的血块形成所必需的。通常情况下,一万个骨髓细胞有一个
- 冠心症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甲苯甲苯(法语:Toluène,德语: Toluol,英语:Toluene,IUPAC:Methylbenzene,分子式:C7H8),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甲苯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的一员,它的很多性质与苯很相像,在现今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设计(英语:Drug design),又称理性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对于靶点(Biological target)的现有知识,去寻找与发明出新型药物的过程。药物设计根据有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
- 高加索地区高加索(格鲁吉亚语: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车臣语、俄语:Кавказ)是位于西亚及东欧交界处,黑海、里海之间高加索山脉的地区,总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该地名根据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著
- 伊索伊索(希腊文:Αἴσωπος ;拉丁字母转写:Aísôpos),相传为《伊索寓言》的作者,生平不详,甚至难以肯定是否真有其人。据传说,伊索约生活于公元前七世纪至六世纪。伊索的名字最早出
- 河豚毒素河鲀毒素(英文:Tetrodotoxin,缩写:TTX)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它会和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快速钠离子通道结合,令神经中的动作电位受阻截。它的名字来自鲀形
- 雷氏综合征雷伊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又称雷氏综合征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英语:Encephalopathy)。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虽然一般也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