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绝灭

✍ dations ◷ 2025-11-24 04:44:27 #生态学,动物保护,野外绝灭物种,保护现状,IUCN野外绝灭物种

野外灭绝(Extinct in the Wild,或缩写为EW)是一种保护现状,当某物种或其亚种,其已知的个体仅存活于圈养的环境、或是其种群需经过野放后才能够回归其历史上存在的地点时,就会被分类至此保护现状。

再引入,或称为野放,是一种经过仔细考虑后将物种重新放归大自然的一种做法。一般可从圈养、或其他地区的亚种中挑选合适的个体进行野放。这做法除了适合野外已灭绝的物种外,一些濒危物种也可透过此方法得以回归大自然。虽然如此,但将已在野外灭绝的物种野放,在实际运作上却异常困难,即使其生境已得到复原也不例外。其中一个主因是它们可能已缺乏了应有的求生技能(英语:Survival skills)。这些一般由其双亲教导的生存技俩,在圈养的环境下经已失去。换句话说,即使该物种的基因得以延续,但其族群间的弥因已经失去。

相关

  • 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英语:Myasthenia Gravis,简写MG),是慢性的神经肌肉疾病(英语:Neuromuscular disease),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英语:Muscle weakness)。最常影响眼部、脸部(英语:Facial musc
  • 陈司成陈司成,字韶九,明代浙江海宁人。医学家。陈司成出身医道世家,八代业医,精外科。对于梅毒有深入了解,首创砷剂治疗梅毒。崇祯五年(1632年)撰有《霉疮秘录》一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梅毒
  • 鲜味鲜味(日语:うま味, 英语:umami)和甜、酸、苦、咸一样,为五种基本味觉之一。其词源源自日语“旨味”,概念泛指某种食物十分美味。20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争论鲜味是否确实是一种基本
  • 十善十善业(梵语:Daśa-kuśala-karmāni),或称十善行、十善、十善业道,是十种善行,是佛教行者修行的根本所在。居士戒包括五戒,和受持一昼夜的八关斋戒,在大乘佛教中,十善或作为戒律受持
  • 朱可夫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儒略历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
  •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简称:武理工,英语: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缩写:WUT),位于“九省通衢”的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历史追溯于1898年创立
  • 埃贡·克伦茨埃贡·克伦茨(德语:Egon Krenz;1937年3月19日-),生于德国波美拉尼亚省的科沃布热格(现属波兰),是前东德执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领导人,最后一任总书记。1989年他在原总书记埃里希·昂
  • 油页岩蜥油页岩蜥属(学名:Petrolacosaurus)是种史前爬行动物,身长约40公分长,是已知最早的双孔亚纲爬行动物,生存在晚石炭纪的美国堪萨斯州,约3亿200万年前。油页岩蜥可能主要以小型昆虫为
  • 十二星座黄道带(希腊语:ζῳδιακός, zōdiakos),是天文学的名词,指的是在黄道上的星座组成的环带,不仅是太阳每年在天球上所行经的路径,月球和行星的路径也大略都在黄道的附近,因此也
  • 牙买加犹太人牙买加犹太人,大部分是在1494年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被驱逐犹太人的后代。人口估计由200-424,000人 犹太人最早来到牙买加是1494-1655年属于西班牙帝国的时期,他们是为了逃避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