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驰龙类

✍ dations ◷ 2025-01-23 02:13:42 #真驰龙类
见内文真驰龙类(学名:Eudromaeosauria)是兽脚亚目驰龙科的一个演化支,它们是群体型较大的驰龙类恐龙,是主要猎食其他陆地脊椎动物的肉食性动物。真驰龙类繁盛于白垩纪,具有高度多样性,被推测大部分物种具有羽毛。真驰龙类的化石几乎只发现于北半球。根据化石纪录,最早的真驰龙类是驰龙亚科的奥斯特罗姆氏犹他盗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早阿普第阶,地质年代约1亿2400万年前。但是,发现于英格兰的侦察龙,生存于更早的1亿4300万年前,可能属于伶盗龙亚科;发现于德国的数颗无法归类牙齿,地质年代属于侏罗纪晚期的启莫里阶,可能属于伶盗龙亚科。真驰龙类持续繁盛到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与其他驰龙科相比,真驰龙类是群体型中到大型的动物,它们可能占据者不同于其他小型驰龙科的生态位,主要以猎食中到大型猎物为食。除了体型较大,真驰龙类的脚部还有数个不同特征,例如:血管经过的沟痕位置、角质层的分布。西爪龙是种更原始的驰龙类,血管沟痕沿者趾爪、彼此平行排列。在真驰龙类的趾爪,内外侧的沟痕排列方式不平衡,内侧的血管沟痕分裂成两条,并且逐渐上升;外侧的血管沟痕则沿者趾爪中线排列。真驰龙类的其他明显特征,是第二脚趾的最后端趾骨的基部较大,而最前端趾骨的关节部位也较大,这两个特征都跟大型第二趾爪有关,可协助第二趾爪往后、往上缩起。与其他更原始的驰龙科相比,真驰龙类的第二趾爪更大、弯曲程度更明显。更原始的半鸟亚科、小盗龙亚科,其第二趾爪较小、基部较宽。在2009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与菲力·柯尔(Phil J. Currie)首次建立这个分类单元,范围包含:驰龙、伶盗龙、恐爪龙、蜥鸟盗龙的最近共同祖先,与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过去的许多亚科,目前也分别被提出演化支定义。真驰龙类通常可分为:伶盗龙亚科、驰龙亚科,可能还有蜥鸟盗龙亚科。传统上,伶盗龙亚科包含:伶盗龙、恐爪龙、蜥鸟盗龙。白魔龙的发现,支持伶盗龙亚科是个演化支的理论;而蜥鸟盗龙是否属于伶盗龙亚科,或是属于蜥鸟盗龙亚科,目前还没有定论。驰龙亚科的体型更大,头颅骨呈方盒型;其他驰龙类的头颅骨的外形狭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真驰龙类的化石保存状态差,无法借由种系发生学分析确定其分类位置,而归类于上述任一亚科。以下驰龙科各属的分类表是主要根据汤玛斯·荷兹(Thomas R. Jr. Holtz)的2011年的研究,再依照新研究而修改:以下演化树来自于朗里奇与柯尔首次提到真驰龙类的研究:蜥鸟盗龙野蛮盗龙斑比盗龙恐爪龙伶盗龙依特米龙恶灵龙白魔龙驰龙犹他盗龙阿基里斯龙

相关

  • 思维导图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消化腺消化腺泛指分泌消化液的腺体:
  • 查德·米尔金查德·亚历山大·米尔金(英语:Chad Alexander Mirkin,1963年11月23日-),美国化学家,西北大学教授。1986年毕业于狄金森学院(理学士),1989年取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博士学位。
  • 血性精液血性精液,或称血精,是指精液中出现血液的症状。精液的正常颜色为淡灰白色或淡黄色。血精一般只是良性的,且一般发生于年轻人身上。但在极少数的、四十岁以上的男性病例中也会成
  • 热动说热动说是一种解释热现象的学说,由伦福德伯爵于1798年引入,并由法国物理学家尼古拉·卡诺进一步发展。这一学说指出热量与机械功在改变内能方面是等价的。这一学说的验证与热功
  • 天然的卫星卫星,是环绕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的卫星是月球。不过,如果两个天体的质量相当,它们所形成的系统一般称为双行星系统,而不是一颗行星和一颗天然卫星。通
  • 澳大利亚政治澳大利亚主题澳大利亚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国家。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是澳大利亚君主(澳大利亚与英国及其他英联邦王国共戴一君)。澳大利亚总督为
  • 703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20年代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 前690年代 前680年代前708年 前707年 前706年 前705年 前704年 | 前703年 | 前702年 前701年 前700年 前
  • 纳齐布禄纳齐布禄(满语:ᠨᠠᠴᡳᠪᡠᠯᡠ,穆麟德:Nacibulu),一作纳齐卜禄,纳喇氏,据称为金朝完颜氏后裔,初为锡伯王驸马,后脱离自立扈伦国,为明末海西女真乌拉和哈达的始祖,被尊为大玛法。纳齐布
  • Agsub2/subCsub2/subOsub4/sub在实验岩石学中,草酸银(Ag2C2O4)广泛用于向实验添加二氧化碳(CO2),因为在地质条件中,它会分解为银和二氧化碳。 加热、撞击或摩擦时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