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前体药物
✍ dations ◷ 2025-04-24 21:36:39 #前体药物
前体药物(英语:prodrug),也称前药、药物前体、前驱药物等,是指经过生物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前体药物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经过体内代谢后变为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强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目前前体药物分为两大类:载体前体药物(carrier-prodrug)和生物前体(bioprecursor)。此外农药中也有许多前体药物。在前体药物提出前,历史上偶然发现的许多前体药物都在应用,如阿斯匹林和水杨酸的作用。1958年,阿尔伯特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前体药物的概念,1959年,Harper根据无活性的化合物百浪多息,在体内经代谢产生活性物质对氨基苯磺酰胺及其衍生物的事实,提出“药物潜伏化”(drug latentiation), 总结了前体药物设计的思想,即通过对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化学修饰形成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酶的作用下释放出有活性的母体化合物并发挥药理作用。载体前体药物是把活性药物(原药)与某种无毒性、有运输作用的(多为亲脂性的)化合物相连接而形成的,载体前药的三个特征:首先是前药应无活性或活性小于原药,其次原药与载体一般以共价键连接,但进入体内后可断裂形成原药,此过程一般是以简单的酸、碱水解或酶促转化来实现的,第三是通常要求前药在体内生成原药的速率是快速的,以确保原药在靶位有足够的浓度,但是当修饰原药的目的是为延长作用时间达到缓释的效果时则可设计代谢速度缓慢的前药。载体前药设计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合适的载体,并根据体内组织的酶、受体和pH等条件的差异,在合理的作用部位释放原药。生物前体药物不同于载体前体药物,活性物质不用于载体暂时性结合,而是本身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来发挥作用。生物前体药物本身没有活性,有活性的是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这样避免了代谢反应使化合物失活,反而利用生物体内的反应生成活性代谢物。一些非甾体抗炎药(如舒林酸)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而合成的。
相关
- 肾病肾病变、肾脏病(英语:Nephropathy、kidney disease、renal disease),又称肾损伤,指肾脏的疾病或是功能损伤。又分成非发炎性的肾病(英语:Nephrosis),以及发炎性的肾炎(英语:Nephritis)。
- 脂多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一大型分子油脂和多糖由共价键相连组成的。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并保持细菌结构的完整性,保护细菌的细胞膜抵抗某些化学
-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生物用来储存遗传讯息的物质。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中,几乎全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分子,少数如部分病毒,则以RNA作为遗传物质。除此之外,过去科学家曾经以为生物的遗传物
- OrphanetOrphanet 是一个提供孤儿药物及罕见疾病信息的欧洲网站。该网站包含医生和病人等之信息。其行政办公室位于巴黎,其官方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是由BioMed Central(英语:BioM
- Wired《连线》(Wired)是一份在全美国发行的彩色月刊杂志,并同时拥有在线版本。该杂志于1993年3月开始发行,着重报道科技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连线》杂志隶属于康泰纳仕集团,总
- 妥布霉素Neonates < 1200 g: 11 hrs; > 1200 g 2-9 hrs Adults: 2-3 hours; longer with impaired renal function妥布霉素(Tobramycin)也叫托普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用于治
- J01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根瘤菌See text.根瘤菌主要指与豆类作物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并能固氮的细菌,一般指根瘤菌属和慢生根瘤菌属;两属都属于根瘤菌目。根瘤菌侵入寄主根内,刺激根部皮层和中柱鞘的某些细胞,引
- 十三殖民地十三个殖民地(英语: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乔治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国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后来
-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亦称天然资源,是指在其原始状态下就有价值的物产。一般来说假如获取这个物产的主要工程是收集和纯化,而不是生产的话,那么这个物产是一种自然资源。采矿、采油、渔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