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

✍ dations ◷ 2025-02-23 06:39:35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指的是一段长时间内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个体,物种和小生境的数目恒定或者是以某一个值作小幅度震动。正是有这样的震动,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作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生态系统是开放的动态系统,不断有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一方面是太阳辐射能和无机物通过生产者(植物)的光合作用被转化为有机物存留于生态系统中,供给一切生命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动物)摄取,并在转化、呼吸和排泄等生理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掉。有机物还可以通过人类的收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出等方式从系统中输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微生物)又把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残体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归还给环境,供植物再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每时每刻都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不停地流动和转化。在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总生物量增加,反之则减少。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的演替总是自动地向着生物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生态系统迟早会进入成熟的稳定阶段。那时它的生物种类最多,种群比例适宜,总生物量最大,生态系统的内稳性最强。当以下的条件被满足的时候,平衡才会出现: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态系统里,营养物质的恒定取决于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的量相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的波动,其实是可以被抵消的(例如水体的自清理)。 如果平衡被破坏得太严重,达到不能恢复的程度,生态系统会进入里一种状态。生态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它具有反馈机能,能自动调节并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内流动或循环的过程中,每发生一种变化,其结果必然反过来又影响这一变化的本身。生态系统就是通过这种反馈作用来维持其生态平衡的。例如,某一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食叶昆虫种群“暴发”时,树木因之受害;但食叶昆虫的增加为食虫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食虫鸟类数量随之增加。由于食虫鸟类大量捕食食叶昆虫,食叶昆虫的种群受到抑制,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便逐渐恢复。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内部小生境类型越多,生物种类越丰富,由各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也越复杂多样。因此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如果某一渠道受阻,其他渠道可以起代偿作用。但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和代偿功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干预因素的影响超过其生态系统的阈值时,自动调节能力将随之降低或消失,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泥石流和雷击火灾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甚至毁灭。但是,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影响的出现频率不高,在地域分布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生态平衡的人为因素包括毁坏植被,引进或消灭某一生物种群,建造某些大型工程(如大型水坝),以及现代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排出某些有毒物质和向农田中喷撒大量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这些人为因素都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生态失调,使人类生态环境的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有些污染物能够沿着食物链逐级转移和富集。如脂溶性农药DDT经生物富集后,在生物体内的量往往比进入环境的初始量高几万倍,甚至几百万倍。进入高位营养级的污染物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研究各种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影响,是生态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关

  • 胃肠病学胃肠学(英语:Gastroenterology,又称为肠胃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枝,专门研究消化系统(从口腔到肛门的消化道)及相关疾病。
  • 叠层石叠层石(英语:Stromatolite,或称层叠石,源自希腊文strōma与lithos)可定义为“从某一点或有限的表面开始增生,并聚集石化,形成逐渐增大的沉淀物生成构造”。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型态
  • 杆菌杆菌,指外观呈杆状的细菌。根据其排列组合,可分为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杆菌的样例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等。
  • 红斑性肢痛症红斑性肢痛病 一种罕见的血管病。表现为手足血管阵发性地扩张收缩,伴有灼痛、皮肤温度升高并发红。可能是遗传性疾病,也可能是皮肤对热和张力过敏所致。
  • 巨细胞巨细胞(英语:giant cell,或称为多核巨细胞)是多个不同细胞(常为组织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常伴随形成肉芽肿。巨细胞可作为感染的反应而形成,这些感染包括结核病、疱疹或HIV,也可由
  • 胰泌素促胰液素(英语:secretin)为史上首个被发现的激素。是由十二指肠分泌的含27个氨基酸的激素。它的产生可由多种因素刺激,其中最强的刺激信号是胃酸中的盐酸。这种激素可作用于胰腺
  • 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食物异常的反应。食物过敏的症状与征候可轻可重包括发痒、舌头肿大、呕吐、腹泻、荨麻疹、呼吸困难到低血压等等。轻微程度者会有嘴唇或面部肿胀、荨麻
  • 人口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人口及其他社会问题,用以解决诸如预期寿命、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结构(例如年龄、姓别、婚姻状况...)等资料,以推估未来人口移动以及变化等问题 。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小檗属参见正文小檗属(学名:Berberis)植物大约有450-500种,为常绿或落叶灌木,一般为1-5米高,有刺,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和十大功劳属(Mahonia)的亲缘关系较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