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王朝

✍ dations ◷ 2025-02-23 21:09:03 #征服王朝
征服王朝(英语:Dynasties of Conquest)是西方汉学家德裔美国人魏复古所提出的历史学名词,出自他所提出的“征服王朝学说”,首次出现于他与冯家昇合著的《中国社会史:辽》。征服王朝相对于汉族王朝,意指草原民族在中国本土建立的国家与朝代,该民族吸收汉文化但刻意保持自身文化,这与吸收汉文化并彻底被汉化的渗透王朝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一些中国以外政权也可以称为征服王朝,如伊朗的伊儿汗国,印度的莫卧儿王朝,英格兰的丹麦王朝和俄罗斯的钦察汗国。魏复古将中国历史朝代分成两类:一个是汉族建立的朝代,另一个是由四周少数民族(大多是北方民族)所建立的朝代,其中又分成渗透王朝与征服王朝。征服王朝大多实施二元政治:以本民族制度管理本民族,以汉族制度管理汉族。例如辽朝官制分北面官与南面官,以北面官管理契丹族,以南面官治理汉族;金朝以猛安谋克管理女真族,以州、县管理汉族;元朝以蒙古本身制度管理蒙古族,以汉法治理汉地。征服王朝的民族强调民族特质:外来民族为了维护自身民族文化,在政策上也都刻意维护本族利益。他们创制属于自己的文字如契丹文字、女真文字、八思巴文与满文,并奉为国语。为了维护本身军事优势,他们也提倡尚武精神,注重骑射训练。传统学者采取以汉族为立场的思维,认为征服汉地建立政权的外来民族最后大多被汉文化同化,只有元朝汉化最浅。魏复古改采支配权力者的立场思考,并且提出“征服王朝”学说。他提出两个论点:认为征服中原的北方民族并非都是被汉文化单向同化,而是与汉族互相涵化,例如北齐要求汉族学习鲜卑文化、北周融合胡汉文化后形成的胡汉关陇集团、元朝鼓励汉人学习蒙古文化、元朝采取“草原本位政策”、清朝强迫汉人接受剃发易服等满洲文化。部分的草原民族在人数与文化水平方面虽居劣势,但他们往往保全本身文化,选择性的摄取汉化,力图维护自身文化,并且强迫汉族遵从其本身文化。

相关

  • 鸟嘌呤鸟嘌呤(英语:Guanine,又称鸟粪嘌呤,简写为G)是五种不同碱基中的其中之一,并同时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中。鸟嘌呤是嘌呤的一种,并与胞嘧啶(cytosine)以三个氢键相连。鸟
  • 梗阻性尿路症梗阻性尿路症(Obstructive uropathy)是正常尿液流动的结构或功能障碍,有时导致肾功能不全(梗阻性肾病)。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术语,并不意味着位置或病因。它可以由尿道的任一点
  •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英语: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缩写:URI)在电脑术语中是一个用于标识某一互联网资源名称的字符串。该种标识允许用户对网络中(一般指万维网)的资源通过特定的协
  • 聚乙烯聚乙烯(polyethylene,缩写:PE)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是塑料的一种,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产品,也是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单体为乙烯(化学式C2H4),乙烯亦可
  •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英语:World Heritage;法语: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
  • 米歇尔·沙勒米歇尔·沙勒(法语:Michel Chasles,1793年11月15日-1880年12月18日),也译作夏莱,法国数学家。他是巴黎艾菲尔铁塔上所列“七十二贤”之一,曾获科普利奖章。沙勒曾在帝国中学读书,1812
  • IV被子植物APG IV分类法是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简称APG)开发的第4版本的一个现代的,主要是基于分子的被子植物(开花植物)的植物分类学系统。它于2016
  • 同型二聚体在生物化学中,双聚体为由两个分子组合而成的高分子配合物,常以非共价键键结。像是蛋白质或是核酸皆为高分子。是一种蛋白质四级结构。 同源双聚体,可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组合而成(
  • 茄萣湿地位于台湾高雄市茄萣区内,目前列入地方级湿地,为蛲港潟湖淤积及填海造陆形成的内陆沼泽湿地和南边的海岸自然湿地,部分地形为了建港和成立湿地公园经过人为造景改造,但有成为国际
  • 小煤炭菌目小煤炱目(学名:Meliolales)是一类专性寄生菌,属于子囊菌门粪壳菌纲。该目下有一单科小煤炱科(Meliolaceae)。主要在热带地区出现,小煤炱菌会在寄主植物的表面形成黑色菌落,故又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