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沙文主义

✍ dations ◷ 2025-11-27 16:19:07 #碳沙文主义
碳沙文主义(英语:Carbon chauvinism)是一个新词,其意涵为质疑目前基于碳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认为外星生命皆由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构成的假说之真实性。“碳沙文主义”这个专有名词最早在1973年被使用。卡尔·萨根描述了这个想法并并认为碳沙文主义与其他人类中心主义限制了我们对于地外生命可能性的想像。此理论认为身为以碳为主体的生物,尚未接触任何地外生命的人类很难凭空想像截然不同的生化理论。1999年,Reason杂志的一篇文章讨论了微调的宇宙的概念,肯尼斯·西尔伯(Kenneth Silber)引用了一段天体物理学家斯滕格尔(Victor J. Stenger)对碳素沙文主义的描述: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斯滕格尔表示,我们没有理由认为生命只有一种可能。我们对于我们宇宙中生命的了解实在太少了,遑论其他宇宙,这么少的了解不足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斯滕格尔驳斥了认为生命必须以碳为主体的碳文主义,因为其他元素,例如硅,也能构成相当复杂的结构。斯滕格尔进一步提出了认定无论如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沙文主义”,在另一个宇宙,原子核与其他结构可能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组合。There is no good reason, says Stenger, to "assume that there's only one kind of life possible" - we know far too little about life in our own universe, let alone "other" universes, to reach such a conclusion. Stenger denounces as "carbon chauvinism" the assumption that life requires carbon; other chemical elements, such as silicon, can also form molecules of considerable complexity. Indeed, Stenger ventures, it is "molecular chauvinism" to assume that molecules are required at all; in a universe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 atomic nuclei or other structures might assemble in totally unfamiliar ways.硅与碳一样可以和其他原子构成4个稳定的化学键。甲硅烷聚合物等长链分子和对地球生物至为重要的烃类构形十分类似。硅的化学活性比碳还大,这种特色可能对其在极端寒冷的环境存在提供优势。然而甲硅烷在氧气存在时会自燃,所以一个含有氧气的大气层内或以水为主要溶剂的环境不可能有以硅为主体的生物存活。所以可能含有以硅为主体生物的环境必须要非常寒冷,缺乏氧气与水但拥有另一种适合的溶剂,例如液态甲烷(在土星的卫星泰坦星即是如此)或其他甲基化合物。流星、彗星和星云中含有大量的烃类,它们的硅类似物则尚未在自然界被发现。但硅原子之间可以由氧原子结合,组成一维、二维或三维的聚合物,称为硅酸盐,在地球环境大量且稳定的存在,并成为有机物出现前,生命起源的假说之一(即粘土假说)。认为碳是宇宙所有生物的主要成分的观点最主要的主张是其他形式的生命(如以硅为主体的生命)目前皆不能由科学方法验证,且目前仍未发现长硅链化合物的存在,却常在陨石中发现长碳链的有机物,表示以碳为主体的生命比以硅为主体的生命发生的可能性更高。艾伦丘陵陨石77005(英语:Allan Hills 77005) · 艾伦丘陵陨石84001 · 平流层中的活细胞(英语:Chandra_Wickramasinghe#Detection_of_living_cells_in_the_stratosphere) · CI1陨石(英语:CI1 fossils) · 血锂蛋白(英语:Hemolithin) · 默奇森陨石 · 奈克拉陨石(英语:Nakhla meteorite) · 波隆纳鲁瓦陨石(英语:Polonnaruwa (meteorite)) · 喀拉拉红雨 · 休格地陨石 · 海盗号的生物学实验(英语:Viking lander biological experiments) · 雅马拓陨石593(英语:Yamato 000593) · 蓝道申森林事件 · 罗斯威尔飞碟坠毁事件等CTA-102(英语:CTA-102)(类星体) · PSR B1919+21(脉冲星) · LGM-1(脉冲星) · Wow!讯号 · KIC 8462852(不寻常的光波动) · EPIC 204278916(不寻常的光波动) · VVV-WIT-07(不寻常的光波动) · HD 101065(英语:Przybylski's Star)(元素丰度异常) · SHGb02+14a无线电信号 · HD 164595(强大的无线电信号) · 快速电波爆发木卫二(欧罗巴星) · 火星 · 土卫六(泰坦星) · 土卫二潜在适居太阳系外行星列表  · 葛利斯163c  · 格利泽581g  · 格利泽581d  · 格利泽667Cc  · 格利泽667Ce  · 格利泽667Cf  · HD 40307 g  · HD 85512 b  · 开普勒22b  · 开普勒61b  · 开普勒62e  · 开普勒62f  · 开普勒186f  · KOI-1686.01  · PH2 b  · 鲸鱼座τe  · 鲸鱼座τf红矮星系统适居性(英语:Habitability of red dwarf systems) · 适居带 · 地球相似指数 · 行星适居性 · 天然卫星适居性(英语:Habitability of natural satellites) · 潜在适居行星 · 地外液态水 · 适居恒星表 · 地球模拟(英语:Earth analog) · 类地行星  · 星系适居带(英语:Galactic habitable zone)  · 双星系统适居性(英语:Habitability of binary star systems)  · 超级适居行星达尔文计划(英语:Darwin (spacecraft)) · ExoMars · 光子太空船3号(英语:Foton-M) · 生命星际飞行试验(英语:Living Interplanetary Flight Experiment) · 火星生物探测车  · 火星样本取回任务 · 火星科学实验室主动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 艾伦望远镜阵列 · 阿雷西博信息 · 阿雷西博天文台 · 布鲁斯威尔探测器 · 与地外文明通讯 · 高斯勾股定理建议 · 星际通讯 · 宇宙语言 · 宇宙语言学 · 先驱者镀金铝板 · 独眼巨人计划 · 奥兹玛计划 · 凤凰计划 · 搜寻来自近地外智慧生命群落的无线电波计划 ·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 · SETI@home · setiQuest · 旅行者金唱片 · 水坑天体生物学 · 天体生态学 · 生命印记 · 布鲁金斯报告 · 星际政治 · 生态神学 · 外星人 · 嗜极生物 · 假定型生物化学 · 火星生命 · 金星生命  · 心理发生 · 行星防卫 · 圣马力诺指数 · 薛莫最后法则 · 黑暗森林假说 · 外星考古学 · 外星生物创造论 · 人与外星生物接触 · 麦田圈古代太空人 · 海月及蓝月 · 宇宙多元论 · 德雷克公式 · 外星人假说 · 费米悖论 · 返回污染 · 星际污染 · 大过滤理论 · 卡尔达肖夫指数 · 平庸原理 · 新灾变理论 · 泛种论(意导泛种论) · 天象仪假说 · 地球殊异假说 · 感觉商数 · 动物园假说SETI协会 ·

相关

  • 林修二林修二(1914年-1944年6月5日),汉名林永修,另一笔名南山修。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南厅蔴豆支厅(今台南市麻豆区)。东京庆应义塾大学英文科毕业。风车诗社同人。大学时期受到西胁顺
  • 尼古丁尼古丁(英语:Nicotine),俗称烟碱,是一种发现于茄科植物的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是香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主要致瘾成分,属于兴奋剂的一种。尼古丁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英语:Nico
  • 脸盲症脸盲症,即面部识别能力缺乏症。英文学名为prosopagnosia,亦可称为face blindness,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Template:Lesions
  • 病假病假 (或称有薪病假)是劳工能因身体健康因素,留在家里休养,并且不会失去工资。带薪病假在许多国家是法定要求,像是大部分欧洲国家、许多拉美国家,还有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在法规
  • 主治医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
  • 假说假说(英语:Hypothesis),即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
  • Qsub10/subQ10是指物理系统或化学系统增温摄氏10度的改变率。使用Q10已有许多例子,其中之一是食物腐败速度、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纤维的收缩速度等等。Q10也能被应用在化学反应及其他系
  • 克劳迪奥·蒙台威尔第克劳迪奥·乔瓦尼·安东尼奥·蒙特威尔第(意大利语: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Monteverdi,1567年5月15日-1643年11月29日),意大利作曲家、制琴师。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克雷莫纳市的他
  • NiSsub2/sub二硫化镍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iS2,具有黄铁矿结构。二硫化镍可由硫化镍和硫长时间加热得到:
  • 约翰·B·古迪纳夫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英语:John Bannister Goodenough,1922年7月25日-),美国固体物理学家,是二次电池产业的重要学者。他目前是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