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半径

✍ dations ◷ 2025-04-24 20:25:00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通常指原子的尺寸,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物理量,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数值也不同。 一个特定的原子的半径值和所选用的原子半径的定义相关,而在不同的环境下给原子半径不同定义比统一的定义更合适。术语原子半径本身就有疑问:可能指一个自由原子的尺寸,或者可能用作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和自由原子)尺寸不同测量方式的一个笼统的术语。在下文中,这个术语还包括离子半径,主要是因为共价键和离子键区别不大。而原子的定义“能区分出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本身就比较含糊,包括了自由原子以及与其它相同或不同原子一起组成化学物的原子。除了离子半径,其他可能指代的半径值包括玻尔半径,范德华半径,共价半径和金属半径等。原子半径完全由电子决定,原子核的大小为是电子云的十万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原子核没有固定的位置,而电子云没有固定的边界。虽然有上述的困难,目前还是有很多的测量原子(包括离子)的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实验测量和计算方式的结合。目前普遍认为原子像一个球体,尺寸在30–300皮米之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对元素的化学特性造成影响。晶体中,没有成键而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的两原子,其核间距的一半即为范德华半径(又称范氏半径)。离子键长等于两离子半径的和。金属晶体中,相邻金属原子核间距一半即为金属半径。由玻尔原子模型推测的最低能量电子轨道的半径。原子半径在同一族内从上到下递増,在同一元素周期内从左到右递减。造成这种现在的部分原因是电子的分布不是完全自由的。原子内部的电子按照电子层排列,每个电子层只能容纳固定数量的电子。元素周期表的每个一新的周期和一个新的电子层对应,离原子核也越来越远。原子核的电荷是另一个和原子半径相关的重要因素,随着原子序数Z的增加,原子核电荷增加。原子核的电荷是正的,吸引负电子。在一个元素周期内,原子核的电荷增加,而新增加的电子在同一层里,导致电子层的半径减小(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后续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内层电子没有变化,内层电子对最外层电子的排斥力变化不大,反而核电荷数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加,最外层电子运动区域离核较近,原子半径减小。),从而影响到原子半径的减小。遮蔽效应也是重要因素。内层电荷对外层电荷的排斥力,将外层电荷“向外推”。原子半径的主要三个因素可以总结如下:原子半径可通过测量固体单质的密度,计算出1 mol物质的体积,再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便可粗略的获得原子半径。由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数,电子云分布状况等,给出原子半径的定义。测定原子形成各种分子或固体后的核间距。同种原子,核间距除以2,即可获得相应的原子半径;异种原子,由已知一种原子半径,可计算出另一种原子半径。 大多数书籍所附的原子半径,由此法测出。下表为传统方法测量的原子半径,单位皮米,误差为5皮米。参考: J.C. Slater, 《化学物理期刊》(J. Chem. Phys) 1964, 41, 3199.下表为通过计算得的原子半径,单位皮米。参考: E. Clementi, D.L.Raimondi, 和 W.P. Reinhardt, 《化学物理期刊》(J. Chem. Phys) 1963, 38, 2686.

相关

  • 生态学生态学(德语:Ökologie),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德语Ökologie(最初:Oeco
  •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或地甲肿,是地方性流行的甲状腺肿。病因是膳食碘缺乏。 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退行性病变。严重地区儿童呈现地方性克汀病。
  • 食物过敏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食物异常的反应。食物过敏的症状与征候可轻可重包括发痒、舌头肿大、呕吐、腹泻、荨麻疹、呼吸困难到低血压等等。轻微程度者会有嘴唇或面部肿胀、荨麻
  • 环丙沙星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化合广效抗生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可对抗多种病原菌。治疗范围包含骨骼感染、关节感染、腹部感染,以及特定几种感染性肠
  • 游戏障碍游戏成瘾(英文:Video game addiction,缩写:VGA)是一种特殊的成瘾行为,其特征为过度或强迫性游戏以致影响正常生活。目前游戏成瘾的定义在医学界仍是极具争议的,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
  •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英语:complement system)由一系列的蛋白质组成,属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补体系统透过一连串的酵素(酶)相互切割启动,最终在目标微生物上形成类似孔洞的膜攻击复合物(Memb
  • 反刍综合症反刍综合症是指经常性的将已经吞咽下去的正常食物吐出或是咀嚼后再咽下的一种进食障碍,过去这种疾病只在儿童身上出现,但如今它在成年人身上出现了上升趋势。
  • 传导系统心脏电传导系统(Electrical conduction system of the heart)可以使窦房结产生的脉动传播至心肌,并刺激心肌使其收缩。这种节奏性地刺激心肌使得心肌可以有效地收缩,将血液输运
  • 有效剂量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是药理学及辐射防护的统计名词。一个药物在进行治疗实验时,产生有效反应的比例即为有效剂量。在统计人体全身各组织及器官所吸收到的辐射剂量,依不同器
  • 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学名:Cronobacter sakazakii)属于肠杆菌科克洛诺菌属,旧属肠杆菌属,2007年获《国际系统及演化微生物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