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努西·巴奈

✍ dations ◷ 2025-10-21 23:07:20 #1905年出生,1968年逝世,印尼记者,印度尼西亚诗人,20世纪历史学家

萨努西·巴奈(印尼语:Sanusi Pane,1905年11月14日-1968年1月2日),已故印度尼西亚(印尼)作家、记者、史学家;生前活跃于文坛,参加过多份杂志的编务,被誉为独立革命之前东印度群岛最重要的剧作家。

萨努西·巴奈在1905年11月14日生于荷属东印度苏门答腊打板努里慕哇拉希朋义(Moeara Sipongi,今属北苏门答腊省曼代灵纳塔尔县),家人都是穆斯林。他曾经在实武牙两所小学就读,随后转到巴东、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完成中学课程,并于1922年毕业。他在巴达维亚学习期间向《苏门答腊青年》()杂志投稿,发表自己的诗歌处女作〈祖国〉()。中学毕业后,巴奈曾经在1922年至1925年期间入读古农沙里师范学院(Gunung Sari Teachers' College);之后他既当过学院教师,也修读过法学课程。

巴奈在1929年到印度考察印度文化,为期一年。他在1930年返回东印度群岛,随后加入《出现》杂志的编辑部,担任编采人员,同时兼任教职,还在1933年接受身为作家的胞弟尔敏·巴奈的邀请,参加文学杂志《新作家》的编务。他是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党员,所以在1934年被任教的学校解雇。

被解除教职之后,巴奈仍然是文坛的活跃分子。他曾经在1936年至1941年期间与穆罕默德·亚明共同担任华人创办的报刊《觉醒报》()的编辑;在1937年12月13日与尔敏、阿当·马力克、苏马郎合办安塔拉通讯社(后来成为印尼的国营通讯社),还在1941年至1942年期间加入国营出版社图书编译局,参加《印度尼西亚》()杂志的编务。图书编译局提供的员工福利包括免费米粮以及接驳交通,不过巴奈在那里工作的时候拒绝享用员工福利,坚持徒步上班,用积蓄购买米粮。

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之后,巴奈曾经当过“启民文化指导所”的所长。

巴奈于1968年1月2日在雅加达病逝。生前巴奈希望自己的丧礼以印度教仪式进行,不过他的家人觉得这样做违反伊斯兰教的教义,拒绝了这个请求。印尼作家、文学评论家穆罕默德·巴尔法斯认为,巴奈是独立革命之前东印度群岛最重要的剧作家。

巴奈写诗的时候,会采用贴近日常生活的词语(包括外来语)。他在写作的时候会抑制自己,尽量不使用印尼的本土语言(包括他的母语——巴塔克语)。他的诗歌在结构上跟马来传统诗歌板顿很相似(虽然他还写过几首十四行诗),在题材上多数与哲学议题有关。印尼作家、文学评论家穆罕默德·巴尔法斯认为,巴奈是“第一个藉着诗歌表现自我的(印尼诗人)。”

巴奈认为西方文化过于重视物质,着重于物质生活,另一边厢的东方文化则比较注重于精神生活。他认为两种文化的特质会影响人们与大自然互动的形式——西方人偏向于征服大自然,东方人则偏向于适应大自然。有一次巴奈在论战中反驳《新作家》月刊的主编、西方文化的坚定支持者苏丹·达迪尔·阿里夏巴纳,比喻西方文化是为了追求尘世的欢乐、知识,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浮士德,还比喻东方文化是追求精神真理的阿周那。然而,巴奈同意西方科技可以带来良好的影响。

萨努西·巴奈其中一位胞弟是尔敏·巴奈,另一位胞弟则是印尼伊斯兰教大学生协会的创办人拉弗兰·巴奈。萨努西·巴奈已婚,育有五名子女。巴尔法斯形容,巴奈的宗教观念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苏非派,以及爪哇教思想的混合体。

报导指出,巴奈为人非常谦虚。J·U·纳苏蒂安(J. U. Nasution)本来要为巴奈立传,不过巴奈跟他说,自己默默无名,不应该接受访问。苏卡诺总统向他颁授文化奖章,巴奈拒绝了,因为他说印尼为自己奉献一切,自己对印尼却没有半点付出。

相关

  • 玉米黑粉菌玉米黑穗菌(学名:Ustilago maydis)是属于黑穗菌目黑穗菌科黑穗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玉蜀黍属、类蜀黍属植物上,可引起玉米黑穗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玉米乌米、玉米蘑菇或墨西哥
  • 电线杆电线杆是用来把电缆架起以方便电力或电信远距离传输的构造物。通常电缆会被高高地架在电线杆上,这可以远离行人、或跨过道路与建筑物。这种用电线杆架起电缆传输电的方法成本
  • 蔡秀敏蔡秀敏,知名儿童绘本图画作家、儿童绘本文字作家、药剂师和大学讲师,绘本作品得过2010第三届世纪国际美展特优奖和信谊基金会第十五届儿童文学奖。
  • 青木重诚青木重诚(あおき しげまさ;1893年3月15日-1943年6月29日)日本陆军中将。青木重诚出生于石川县,是陆军中尉青木织之助的长男。青木重诚先后毕业于金泽第二中学、名古屋陆军幼年学
  • 大卡奇沼泽地大卡奇沼泽地(Great Rann of Kutch)是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塔尔沙漠的一片盐沼,印度河流经。其面积达7,500平方千米(2,900平方英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之一。卡奇人居住于这片
  • 足立区反社会团体规制相关条例《足立区反社会团体规制相关条例》(日语:足立区反社会的団体の規制に関する条例/あだちくはんしゃかいてきだんたいのきせいにかんするじょうれい)是日本东京都足立区制定的条例
  • 玉冰烧玉冰烧又名肉冰烧,是广东的一种米酒,为广东十大名酒之一,属豉香型白酒。在酿造米酒的过程中加入肥猪肉泡浸,令酒质更醇和。玉冰烧是佛山地区的酒,记载于《熙宁酒课》。传说是由清
  • 科林斯地峡坐标:37°56′29″N 22°59′16″E / 37.94139°N 22.98778°E / 37.94139; 22.98778科林斯地峡(希腊语:Isthmos Korinthou),位于希腊南部联系欧洲大陆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狭窄地
  • 阿什哈弗·巴兹纳尼阿什哈弗·巴兹纳尼(Achraf Baznani,1979年-)是摩洛哥的艺术家,导演,摄影师。 Achraf Baznani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摄影。在他青少年时期,他收到一部柯达250相机作为生日礼物
  • 德奥达拉德奥达拉(Deodara),是印度中央邦Mandl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673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6734人,其中男性3491人,女性3243人;0—6岁人口899人,其中男480人,女419人;识字率75.68%,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