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dations ◷ 2025-10-28 16:01:39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副甲状腺亢进(英文:Hyperparathyroidism)是血液中副甲状腺素浓度上升所造成的疾病。副甲状腺亢进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发性副甲状腺机能亢进(英语: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是源自于副甲状腺制造过多副甲状腺素;另一种为次发性副甲状腺机能亢进(英语:Secondary_hyperparathyroidism),是因为后天的事件,诱发副甲状腺素增加。多数有原发性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在诊断出来时都还没有症状。出现症状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肾结石,但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包括虚弱、忧郁、骨头疼痛、意识混乱、尿量增加。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副甲状腺亢进,都有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百分之八十的原发性副甲状腺亢进,都源自于单一的良性肿瘤,即副甲状腺腺瘤(英语:Parathyroid adenoma)所引起。其余的个案则可能由一个以上的良性肿瘤引起。由副甲状腺癌(英语:Parathyroid carcinoma)所引起的亢进是比较少见的。次发性的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大部分都因为缺少维他命D、慢性肾病或其他造成低血钙的因素引起。高血钙和血中高浓度的副甲状腺素,可用于诊断原发性副甲状腺亢进。治疗原发性副甲状腺亢进的方式是移除导致疾病的腺瘤,或是调整过度活跃的副甲状腺。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有许多些微提升血钙浓度、并且监测肾脏机能与骨密度(英语:Bone density)。也可以用Cinacalcet(英语:Cinacalcet)来副甲状腺素浓度。针对那些血钙浓度非常高的患者,有时可能会由静脉给予大量的滴注生理食盐水。治疗过程中,如果血中维他命D浓度过低,应该适度调整。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是原发性副甲状腺机能亢进。在发达国家中,每1000人就有1~4人受到影响。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通常是在50~60岁之间诊断出来。在1700年代,首次有副甲状腺亢进的纪录,然后在1800年代晚期确定与副甲状腺有关。1925年时第一次使用手术来治疗副甲状腺亢进。

相关

  • H2受体阻抗剂H2受体阻抗剂(英语:H2 antagonist)是一系列用于阻断组织胺作用于胃壁细胞、减少壁细胞分泌胃酸的药物。H2受体阻抗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但现在已经有效果更好的氢离子泵阻断剂。
  • 解剖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解剖学(英语:Anatomy)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
  • 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英语:ribonucleoprotein,简称核蛋白或RNP)是指包含有RNA的核蛋白,即将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核糖核蛋白包括核糖体、端粒酶以及小核RNP(snRNP)。RNP在流感
  • 病史病史,为自然人个人或家族以往所患疾病的历史。在医学上,可从病史可以推测及研究出某些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交叉影响。例如儿童病历史、家庭遗传、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性行为
  • 诊断方法诊断,在医学意义上指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般需要的的资料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症状、病史(包括家庭病史)、病历及医疗检查结果等。其概
  • 黄疸黄疸(英:jaundice、icterus)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因为体内胆红素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发黄或是发绿的症状,一般会伴随发痒、粪便苍白及尿液颜色偏深的情形。新生儿黄疸是出生后前三
  • 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英语: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简称UNFPA)是联合国一个专门机构,其使命是促进所有人健康生活和平等机会的权利。作为一个志愿性的基金机构,联合国人口基金
  • 头孢洛林头孢洛林 (国际非专利药品名) (发音为/sɛfˈtærɵliːn/, 商品名Teflaro)是一种第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它对于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
  • 酒精乙醇(英语:Ethanol,结构简式: CH 3
  • 演化生物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