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亚传统
✍ dations ◷ 2025-10-06 18:26:51 #东亚传统
东亚传统度量衡,通称度量衡,指源于中国,广泛应用于东亚各国的传统计量体系。日本多称为尺贯法,也称尺间法,其中“尺”为东亚通用的长度单位,“贯”在日本为质量单位,“间”为日本长度单位。受日本称法影响,朝韩的传统计量体系,也被称为“尺斤法”(척근법),其中“斤”为东亚通用的质量单位。另外,1934年1月满洲国颁布的《度量衡法》中就将米制称为“米突法”,将传统度量衡体系称为“尺斤法”。在古代,计量体系也被称为“度量衡”,“度”指长度,“量”指体积,“衡”指重量。中国古代独立构建了自己的计量体系,而周边的朝韩日越等国计量体系的形成则深受中国影响。日常生活离不开物件的计量,史前人类根据人体器官来确定长度标准,作为长度单位的“步”、“拃”、“指”等至今仍在汉语地区日常生活中使用。《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黄帝时设置有衡、量、度、亩、数,谓之“五量”。《尚书·舜典》说舜“同律度量衡。”《史记》中记载“禹,左准绳,右规矩”“身为度,称以出。”就是说禹以自己身体的一些尺寸为标准,订立计量制度。由于多为后人追述,传说成分居多。早在夏商时期,中国人的度量衡已经从萌芽进步到了相关制度的初步建立。商周时期,计量工具及其管理已比较完备,初步建立了度量衡体系。中央和地方都设有专职的官吏,负责度量衡标准器的颁发、检定和使用。在出土的商周文物资料中,计量单位不乏多见,如发现的甲骨文记载“其礻登新鬯二升,一卣”等。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和私田的大量出现,各诸侯国相继改征田赋,对度量衡的需求日增,计量制度也渐趋完备。战国时期,度量衡的应用更为广泛,制度也趋统一,如田氏代齐之后,对齐国体积单位进行了改革,并制发了标准量器;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其中也对度量衡进行了改革,行“平斗桶、权衡、丈尺”之法,并制发了一批标准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延续了秦国时的度量衡制度,并用法律形式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规定皇帝亲自颁布统一度量衡的命令,并将该命令刻在或铸在量器、衡器上,或者刻在铜版上再嵌在量器、衡器上,作为使用凭证;中央制造颁发度量衡标准器,作为各地制作和检定的标准;每年对度量衡器鉴定一次等。秦朝统一度量衡,在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后世的度量衡制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基本承袭了秦代的度量衡制度,但也对部分单位进行了改革。三国时期,也基本沿用前代制度,度量衡没有大的变化。两晋南北朝时,度量衡制度再次走向混乱。从南北朝开始,大小制正式形成,小制沿自秦汉,主要用于调乐律、测日影、定药量以及制作冠冕礼服等,大制则为当时通行。隋朝统一中国,再次统一度量衡,将前代增大的量值固定下来。使得此时的度量衡都比秦汉时有了明显的增大。唐承隋制,度量衡仅有小的变动,如废铢用两。唐代以后,直至明清,中国度量衡都相对统一,制度也不断完善。宋代在衡器的精密程度上有很大的发展,发明了戥称,同时将长度单位移于衡制,在最小的重量单位“钱”下,增设了十进位制的分、厘、毫、丝、忽。量制方面,宋代将十斗一斛改为五斗一斛,两斛为石。在形状上,宋将升、斗、斛一律改为截顶方锥形。明代度量衡也有发展,常用尺分为营造尺、裁衣尺和量地尺三个系统,衡器种类有杆秤、天平和精巧的戥子。清代度量衡基本沿用明制。日本度量衡开始有文字记载是中国唐代文化传入的时期。在唐代之前日本的古代度量单位,也均来源于中国,但存在直接进入和经朝鲜半岛转入的区别。唐朝时期,随着中日交流的加深,日本的度量体系全盘唐化。崇峻天皇时代(中国隋朝),一个名为久比的人从中国带回一套权衡器献给崇峻。舒明天皇时(隋唐时期),日本正式确定了“斗升、斤两”制。孝德天皇“大化革新”时期,日本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全面学习唐朝,日本有了最初的度量衡制度,但无论在度量衡单位、检定制度、检定时间、器具的标准,甚至连律法格式都照抄《唐律疏议》中度量衡条目。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1顷=5亩=500平方步=3000平方尺【汉代以前】
1顷=5亩=1200平方步=7200平方尺【唐代以前】
1顷=10亩=2400平方步=12000平方尺【唐代以后】1斛=10斗=100升=1000合=10000龠【宋代以前】
1石=2斛=10斗=100升=1000合=10000龠【宋代以后】1石=4钧=120斤=1920两=46080铢
相关
- C反应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C反应蛋白(英语:C-Reactive Protein,CRP) 是由肝脏生成的血浆蛋白,主要被当作发炎的指标。LOINC术语标准对于血清/血浆CRP检测项目的定义和编码请
- 脑炎脑炎(英语:encephalitis),一种急性脑部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造成。病患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呕吐、意识混乱、疲倦、嗜睡和畏光。 严重的症状包括癫痫、颤抖(tremors)、幻觉、记忆
- 固氮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疏水性在化学里,疏水性指的是一个分子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这种分子称为疏水物。疏水性分子偏向于非极性,并因此较会溶解在中性和非极性溶液(如有机溶剂)。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
- 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英语: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亦称威尔森氏症(英语:Wilson's Diseas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的体内会积聚铜。典型的症状都跟脑部和肝脏有关,肝脏相关症状有呕
- 熔点熔点、液化点(M.P.)是在大气压下晶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的温度;各种晶体的熔点不同,对同一种晶体,熔点又与所受压强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高。不过,与沸点
- 领主勋爵是一种敬称,主要用于翻译英语中对有爵位的贵族的泛称(英语:Lord),也是对此类男性贵族的称呼,和对某些封爵的儿子,及一些拥有相应身份但没有爵位的人士的尊称。此外也可用来翻译
- 1818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8号染色体。18号染色体缠绕了约85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2.5%的DNA。辨识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学
- 俄亥俄州俄亥俄州(英语:State of Ohio)位于美国中西部,是五大湖地区的组成部分。俄亥俄州处于美国文化和地理的交叉口,州民来自新英格兰、美国中部、阿巴拉契亚和美国上南部等地区。俄亥
- 吕梁构造期吕梁构造期,简称吕梁期,是古元古代(25-18亿年前)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