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长篇小说)

✍ dations ◷ 2025-02-23 13:46:41 #卡夫卡,1925年长篇小说,德语小说

《审判》()是弗兰兹·卡夫卡在1914年至1915年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1925年发表。小说的主人公约瑟夫·K(Josef K)在一个早上被唤醒后,不明原因地被捕,陷入一场难缠的官司之中,却不知道自己的罪名。K最终在一个黑夜里被带走,并秘密处死。

《审判》一般被分为十章,虽然小说有头有尾,但一般还是认为卡夫卡没有写完。下为每章内容提要。

在他30岁生日的早上,一个年轻的银行经理约瑟夫·K在自己租的房间被两个差役逮捕了,却没有宣布他的罪名。差役并没有自述他们所供职的机关。K没有被带走,但要呆在家等候来自“庭审委员会”的指示。那天晚上,K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探访一个妓女艾尔莎(Elsa)。

K的房东格鲁巴赫太太(Frau Grubach)想去安慰K,但无意间惹恼了K,因为她猜想K的被捕可能与他和他隔壁的房客布尔斯特纳小姐(Fräulein Bürstner)的暧昧关系有关。深夜,K和布尔斯特纳小姐谈论起他的困境,但在最后吻了她,这印证了房东先前的猜想。最初的迹象已经表明K将失去自己对命运的控制。

K被通知去一个当地的法庭,但却没有被告知时间。这导致他要浪费时间来等被传唤。当他最终被传唤时,却莫名其妙地被告知已经迟到了。审讯一开始,他就被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法官把他的身份搞错了。K在气愤地法庭上说了许多——对被捕一事感到不满,并质疑法庭的能力和公正性。当他走的时候,初审法官对他说:“今天,你自己抛弃了审讯肯定会给被告带来的全部好处。”

K想去见见预审法官,但他只找到了法院门房的妻子。他翻翻了法官的书,惊讶地发现这都不是些法律书,而是一些色情书刊。这个女人试图诱惑K,而K决心顺从她,以示对法庭的蔑视和挑战。正当这时,一个学法律的学生走了进来,在和K发生了口角后,一把把这女人抓走了。

K后来看到了门房,他对自己妻子的不检点很不满,并带K参观了一下法院办公室。那有许多其它被告在绝望地等待关于他们案子的消息。K拼命和那里“混浊沉重而且使人窒息”的空气挣扎,几乎要晕倒。最后他屈辱地被两个官员撵出了法院。

K回家后发现原来住在另一个房间里的蒙塔格小姐(Fräulein Montag)正往布尔斯特纳小姐的房间里搬,打算一起住。他怀疑这是防止他继续和后者的暧昧关系。另一个房客,上尉兰茨(Captain Lanz)看起来和蒙塔格小姐是一伙的。

几天后的晚上,K在自己银行的一个储藏室之中,发现了两个逮捕他的差役正在被一个上司痛打。这个荒唐的画面好像是专门给K看的:要么是要杀鸡儆猴,要么是显示法院对无能和腐化处理的决心。第二天,K再去这个储藏室时,震惊地发现打手和两个差役还在里面,就像他一天前离开时一样。

K一个有影响力的叔叔来看K,那位叔叔在法院里有个当书记的朋友。他对K的困境表示同情,但对K低估这个案子的严重性感到很担忧。K的叔叔把K介绍给一个律师。这个律师身体不好,由一个护士莱妮照顾。K在他的叔叔和律师还有那个法院的书记谈话时,偷偷和莱妮亲热了一会儿。K的叔叔对此生气,他觉得这可能会对K的案子不利。

K去见了一次律师,发现他反复无常,而且对案子帮不上什么忙。K回到银行后觉得他的同事们都在和他捣乱。

K的一个主顾建议K去见见蒂托雷利(Titorelli)。蒂托雷利是个给法官们画像的画家。他虽然没有什幺正式职务,但对法院了解颇深。他说:“你知道,一切都属于法院。”他给K想了几个办法,但这些办法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因为这些办法非常费力,而且结果并不彻底。K的前景不妙。

K决定由自己来掌握命运,他去见律师,并打算解聘他。在律师的办公室,他看到一个被践踏的人——谷物商勃洛克(Block)。勃洛克的案子已经持续了5年之久,他太依赖于律师所提供的一些没有什么用的建议,在律师面前他完全失去了尊严。这到这幕情景,K相信继续请律师有弊无利,于是干脆解聘了他。

K要带一个从意大利来的主顾参观大教堂。但这个主顾没有来,正当K要走的时候,一个牧师叫出了K的名字,尽管K从来没有见过他。这个牧师为法院工作,他给K说了一个寓言(这个寓言后来被卡夫卡抽出来,收入《乡村医生》()那个集子中,故事名为〈在法的门前〉(),这似乎在说K的案子已经不可挽回了。而牧师的话也暗示了K最后的结局。

在K三十一岁生日的前一天,两个黑衣人把K带走了。K几乎没有反抗,显示出他早就预料到此事不可避免。在被押解的路上,K看到一个形似布尔斯特纳小姐的人。最后K被带到一个采石场,两个黑衣人处死了K。K说:“像条狗!”卡夫卡写道:“仿佛他的耻辱将留在人间。”

《审判》整部小说在一种不变的无情的令人不安的气氛中进行,直到悲惨的结尾。小说表面上的主题是关于政治的、对法院的无能腐败的抨击。但小说主要用力在对这种环境对K的影响。它展示了人类的困境,K的努力没有方向,也没有结果。

尝试分析一下《审判》——有必要指出小说的结局是卡夫卡最先写出来的部分。所以K的审判和被处死是必然的,在小说中多处都有暗示。K从来都没告知他被起诉的罪名,并且他从头到尾一直认为自己是清白的。而K被起诉的罪名恰恰是他的清白——做人就是有罪的。承认他的罪是做人,可能K就能从案子中解脱出来。或者说,K的审判是因为他不承认他是有罪的,即他不承认他是人。

另外种说法是萨特在他的《关于犹太人问题的思考》()一书中提出的。顾名思义,犹太人生来就是在一个充满反犹主义的世界里,似乎就像是K经历的那样,而卡夫卡本人也经历过。萨特说:“《审判》可能是关于犹太人的。就像小说的主人公K,犹太人陷入了一场漫长的审判。他不认识自己的法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认识自己的律师。他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么,但他是被认为有罪的。审讯在被不断的拖延,他利用这段拖延不断地找人说情帮忙,但每一步都把他推向罪的深渊。他的外表虽然依然正常,但出生一刻起他就陷入了审判。终于有一天他被告知被捕了,最后被处死。”

像卡夫卡的其他小说一样,《审判》直到卡夫卡死也没有写完,也没有被计划出版。它的手稿被卡夫卡的密友马克斯·布劳德(Marx Brod)保存,于1925年在德国出版。出版后迅速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并一版再版。在中国,《审判》常和卡夫卡的另一部小说《城堡》一起结集出版。

《审判》曾被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拍成电影。主要演员有安东尼·珀金斯(Anthony Perkins 饰约瑟夫·K)和罗密·施奈德。最近的一次重拍由凯尔·麦克拉克兰(Kyle Maclachlan)主演。在1999年这部小说又被意大利演员基多·克雷帕克斯(Guido Crepax)改编成了戏剧。

相关

  • 未到第三阶段临床试验(英语:Clinical trial)是一种根据研究方案利用已上市药物或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的方式,对药物或其他医学治疗在受试者身上进行比较测试的过程。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要先决定
  • 李梦华李梦华(1922年-),河北平山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委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现任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名誉主席。李梦华1938年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晋察冀边区
  • 梅森巧克力梅森巧克力(法语:La Maison du Chocolat)是一家法国的巧克力生产商,由罗伯特·林克斯于1955年成立。公司成立时,原名拉·马奎斯·德·普瑞斯勒。1970年,罗伯特在一次专家考察旅行
  • 克莱·舍基克莱·舍基(Clay Shirky)(1964年-)是一个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美国作家,顾问和老师。舍基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毕业,在互动电信项目(英语:Interactive Telecommun
  • 马特·巴尔马特·巴尔(英语:Matt Barr,1984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科林县,为美国电视电影演员。1984年,巴尔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科林县。读书时,巴尔曾积极投身艾伦高中戏剧节目表演,在许
  • 全尼泊尔民族自由学生联盟全尼泊尔民族自由学生联盟(尼泊尔语:अखिल नेपाल राष्ट्रिय स्वतन्त्र विद्यार्थी युनियन)是尼泊尔的一个学生组织。全尼泊尔民族
  • 洛兰特·汝拉洛兰特·汝拉(匈牙利语:Lóránt Gyula,匈牙利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Love Story (电视剧)《Love Story》(日文原名ラブストーリー)是2001年4月15日~6月24日にTBS系于星期日21:00~21:54(东芝日曜剧场)播放的日剧。第一回和最终回延长播放时间至22:24。全部11回。平均收视
  • 冉子耕家族大宗世系冉子耕世系:自冉子始,冉子伯牛大宗世系至光绪17年历70代。冉子先祖得姓起源,据《圣门十六子书》所载,《冉子世系谱》云为曹叔振铎后,而《东原州志》及《冉氏族谱》则云为冉叔载后
  • 鲍说鲍说(?-?),字希傅,直隶歙县人,顺天府大兴县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顺天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七十八名进士。曾祖鲍汪师;祖父鲍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