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划界标准

✍ dations ◷ 2025-11-10 06:52:21 #科学划界标准
划界问题(英语:demarcation problem)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形而上学以及文学、艺术、信仰等其他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卡尔·波普尔称其为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初逻辑实证主义者发展出的证实主义(英语:verificationism)理论认为可证实性是区分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陈述只有在经验中得到证实,才是有意义的、是科学的。卡尔·波普尔则提出了与可证实性相对的可证伪性,认为是否可被经验证伪才是判断科学与否的标准。此外,他认为这是一个划界标准,而非逻辑实证主义中的意义标准。此后,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转移理论,则将科学发展分为常规科学(英语:normal science)与非常规科学。他指出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在已有的一套范式中从事解难题活动,是区分科学与其他领域的标准。伊姆雷·拉卡托斯则批判地继承了被其称为“朴素证伪主义”的波普尔思想,同时借鉴了库恩范式理论,从而发展出了精致证伪主义的研究纲领方法论,提出将研究纲领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作为划界标准。与逻辑实证主义与波普尔证伪主义不同,库恩与拉卡托斯的科学划界标准都是历史的与相对的。保罗·费耶阿本德、拉里·劳丹(英语:Larry Laudan)等科学哲学家则主张消解划界问题。费耶阿本德就认为不应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劳丹则认为划分问题是个虚假的问题,这样的标准是无法找到的。除此之外,保罗·萨伽德(英语:Paul Thagard)、马里奥·邦格(英语:Mario Bunge)等则分别提出了多元的划界标准。与科学哲学传统中单一的划界标准不同,他们各自都给出了一组若干条评判标准来区别科学与非科学。

相关

  • 毒物学毒理学(toxicology, /ˌtɒksᵻˈkɒlədʒi/)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及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有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而预测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的严重程度,为确定安
  • 震br /旦br /纪埃迪卡拉纪(英语:Ediacaran),又称艾迪卡拉纪、震旦纪、文德纪,是元古宙最后的一段时期。一般指6.35-5.41亿年前。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称不同阶段,直到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科学联
  • 痕迹器官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是指生物经过进化后为了适应环境,较不需要的器官会渐渐退化,直到失去功能(英语:Function_(biology))。但仍残存在生物体可作为生物演化的证据。以下列出
  • 囊性纤维变性囊肿性纤维化(英语:cystic fibrosis,缩写作 CF),亦称为囊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变性、囊肿纤维症、纤维性囊肿或囊纤维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此病症最常影响肺脏,但也常发生于胰
  • 金苹果事件金苹果事件(英语:Golden Apple of Discord),是希腊神话中一场间接导致特洛伊战争的,发生在三女神之间的纠纷。希腊神话中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事件(金苹果事件→帕里斯的评判→特洛伊
  • 促滤泡成熟激素促卵泡激素(英语: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亦称为卵泡刺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属于糖基化蛋白质激素,因最早发现其对女性卵泡成熟的刺激作用而得名。后
  • 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二十二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Games of the XXII Olympiad,法语:les Jeux de la XXIIe Olympiade,俄语:Игры XXII Олимпиады),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苏
  • 北方七年战争丹麦-挪威 吕贝克第一次北方战争,又称北方七年战争,1563年至1570年期间,发生在瑞典与丹麦、吕贝克、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的战争。战争的主角是瑞典和丹麦,战争的动因是争夺波罗
  • 敏(埃及语mnw)是古埃及神话中男性生殖的守护神,沙漠旅行人的守护者,也是孩童的保护者。其特色是勃起的阴茎,全名是Menu-ka-mut-f("Min, Bull of his Mother"),是很男性化的神,通常人
  • 幕末群英传《幕末群英传》(日语:狼よ落日を斬れ,英语:The Last Samurai),是1974年9月21日日本上映的时代剧,导演三隅研次的遗作,叙述幕末武士的激烈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