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馆(日语:徳山館/とくやまだて */?),又称松前大馆(日语:松前大館/まつまえおおだて */?)或大馆(日语:大館/おおだて */?),是一座位于日本北海道松前郡松前町字神明和褔山的山城(日语:山城),推测由安东氏(日语:安東氏)在应永7年(1400年)、嘉吉或享德年间(1441年至1454年)时建成,道南十二馆之一,日本国史迹,指定面积为82.322平方米。
德山馆位于海岸线以北以及福山城西北偏北约500米处的半岛状台地,坐北向南,东西长200米,南北长400米,相对高度55米,面积达3万3千平方米左右,分为大馆和小馆,小馆在前,大馆在后,小馆长100米,宽30米,三面均是悬崖,与大馆之间有宽8米,深5米的空堀,大馆则长300米,宽200米,东面隔住Bakko泽(バッコ沢)是德山大神宫(日语:徳山大神宮),西面隔住悬崖是福山馆北郭阿吽寺,隔住小馆泽则是西馆,南面是正门、桥以及大松前川,北面是胜军山山脊,两者之间有宽15米,深7米的空堀。此外,大馆和小馆的主要部分均设有围栏,也出土了石镞(日语:石鏃)、擦纹式土器、洪武通宝、擂钵(日语:すり鉢)、青花瓷碟和青瓷碎片等等,推测小馆本来是茶志(日语:チャシ),大馆则是住处。
根据《新罗之记录(日语:新羅之記録)》记载,安东盛季(日语:安藤盛季)在嘉吉3年(1443年)不敌南部义政(日语:南部義政)而败走十三凑(日语:十三湊),从柴崎馆逃至虾夷地,然而根据《满济准后日记(日语:満済准后日記)》记载则是永享4年(1432年),《日本城郭大系(日语:日本城郭大系)》也支持这个说法。其后,根据《下国伊驹安陪姓家谱》记载,盛季定居于松前,《北海道大百科事典》认为他曾经利用大馆,《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日语: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也推测他曾经居住于大馆,并且指出在这之前安东氏(日语:安東氏)便已经派遣代官(日语:代官)前往虾夷地,因此推测大馆作为代官的居馆可能早就建成,对此《日本城郭大系》虽然表示安东氏确实有派代官前往虾夷地,但是实际的时期和地点却不明,不过由于安东氏在东北地方唯一一支水军设于柴崎馆,而其以北40千米处便是松前,因此大馆作为代官的居城地有其在地理上的意义。关于大馆的建造时期,《日本城郭大系》认为是应永7年(1400年),《日本城郭全集》则推测是嘉吉或享德年间(1441年至1454年)。
其后,盛季在松前死去,其子安东康季(日语:安藤康季)在收复津轻时于阵中死去,其孙安东义季(日语:安藤義季)则战死于鼻和郡(日语:鼻和郡)大浦乡根仓馆或狼仓馆(现青森县弘前市新法师(日语:新法師)高馆山或高馆山西北面两千米,新法师以西),导致下国安东氏宗家在享德2年(1453年)一度断绝,翌年田名部(日语:田名部町)(下北)安东氏的安东太政季(日语:安東政季)继承下国安东氏。康正2年(1456年),政季应凑安东氏的安东尧季(日语:安東惟季)的邀请前往秋田小鹿嶋(现秋田县男鹿市),尧季同时也将桧山地方分给政季,在政季前往小鹿嶋前,他将大馆交给安东定季(日语:安東定季),并且以相原政胤为副将。康正3年(1457年)5月,两人在胡奢麻尹之战爆发时虽然驻守于大馆,不过最终不敌,道南十二馆中有十馆均失守。其后,在武田信广(日语:武田信広)的活跃下,成功收复大馆。
定季死后,由其子安东恒季(日语:安東恒季)继任家督,不过由于他为人暴戾且施行恶政,家臣便暗中向宗家桧山安东氏上报。明应5年(1496年)11月,安东氏派兵逼使恒季自尽,将大馆交给原本辅佐于恒季的相原季胤,并且以村上政义为副将。永正10年6月27日(1513年7月29日),大馆失守,季胤和政义均自尽身亡,《日本城郭全集》引述《北海道史(日语:自治体史)》指虽然《新罗之记录》没有记载攻打大馆的是何人,不过由于翌年蛎崎光广(日语:蠣崎光広)父子移居当地,而且几经辛苦才被安东氏接受,因此推测攻打大馆的是蛎崎光广。另一方面,《日本城郭大系》、《北海道大百科事典》、《日本历史地名大系(日语:日本歴史地名大系)》、《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均认为大馆是遭到虾夷攻击,其中《日本城郭大系》和《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同时提到存在此事是由光广策划的说法,另外松前町则指攻打大馆的是阿伊努族。
永正11年(1514年)3月,光广和其子蛎崎义广(日语:蠣崎義広)率领约180艘船抵达大馆,并且将地名改成德山,根据《松前家记(日语:松前家記)》记载,他修建大馆,并且将其易名为德山馆。其后,蛎崎氏为了成为安东氏在虾夷地的代官,让家臣前往汇报,寻求安东氏承认其大馆城主的地位,最终几经辛苦才得到安东寻季的承认,成为道南统治者的蛎崎氏顺利成章地将道南各馆的馆主编入作为其家臣。翌年,光广在德山馆暗杀庶野訇峙兄弟(日语:ショヤコウジ兄弟の戦い),义广则在大永8年或享禄元年(1528年)杀害入侵德山馆的虾夷。天正17年(1589年),松前盛广(日语:松前盛広)的居室起火,导致德山馆内的主要部分被焚毁,根据《福山秘府(日语:福山秘府)》记载各种武器和财宝均也都付之一炬。其后,虽然德山馆地势险峻,不过周遭的丘陵还稍为再高一些,导致德山馆容易暴露于敌人的视野内,在对用弓箭的阿伊奴族虽然尚有余力,不过由于当时已经开始引入火器,射程也因此大幅增加,德山馆的位置就反而成为致命的缺点。因此,庆广便决定在靠近海边的福山另建城池,同时以便进行贸易。庆长5年(1600年),松前氏开始动工兴建城池,并且在庆长11年(1606年)迁移至该处,即福山馆,德山馆也随之废馆(日语:廃城),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而被当成是秘密要塞保存至今。1977年4月5日,德山馆以“大馆迹”的名义获指定为日本国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