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斯科特站

✍ dations ◷ 2025-02-24 23:10:54 #韦斯科特站

韦斯科特站(英语:Westcott railway station)是位于英国东南部白金汉郡韦斯科特(英语:Westcott, Buckinghamshire)的车站,主要服务邻近村落及沃德斯登庄园。车站在1871年由第三代白金汉和钱多斯公爵(英语:Richard Plantagenet Campbell Temple-Nugent-Brydges-Chandos-Grenville, 3rd Duke of Buckingham and Chandos)兴建,用于货运铁路,运送货物进出其房屋,并于库艾顿路(英语:Quainton Road)连接艾尔斯伯里及白金汉郡铁路(英语:Aylesbury and Buckingham Railway)。在1872年,布里尔镇(英语:Brill, Buckinghamshire)居民组成的游说集团成功游说让车站提供客运服务,并把铁路延长至布里尔站,建设布里尔铁路(英语:Brill Tramway)。

铁路以低成本建造,使用低质素铁路机车导致行车速度慢,限制最高时速5英里(8千米)。铁路曾于1890年代计划延长到牛津,但后来没有实现。1899年,大都会铁路公司接管铁路营运权。

1933年,大都会铁路公有化,加入伦敦地铁网络,成为大都会线。韦斯科特站成为此线的一个车站,距离伦敦市中心超过40英里(64千米)。但是,由于伦敦乘客运输委员会(英语: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Board)认为设立该站未能盈利,因此该站连同布里尔铁路在1935年11月30日关闭。车站大楼及其旁边的建筑是布里尔铁路除库艾顿路站(英语:Quainton Road railway station)外,唯一保存的建筑。

于1868年9月23日,艾尔斯伯里及白金汉郡铁路(英语:Aylesbury and Buckingham Railway)启用,在艾尔斯伯里连接大西部铁路;并在维尔尼交汇站(英语:Verney Junction railway station)与大学线交接。1894年9月1日,伦敦大都会铁路伸延至艾尔斯伯里,其后连接艾尔斯伯里及白金汉郡铁路。

理查·坦普尔-纽金特-布里奇斯-钱多斯-格伦维尔,第三代白金汉和钱多斯公爵(英语:Richard Plantagenet Campbell Temple-Nugent-Brydges-Chandos-Grenville, 3rd Duke of Buckingham and Chandos)一直对铁路有兴趣。在1852年至1861年间,他担任伦敦及大西北铁路的总裁。1870年代早,公爵决定兴建轻轨铁路连接他在白金汉郡的房产与艾尔斯伯里及白金汉郡铁路,以运送货物。铁路线的第一期,即沃顿铁路(Wotton Tramways)在1871年4月1日启用,铁路在库艾顿路启程,经过沃顿镇,最后以金斯伍德的侧线为终点。铁路卡车由马匹拉动,所以铁路以梁木路建造,防止它们绊倒。

后来,布里尔镇(英语:Brill, Buckinghamshire)的居民发起游说运动,请求将铁路延长至该镇,并提供客运服务。1872年夏天,沃顿铁路易名布里尔铁路(英语:Brill Tramways),每天有两列客货混编列车行走。公爵购入艾威林及波特工厂(英语:Aveling and Porter)制造的牵引机,并改装为铁路的机车,最高车速为时速13千米,但由于铁路建造质素不佳,速度限制至时速8千米。

公爵于1889年逝世,其财产受托人在1894年创立牛津与艾尔斯伯里铁路公司,打算把铁路线再延伸至牛津,后来没有成事。1899年12月1日,伦敦大都会铁路公司租借布里尔铁路,惟业权不变。

韦斯科特站位处库艾顿路(英语:Quainton Road railway station)东面2.4千米,相隔两个车站。此车站有一个月台及小型的木造车站大楼,处于韦斯科特村之正南方,村落在车站启用时,住有约150人。原本这站名为“韦斯科特侧线站”(Westcott Siding),启用不久更名“韦斯科特站”(Westcott)。最初,车站的木造月台采用低地台设计,方便货物上落;1899年铁路交予大都会铁路公司管理时,布朗·马沙尔(英语:Brown, Marshalls and Co. Ltd.)客运列车投入服务,有见及此,部分月台区域升高,配合列车车门的高度。

然而,铁路受制于低质素机车和颠簸的铁轨,列车行驶速度很慢,于1882年,列车从库艾顿路行至韦斯科特需时20分钟;从韦斯科特驶至布里尔则需时50分钟。

于1872年至1894年间,韦斯科特站每天有两列客运列车驶经停站,来回两个方向;1895年至1899年间,班次增至每天3列;1899年大都会铁路公司接管铁路,班次更增加到每天4班。艾尔斯伯里及白金汉郡铁路接手铁路后,曾进行铁道改善工程,列车从韦斯科特行驶到库艾顿路及布里尔所需时间分别减至13分钟和28分钟。

客运列车一般只在平日服务,惟1903年到1922年间的列车亦在星期日服务。韦斯科特村本身规模不大,费迪南德·罗斯柴尔德(英语:Ferdinand de Rothschild)拥有的沃德斯登庄园占有车站一定客源。

虽然韦斯科特站使用频率和人数不高,然而这站平常有人值班;其工作包括维护月台上的油灯与管理平交道口之栏杆。车站职员与服务铁路线的人一样,合同上规定需要“致力为铁路服务工作、准时在值班时间上班和避免使用不雅用语”。值班职员在车站旁边有一间房子,由公爵兴建,故屋上有“B&C”(即“白金汉和钱多斯”)题字。

韦斯科特站以南方向有一座煤气厂,在1889年启用,主要为沃德斯登庄园等建筑提供电源。车站与煤气厂之间有支线连接,铁轨韦斯科特村南面道路平行。1926年煤气厂关闭,以邻近另一个电厂取代,最后支线被拆除。

1933年7月1日,大都会铁路公司连同伦敦其他地下铁路路线公有化,作为伦敦客运交通委员会的一部分。韦斯科特站虽然距离伦敦市43英里(69千米),却是伦敦地铁网络期中的车站。同时间开始,布里尔铁路获得亏损。货运数量逐渐减少,与大都会铁路其他车站不同的是,使用此站的人数非常少;1932年全年只有1560客运量,且收入仅有27英镑(2021年的1,800英镑)。

弗兰克·皮克(英语:Frank Pick)认为艾尔斯伯里至布里尔镇的铁路收入少,未来发展空间不大,而结束营业可节省2000英镑(2021年的136,400英镑);同时,伦敦铁路交通部决定停止艾尔斯伯里站以后的铁路服务。1935年11月30日,布里尔铁路开出末班车(日语:終電),并于翌日关闭。

铁路给予伦敦乘客运输委员会的租赁期结束后,管理权归回牛津与艾尔斯伯里铁路公司,由于公司没有足够资金,未能自行运营铁路线。因此,在1936年4月2日,铁路基础建设拍卖出售。最便宜的车站标志和油灯仅以1先令(英语:Shilling (British coin))出售,车站大楼以305英镑(2021年的20,400英镑)售出。

从1936年7月6日起,大都会铁路列车停止艾尔斯伯里以北之铁路服务;伦敦及东北铁路继续维尔尼交汇站经库艾顿路,直至1963年3月停止。现时车站并找不到铁路线的痕迹,但车站大堂仍然可在现私人住宅的后花园找到,上面写有“Westcott”一字。

相关

  • 遗传性代谢缺陷遗传性代谢缺陷(英语: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除了制造出营养外,如果身体未能将食物其他部分成功代谢成为可以从排泄器官(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排汗系统、呼
  • 凯洛诉新伦敦市案凯洛诉新伦敦市案(Susette Kelo, et al. v. City of New London, et al.),545 U.S. 469 (2005),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一起关于政府是否可以经济发展为理由征用私有财产并转
  • 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英语: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缩写: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
  • 冷阴极荧光灯用逆變器冷阴极灯管逆变器(CCFL inverter)是一种为冷阴极萤光灯(CCFL)提供驱动电源的设备。常用于廉价轻巧的电器设备。设计时应严格匹配电气参数以确保符合CCFL的额定电压。逆变器(inver
  • 米歇尔·伊达尔戈米歇尔·伊达尔戈(法语:Michel Hidalgo,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
  • 国服 (开元礼)国服是大唐《开元礼》中所规定四夷之君朝见中国天子所服的本国服饰,谓“蕃主服其国服”。汉唐藩属体制中,边疆民族首领存在着定期朝见唐朝皇帝的所谓“朝集”制度。无论是外国
  • 大卡通数据库大卡通数据库(英语:The Big Cartoon DataBase,缩写:BCDB)是一个包含动画卡通、动画电影、动画剧集和漫画短片的在线数据库。
  • 漆世贵漆世贵(1937年3月-),男,四川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埃斯特的玛丽亚·贝亚特丽切埃斯特的玛丽亚·贝亚特丽切(意大利语:,1750年4月7日—1829年11月14日),奥地利-埃斯特大公夫人,摩德纳公爵埃尔科莱三世·埃斯特的女儿。1771年,玛丽亚·贝亚特丽切与奥地利女大公
  • 南徽北晋南徽北晋指的是明朝时期在山西的晋商和徽州的徽商的称呼。明朝时期,晋商以其雄厚的财力于徽商一同执商界之牛耳。所以有“南徽北晋”之说。晋商,即山西省籍的商人又称“山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