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顺帝

✍ dations ◷ 2025-08-14 11:19:28 #115年出生,卒年不详,东汉皇帝,汉安帝皇子,入祀历代帝王庙景德崇圣殿,刘姓,古代幼君,墓穴遭捣毁者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东汉第八位皇帝(125年12月16日—144年9月20日在位),其正式谥号为“孝顺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顺帝”。汉安帝和宫人李氏之子。

刘保出生后,生母李氏就被皇后阎姬毒杀。

刘保从小学习孝经章句,很得邓太后欣赏,认为他可以继承大统。永宁元年(120年),身为汉安帝独子的刘保被立为皇太子。

延光三年(124年),刘保生病,来到汉安帝乳母王圣家居住。当时王圣宅邸刚完成不久,刘保乳母王男、厨监邴吉认为不祥,反对太子刘保前去居住,于是与王圣等人爆发激烈争吵。王圣等人大怒,于是联合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诬陷太子刘保的乳母王男、厨监邴吉。两人被杀,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人惧有后祸,遂与樊丰、江京、汉安帝皇后阎姬共同构陷太子刘保。汉安帝召集大臣议论,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廷尉张皓等反对,汉安帝派人威胁反对废太子的大臣,最后只有来历坚决阻止汉安帝废太子。汉安帝大怒,下令罢免来历的官位,并立即废太子刘保为济阴王。来历不服,纠集11位官员和百姓上书喊冤,汉安帝不为所动。

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汉安帝丧葬期间,阎皇后等不让刘保上殿靠近棺材,刘保悲伤吐血,餐粥不食。刘懿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阎显等认为先前不立刘保,现在如果立他为帝,刘保会怨恨我们。于是禀告阎太后,继续让诸侯王子来京师挑选继承人。宦官王康、孙程等19人看不下去,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11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19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同时阎太后党羽也被罢黜。阎太后被幽禁离宫,但顺帝拒绝了陈禅等人以无母子之情为由废太后的提议,仍尊奉阎太后直至其去世。

汉顺帝虽本为太子,但他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顺帝本人则温和但是软弱,无法阻止宦官与外戚专政的局面。

后来宦官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冀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东汉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

建康元年(144年)9月20日,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10月26日,葬于汉宪陵。汉顺帝安葬当年,宪陵就被盗贼盗掘。

顺帝死后谥号孝顺皇帝,庙号敬宗,后于汉献帝初平元年因其无功德故除去庙号。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外汇外汇主要是指外国货币,同时还包括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结算衍生出来的比率就叫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是: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
  • 《研究著作法案》研究著作法案(英语:Research Works Act), 又称 H.R. 3699, 是一项美国的法案。该法案于2011年12月16日由议员Darrell Issa (R-CA) 提交美国美国众议院,并由Carolyn B. Maloney (
  • 感叹词感叹词是用于表达各种感情的词。它与后面句子的其余成分无语法联系。现代汉语的感叹词有“啊”、“哎呀”、“天呀”等。例: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感叹词有“呜呼”、“嗟夫”、“
  • 形式形式可以指:
  • 乳房发育乳腺发育主要是在出生后,在青春期时,女性乳腺中会形成小管及分支,这建立了从乳头开始,类似树的网络。在发育时,乳腺上皮细胞持续的产生,由少见的上皮细胞维护,配成了乳腺祖(mammary
  • 铬族固体、 液体、 气体6族元素(常称铬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6族(ⅥB 族)的元素,位于5族元素和7族元素之间。6族元素包含铬(Cr)、钼(Mo)、钨(W)、
  • 御雇外国人御雇外国人,或称外籍讲师,是指日本在幕末至明治时代时为了赶上西方国家脚步,而大量公聘的外国籍顾问,其受雇后协助日本发展经济、工业、制度等学问(殖产兴业)。明治维新的成功,御雇
  • γ衰变γ衰变,又称伽马衰变是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反应时放出伽马射线。由于此衰变不涉及质量或电荷变化,故此并没有特别重要的化学反应式,但仍可著量写成:以星号代表某物质 的活
  • 藩 (日本)藩是日本江户时代幕藩体制对于将军家直属领地以外大名领国的非正式称呼;这些领国源于日本古代封建体系,经过战国时代的兼并,于江户时代形成了276个地方分权单位,直到1871年明治
  • 陈品山陈品山 (英语:Peter Pin-Shan Chen,1947年1月3日-),是建立实体联系模型的计算机科学家。1947年出生于台湾台中,1964年毕业于台中一中,为光复后第25届毕业生。1968年,陈品山于国立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