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

✍ dations ◷ 2025-04-04 11:37:55 #兰屿
坐标:22°03′24″N 121°31′57″E / 22.0567358°N 121.5324732°E / 22.0567358; 121.5324732兰屿(达悟语:Irala),位于台湾东南方外海上,行政区划上为台东县兰屿乡所管辖,四面环海,因其岛上独有的达悟族地土风俗与自然景点,远近驰名。兰屿最早的名称为达悟语“Ponso no Tao”,意思是“人之岛”;现普遍采用“Irala”,意思是“海”。汉人最早以闽南语音译红头屿(白话字:Âng-thâu-sū)或红豆屿(白话字:Âng-tāu-sū),日治时期以后固定红头屿之名。1947年因岛上盛产蝴蝶兰而改名。西方国家早年称兰屿为“Botel Tobago”(译为煙草島)。目前有些英文网站与电子地图称它为 “Koto island”(源自Kōtō,‘红头’的日语(こうとうしょ)音)或是“Orchid Island”(意为兰花之岛,此即兰屿的意译)。另外阿美族人称兰屿为Futud,撒奇莱雅族人叫它做Butud,卑南族人称它做Butrulr,而布农族人则称之为Pangkalkalan。1644年,荷兰人派兵登陆兰屿探勘。1645年,荷兰人二度派兵登陆兰屿探勘。在康熙雍正时期(1720年代)成书的《台海使槎录》(作者黄叔璥)赤嵌笔谈卷一中已有“沙马矶头之南,行四更至红头屿,皆生番聚处,不入版图”的记录,显示1720年代清人已得知红头屿,但尚未收入清帝国版图。在卷七中则有对岛上原住民的介绍,“红头屿番在南路山后;由沙马矶放洋,东行二更至鸡心屿,又二更至红头屿。小山孤立海中,山内四围平旷,傍岸皆礁,大船不能泊,每用小艇以渡。山无草木,番以石为屋,卑隘不堪起立。产金,番无铁,以金为镖镞、枪舌。昔年台人利其金,私与贸易;因言语不谙,台人杀番夺金。后复邀琅峤番同往,红头屿番尽杀之;今则无人敢至其地矣。”显示最晚至康熙末年,已有在台汉人与达悟族人贸易,并发生纠纷杀人事件,引起达悟族反扑杀汉人,导致汉人不敢前往。1877年(清光绪3年),恒春知县周有基将红头屿(兰屿)并入清帝国版图,隶属恒春县。1895年,因被包括在马关条约中,第二款第二项“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的范围内,成为大日本帝国殖民地。殖民政府禁止一般人进入兰屿内开发,并设立研究区。1897年,日本人鸟居龙藏第一次入内探勘,称居民“yami”(雅美),这是达悟族以前被称为雅美族的由来。1903年,美国本杰明号船只遇飓风漂流到兰屿,双方起了误会而发生冲突。后来日人在兰屿设立驻在所,此为国家体制机构进入兰屿之始。1923年,日人在红头设立蕃童教育所(今兰屿国小)。1932年,在东清设立蕃童教育所(今东清国小)。1940年,台湾总督府强行征调雅美族人修建红头屿测候所(今兰屿气象站),于1941年竣工。194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红头村成立兰屿地区警备指挥部,简称“兰指部”。1958年,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成立兰屿农场,为安置军中过剩人力。征收33笔计240.19公顷土地,占兰屿约三成的土地。兰屿农场为统称,其下分为定屿、椰油、荣民、翠微、中兴、复兴、龙门、介寿、天山等农场、新庄、或新村,收容荣民、一般重刑犯。这十个“管训农场”收“有案荣民”;次年还由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职业训练总队代管,收一般重刑犯。也就是说,这些占地广大的“农场”,其中关的“队员”都是在台湾本岛遭判重刑的犯人,而被称做“场员”的管理者是有案在身的退伍军人—这些“励德班”里全都是被强制劳动监禁的。这样的凶恶之徒一度高达数千人,比岛上的达悟人还多。他们常在晚上跑出来,到部落里面随意抢夺百姓的东西。场方又带来一堆黄牛来放养,常常散落到达悟人的水芋田,践踏农作物;到蕃薯田吃地瓜叶。虽然日日都有达悟人去军方的兰屿警备指挥部申诉,然而有权又有枪的,并不听达悟人的苦情。1960年,渔人、红头村兴建示范住宅十栋。1967年,兰屿撤除山地管制,正式对外开放。1974年,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原能会)展开“兰屿计划”,计划于兰屿隆民地区设立核废场。1981年,兰屿贮存场于1981年成立之后,早期系由原能会之放射性待处理物料管理处经营管理,惟于1990年7月台湾电力公司依据行政院颁布之“放射性废弃物管理方针”接管该场之经营,原能会则负责安全监督工作。直到现在在岛上居民仍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1990年,兰屿农场裁撤,但当年征收之土地未进一步处理及交拨而任其荒废。 1996年,达悟族人因怀疑台电运料船夹带高放射核废料而发动激烈抗争,停运任何核废料至今,目前台湾核电厂产生的低阶核废料,都暂时贮存在各电厂中。2002年1月17日立法院通过,2月6日陈水扁总统公布《离岛建设条例》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兰屿地区住民自用住宅之用电费用应予免收”,其立法理由是:“增订但书兰屿地区用电费用免收的规定,系基于达悟族人特别牺牲而给予的合理补(赔)偿。”2012年8月,天秤台风有二度经过台湾东南海域,对绿岛、兰屿造成严重灾情。以兰屿灾情而言,由于水电中断,加上岛上唯一超市、加油站全被扫平而消失,出现无法供油、缺粮、通信中断等灾情,并还有消防队因为被土石挡道,无法出动救援车辆前往救灾,信用部与杂货店也都有毁损。在兰屿的海陆交通方面:开元港积满残骸,港内渔船毁损或被漂流到港外海域,甚至于有渔船被海浪给冲上岸;环岛公路全布满巨岩礁石挡道,还有路基掏空、坍方等路阻状况;兰屿航空站的跑道全被漂流木、礁石挡道,还有部分路基有被掏空的现象,使得航空站得关闭进行清理与抢修,造成二天无法正常营运。兰屿位于西太平洋位置,在台湾本岛(达悟语称做Ilaod)的东南方,在绿岛的南方,南临巴士海峡与菲律宾之巴丹群岛遥遥相望。巴丹群岛最北端的雅米岛,距离小兰屿99千米。即东经121度5分,北纬22度间。面积有48.3892平方千米,热带地区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年雨量常在3,000毫米以上,年降雨日数达224天。兰屿为火山岛地形,最高点红头山海拔548米,大部分为山地,岛上丘陵绵亘,溪流分歧,只有沿海部分为平地、海岸线曲折,热带林木遍布。兰屿的地质以角闪石的安山岩质熔岩及玄武岩质的集块岩为主。受到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兰屿正以每年八厘米的速度旋转、移向台东,约120万年后就会在台东县台东市位置连接,成为海岸山脉的一部分。兰屿与台湾本岛不同, 是全台湾唯一被归类于热带雨林气候的地区。年温差小, 终年气温温和但潮湿多雨, 同时也是全台湾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之一。山区与平地平均温差3到4度(气象站设置于标高324米的山丘上,因此气温较低),山地年平均温度约23度,平地年平均温度约26度,冬季气候温和潮湿,夏季炎热多雨。根据考古与语言学的理论,认为南岛语族的扩散是由台湾经兰屿、巴丹岛,到达菲律宾,再由东南亚岛屿迁往大洋洲。达悟族(雅美族)人虽然在语言与文化上与巴丹岛人相似,但在遗传上,达悟族人却更相近于台湾原住民。日治时期,兰屿被称做“红头屿社”,下辖7个小字。历经战后整并,现有4个行政村,六个部落:日本学者移川子之藏于19世纪考据,兰屿和巴丹两边居民的礼仪、穿着、藤帽、发型等特征,及主食、烹饪方法与民俗语汇,都极相似,研判属同一族群。美国人类学者Dezso Benedek更从两地墓葬都采“瓮棺葬”,认为两地应有共同起源,只因后来兰屿与巴丹被划为两个国家而被迫分隔。兰屿第一位博士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所博士生董恩慈说16世纪以来,巴丹群岛历经西班牙、美国、菲律宾治理,西化程度较高,兰屿则相对位处台湾外海边陲,保留较多传统文化。兰屿人口现约有5157人,居民多为原住民达悟族,约4303人。原住民由巴丹岛移民至此有数百年的历史,今日两方语言仍能沟通,时有交流活动。岛上原住民制作拼板舟,并在春夏季节出海捕飞鱼,亦称为“飞鱼季”。有“飞鱼的故乡”之称。岛上生物数量分布约有以下几类: 哺乳类动物约有9种,爬虫类动物约有17种,两生物类动物有3种,鸟类约有101种,昆虫的种类超过400种 常见或稀有之岛上生物每年三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为旺季,其余东北季风强盛的冬天为淡季。旺季每日均有上午与下午两航次定期船班,分别从台东富冈与垦丁后壁湖出发往返兰屿。淡季垦丁后壁湖航班不行驶,台东富冈航班每周两天早上下午来回一航次。而自从2013年冬季起,兰屿乡公所补助台东富冈渔港航班于淡季亦固定行驶,自此全年均有固定船班行驶于台东兰屿间,唯因天候或台风等因素,每日开航状况仍以船公司讯息为主。连假期间如元旦、春节等,视情况加开班次。目前共有两家船公司营运兰屿航线。不定期的渡轮海运航线分别往来垦丁、台东、绿岛,多为旅行团包船并开放余票供一般民众搭乘,预订乘客满80人即开船。。巨龙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之“巨龙”货轮、“龙春”货轮,每周定期行驶两次(同船经营每周台东-绿岛、台东-兰屿各往返两次)及新发航运所有之“大发壹号”货轮,每周不定期行驶,主要承揽货物与车辆运送。目前仅兰屿机场与台东机场间设有每日定期航线。4月至10月每周一、五、六、日,台东-兰屿每日往返计16班,每周二、三、四,台东-兰屿每日往返计14班。11月至3月台东-兰屿每日往返12航班。营运者为德安航空,使用19人座DHC-6型飞机。兰屿机场的起降标准是能见度5000米或云幂高1500呎。座位少,班次亦少,旺季时班班客满,不易买到机票。兰屿乡公所经营之大型客车,每日行驶岛内两班次。绝大部分登岛旅客以租用岛上汽机车或脚踏车为主,亦常见旅客自行携带脚踏车搭船前往。因“台东县离岛第四期104-107年离岛综合建设实施方案期末报告书修正法”,而有了兰屿特定区开发计划。兰屿特定区计划草案内容包括环岛公路拓宽、新旧港合并工程、传统屋修缮等多种建设,但并未有“划定区域”,此外中央主管单位并未编列预算、经费施行进度为停滞状态,目前台东县政府虽有持续与当地居民沟通,但计划一直更改且未达成共识。若推动次此一建设,将会造成兰屿居民及外来客间文化冲突,大量外来客的涌入将造成环境冲击与资源消耗、消费模式改变,而在开发之时也未与当地居民做良好沟通。

相关

  • 老年老年(英语:old age),一般指生物的生命周期一个阶段,即中年到死亡的一段时间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
  • 忧郁型抑郁障碍忧郁型抑郁障碍,表现为患者对绝大多数或者所有活动失去兴趣,对于愉快的刺激失去反应,抑郁心境且比丧恸或失去亲人更严重,在早上情况更差,早醒,精神运动性阻滞,体重迅速降低(注意与神
  •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李时
  • 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英语: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是一类以化学结构命名的药物,主要用作抗抑郁药。TCA最早于1950年发现,于1950年代见于市场。带有四个环的四环类抗抑郁药(Te
  • 顶烘炙烤是烹调方式的一种,使用干燥热源加热食物表面。炙烤通常使用显著大量的直接辐射热,以期快速烹调食物。炙烤由于使用辐射热源,食物只有一面会受热,因此必须翻转食材以均匀加热
  • 莫里斯·拉威尔约瑟夫-莫里斯·拉威尔(法语:Joseph-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生于法国南部靠近西班牙的山区小城锡布尔,1937年在巴黎逝世时,已经是法国乐
  • 威廉·约翰森威廉·约翰森(丹麦语:Wilhelm Johannsen,1857年2月3日-1927年11月11日),丹麦植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以发明“基因”、“表型”、“基因型”等术语而知名。1909年出版有
  • 阿蒙涅姆赫特四世阿蒙涅姆赫特四世(英语:Amenemhat IV),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的国王。他短暂的统治相对和平,曾派人到西奈探险。他过世后,十二王朝逐渐衰弱。
  • 北德克萨斯大学北德克萨斯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经常通称为北德大,缩写为UNT)是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北部登顿市的一座大规模州立综合大学。北德克萨斯大学设有自己的法学院和医学
  • 分离板块边缘分离板块边缘(divergent boundary)又称张裂型板块边界,是地壳由于张力作用向两侧扩张延伸,地幔上部经熔融作用冒出产生新的岩石圈。这个地区成为大陆的末端,最终形成大洋盆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