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尔泰语系
✍ dations ◷ 2025-09-02 12:52:59 #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英语:Altaic languages),别译阿勒泰语系,是一个按照语言系属分类方法所划分的一组假说性语系,主要将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划为一个语系,有时朝鲜语、琉球语、日语与阿伊努语也会被归类在其中。这个语系主要分布在北纬35度以北的亚洲以及东欧地区,活动区域大致在日本至土耳其之间,包括60多种语言。这个语系的名称来自中亚的阿尔泰山脉。现今多数比较语言学家认为这个假说并不成立,但这个假说仍有少数学者支持。这个假说最早于18世纪提出,在1960年代被语言学界广泛接受,并编入教科书与百科全书中。在1950年代开始,许多原本被认为是同源词的单字被发现并非同源,蒙古语与土耳其语也被发现是趋同演化,而不是由同一祖语演变为不同方言,语言学者开始认为这个假说的证据不足。反对者认为,这几个语族之所以会有很大相似,是来自于族群间的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历史结果。最早,这个假说将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归纳为一,认为有相同起源。后来学者提出“阿尔泰超语系”(Macro-Altaic family),将朝鲜语、日语也包括其中,但这个假设长期有着争议。此外,也曾有语言学家将其和乌拉尔语系划分为一组语群即乌拉尔-阿尔泰语系。谢尔盖·阿纳托利耶维奇·斯塔罗斯金与其他语言学者,致力于重建原始阿尔泰语(Proto-Altaic language)。阿尔泰语系中包括了66种活语言,加入琉球语、日语与朝鲜语的超阿尔泰语系则包括了74种。一些古代语言,如中古蒙古语、古朝鲜语与古日语通常不被计算在内。有个别学者认为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有发生学关系。例如,内蒙古教授Mang Mulin发现了蒙古语以及汉语一起有三千多个词汇。再说,突厥语族也相似汉语:土耳其语的sui类似汉语的水shui。另外,阿尔泰语系的tengri相似汉语的天tian(腾格里信仰)。1730年瑞典军官 Philip Johan von Strahlenberg 依语言间的相似性将语言分类,其中包含一些后来被归入阿尔泰语系的语言。1844年 Matthias Castrén 首先提出了阿尔泰语系,除了包括突厥、蒙古和通古斯语,也纳入后来成为乌拉语系的萨莫耶德语族与芬兰-乌戈尔语族。在大半的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期,阿尔泰语系或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概念流传广泛。近年来,亦有语言学家不再支持此假说,认为突厥、蒙古和通古斯是三个无亲缘关系的语族,其间的相似是长期接触的结果 ,而将“阿尔泰语言”视为一个语言联盟。无论这些是同源关系的证据还是民族交流的结果,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的具有不少共同特征,例证如下:参见:中国语言列表#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系的存在与否,至今依旧有争议,有的语言学家认为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三种语族之间没有同源关系,这些反对阿尔泰语系的学者认为,这些语族虽然有许多相同的语法特点和共同词汇,但是这些是因为民族长期接触,互相融合而产生的,是借用的结果,而并不是原始语遗留下来的原始特征。一般认为是蒙古语借用突厥语的词汇和语法形态。目前这个问题还在议论之中。另外关于日语、朝鲜语是否属于该阿尔泰语系也造成了很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若将日语、朝鲜语划开出阿尔泰语系能客观的减少此语系存在的争议。学界普遍认为日语跟琉球语共属于某一个语系。如果此二语不并入其他语系,就独立为日本-琉球语系 。但是朝鲜语、日本-琉球语系的系属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基本上可以有四类的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朝鲜语、日语、琉球语即使属于阿尔泰语系,也只能在阿尔泰超语系假说(Macro-Altaic theory)上成立,因为朝鲜语有着一些阿尔泰语系的语言特征,而日语跟朝鲜语又有着不少类似之处。但朝鲜语、日本语、琉球语均缺少人称后缀,如通古斯语(赫哲) Mini bithe-i 我的书,Bi mini bithe-we-i hvla-i.我读我的书。 bithe-we-i中的we是受格后缀,而i是第一人称领属后缀。hvla-i中的i为动词第一人称后缀。蒙古语 Teguu-d-mini og.给我弟弟。d为与格后缀,mini为第一人称领属后缀。朝鲜语的这三个语言特征为该观点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但由于朝鲜语跟阿尔泰语系的其他语言之间的同源词汇非常少(日语无),所以反对该观点的学者一般都以此作为反驳的力证。关于元音和谐,这种语言特征也并非阿尔泰语系的专利,阿尔泰语系周边,北亚楚科奇-堪察加语系的楚科奇语,东亚藏缅语族的景颇语、羌语也存在或残留着元音和谐现象,而非洲尼日尔-刚果语系的许多语言,包括多威语、伊博语和许多班图语族的语言,亦有着以舌根位置为基础的元音和谐的现象存在。而黏着语的特征更不止阿尔泰语系特有,在世界其他语系中均广泛存在着,欧洲北亚的乌拉尔语系,印度的达罗毗荼语系,广布亚、澳、非三大洲的南岛语系等等均是以黏着语为主体的语系,紧邻阿尔泰语系的藏缅语族也是由黏着语和退化的黏着语构成的语族。第二类观点认为日本-琉球语系跟朝鲜语共属于一个新的语系。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日本语的文法与朝鲜语的文法都是使用主宾谓序列(其他阿尔泰语系各语言也均属于此结构),且两者历史上又共同受过古汉语的强烈影响。因此有学者认为日本-琉球语系跟朝鲜语是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混合的新语系。但是日本-琉球语系跟朝鲜语之间同样缺乏同源词也成了异议的学者们反驳该观点的力证。第三类观点认为日本-琉球语系跟朝鲜语一样,都是孤立语言,而它们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语系都没有关联。持该观点的学者们以“同源词问题”支持该观点。第四类观点认为日本-琉球语系应当归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主要以西田龙雄为代表的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日本语的语序与缅甸语等绝大多数藏缅语(除克伦语和白语外,这两种语言据悉分别受到主谓宾的泰语和汉语影响,成了主谓宾语序)相同,而且日本语固有词中也有与缅甸语及中国南方方言近似的词汇,甚至在音韵上也有好些类似之处,因而主张日本语应归属藏缅语族。但是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日本与藏缅语民族地区之间路途遥远,中间还隔着南岛语系和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地区,故此观点大多未加以重视。然而,有些学者提出应当以民族迁徙历史来看待此说,他们说:虽然今天的民族分布看起来日本和藏缅语族相隔甚远,但是在商周时期,一些藏缅语族、南支古亚洲族(鸟田)和南岛语族混合,并且在汉藏(周)民族强大的压力下以其航海技术沿岸北上或南下透过朝鲜半岛南部进入九州岛定居。当时,通古斯族(阿尔泰语系)尚在蒙古高原东北部与北支古亚洲族(今楚科奇和朝鲜族之北方族源)竞争,故此说法极有可能。除了上述四类观点以外、还有学者认为日本-琉球语系应当属于南岛语系,日本-琉球语系与南岛语系在构词上有着类似之处,然而同阿尔泰语系一样缺乏同源词。近来有人提出在阿尔泰语系之下构建新语族(韩日-琉球语族)并且将朝鲜语、琉球语以及日语都归入该语族之内。该观点显然是第一类与第二类的混合观点、但是持该观点的人依然需要面对“同源词问题”。
相关
- 失调共济失调(英语:Ataxia)是指缺乏规律,或者为笨拙,为一种神经疾病上的特征。失调可以广泛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任何其中一环出状况所表现的病征,例如掌管运动和平衡的小脑
- 晕眩头晕(英语:Dizziness),是一种空间认知和稳定度的功能性障碍。头晕(dizziness)一词的定义较含糊不清,因为头晕可能是眩晕、晕厥前期(英语:presyncope) 、重心平衡障碍(英语:Balance disor
- 金属蛋白金属蛋白(英语:Metalloprotein)是一类含有配位结合的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的结合蛋白质。所有蛋白质中有大量是属于这一类。据估计,所有蛋白质中有大约一半含有金属。据另一个估计
- 贫困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贫困问题相对严重,贫困率也较高。美国政府对相对贫困的定义(英语:Poverty thresholds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是“缺乏主流社会拥有的生活物资
- 斯洛文尼亚–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欧洲联盟(绿色)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语:Republika Slovenija),通称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语:Slovenija),是一个位于中欧的,毗邻阿尔卑斯山的小国。西邻
- 哺乳哺乳是指雌性哺乳动物通过乳腺分泌的乳汁给后代的幼体喂食的行为,在人类的场合此过程称为母乳喂养。无论时期有多久远,只要是哺乳动物的雌性都具有这种特性,无一例外。乳汁分泌
- 亲子鉴定亲子鉴定又称亲缘鉴定,是利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亲子鉴定在
- 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Ἀριστοφάνης,约前448年-前380年),古希腊喜剧作家,雅典公民。他被看作是古希腊喜剧尤其是旧喜剧最重要的代表。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The A
- 细菌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Hymenolepis diminuta缩小膜壳绦虫(学名:Hymenolepis diminuta)是一种食源性(英语:Foodborne parasites)寄生虫, 属于绦虫纲圆叶目,可引致膜壳绦虫病(hymenolepiasis)。这种线虫以昆虫作中间宿主,最终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