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齿兽下目

✍ dations ◷ 2025-05-18 08:38:37 #二齿兽下目,1859年描述的分类群

二齿兽下目(Dicynodontia)是群似哺乳爬行动物,属于兽孔目异齿亚目。二齿兽类是一群体型从大型到小型、长者两支长牙的草食性动物。它们也是最成功且多样性的兽孔目(不计算哺乳类的状况)动物,已知超过70属,大小从老鼠到象都有。

二齿兽类的头骨有高度特化的特征:轻但强壮、头骨后方的颞颥孔变的较大,可容纳更大的下颌肌肉。

头骨与下颌的前段通常是狭窄的、缺乏牙齿;原始物种的嘴部前段仍有牙齿。嘴巴前部有者角状的喙状嘴,就像乌龟与角龙类一样。当嘴巴闭起时,下颌闭起产生的强力切割动作,让二齿兽类可处理坚硬的陆生植物。许多属拥有一对长牙,可能是种两性异形的特征。

二齿兽类的身体是短、笨重、水桶腰,四肢强壮。大型物种(例如恐齿龙兽)的后肢直立于身体之下,但前肢的肘部弯曲。肩胛骨与肠骨都是大而粗壮。尾巴很短。

二齿兽类在二叠纪中期首次出现,在一阵快速的演化辐射后,成为晚二叠纪最成功且繁盛的陆地脊椎动物。在这段期间,它们占据大量多样性的生态位,包括大型、中型、小型、与短腿穴居的动物。

只有两科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其中的水龙兽科是三叠纪最早期(印度阶)最常见且广布的草食性动物。这些中等大小动物演化出肯氏兽类,最后被肯氏兽类取代。其中的肯氏兽科是体型笨重、接近猪到牛大小的草食性动物,是奥伦尼克阶到拉丁阶期间的最繁盛且广布的动物。到了卡尼阶,肯氏兽科被犬齿兽类的横齿兽科(Traversodontidae)、三棱龙类超越。在三叠纪晚期(瑞替阶),可能因为逐渐的干燥,它们迅速地衰落,而大型草食性动物的位置被蜥脚形亚目恐龙所主导。

随者二齿兽类的衰落与灭亡,合弓纲不再是大型优势草食性动物。直到古新世中期,犬齿兽类的直系后代哺乳类兴起,在恐龙灭亡后快速地繁盛、多样化。

过去认为二齿兽类在三叠纪末期完全绝种。但是最近的证据显示二齿兽类在冈瓦那大陆南部(现在昆士兰)存活下来。如果属实,这将是地质历史上的另一个“拉撒路物种”(Lazarus taxon)实例;拉撒路物种意思是那些在化石纪录中突然消失又出现的物种。

以下支序图取自于Mikko's Phylogeny Archive网站的整理:

内齿兽科

金氏兽科

罗伯特兽科

Emydopoidea科

锯齿兽科

无齿兽科

Geikiidae科

水龙兽科

二齿兽科

恐异齿兽

?山西兽科

?史达勒克兽科

肯氏兽科

相关

  • 中国饮食 - æœé¥° - 建筑 - 文物 - 节日 - 教育 ç§‘å­¦ - 五术(医学 - 术数) - æ­
  • 缓激肽结构 / ECOD缓激肽(英语:Bradykinin)是引起血管扩张的一种肽,因此导致血压降低。一类名叫ACE抑制药的用于降血压的药物会增加缓激肽的浓度(通过抑制其降解)进而降低血压。缓激肽是
  • 欧洲四大经济体欧洲四大经济体是指位于欧洲的老牌四大工业经济强国,他们目前仍旧是主导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走向的国家之一,分别是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欧洲四大经济体形成于第二次世界
  • V01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1(过敏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迪奥斯达多·潘甘·马卡帕加尔(Diosdado Pangan Macapagal,1910年9月28日-1997年4月21日),菲律宾政治家,1957年-1961年的第6任菲律宾副总统及1961年-1965年第9任菲律宾总统。马卡
  • 托尔顿期托尔顿期(英语:Tortonian)是中新世的第五个阶段。其起止时间为11.63百万年前和7.246百万年前。
  • 辐射卵割受精卵高速分裂,但总的体积和物质并不增加:细胞的数目越来越多,个头却越来越小。这一时期即为卵裂(cleavage)。卵裂按其分裂形式可以分为下列两类:脊椎动物常见卵裂分为两大类:完全
  • 柏柏尔语柏柏尔语(柏柏尔语:ⵜⴰⵎⴰⵣⵉⵗⵜ, ⵝⴰⵎⴰⵣⵉⵗⵝ)是一种非洲撒哈拉北部的语言,因为该地区长久以来一直受到阿拉伯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的控制,所以没有统一、标准的柏柏尔语言
  • 维珍美国航空维珍美国航空(英文:Virgin America)是一家在美国注册的廉价航空公司,该公司自2007年8月8日起开始营业,目标是在美国东岸与西岸的主要都会区,提供点对点的长程航线,并计划以低廉的票
  • 枹栎枹栎(学名:Quercus serrata),又称思茅槠栎、青栲栎,是壳斗科栎属的植物。分布在朝鲜、日本、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广东、山西、四川、江苏、湖南、安徽、广西、湖北、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