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所得假说

✍ dations ◷ 2025-09-08 16:17:48 #恒常所得假说

恒常所得假说(英语: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缩写为 PIH),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傅利曼所发展出的消费理论,在1957年提出。所谓的恒常所得(permanent income)是指长期的预期平均收入。简单来说,这个假说认为,消费者做出的选择,它所形成的消费模式,是由消费者的永久收入(permanent income)的改变来决定,而不是暂时收入的改变。这个理论的主要结论是,暂时性的收入改变,对消费支出行为只会有很小的影响,但是永久收入的改变,对消费支出行为则会有很大的影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提出“总合消费的数量主要是由总合收入的量来决定”这个论点。根据凯因斯的看法,消费支出只受当期所得的影响。但是在实证资料上,这个论点的说明性不足。由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得出的消费函数,自发性消费支出大于零,边际消费倾向较小。反之,由国民所得统计所画出的消费函数,自发性消费支出几乎等于零,边际消费倾向的值则较大。

典型的凯思斯消费理论不能解释当美国的实质收入增加时,储蓄率恒常不变的状况。为了修正凯恩斯的看法,以及解释实证资料,在1940年代至1950年代间,经济学家提出许多新的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生命周期假说与恒常所得假说二者。这两种模式都假设,家庭消费支出主要决定于正常所得,其基本假设类似,因此有人将这两种模型合并,称为生命周期-恒常所得假说(Life Cycle-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米尔顿·傅利曼在1957年出版《消费函数理论》(A Theory of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提出了恒常所得假说。当时其他假说中,有很多都被包括进这个假说中,被当成一种特例处理,当时的实证资料也支持他的理论,因此这个假说很快就在总体经济学界被接受。

相关

  • 中文输入技术中文输入技术是指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技术,它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欧姆欧姆是电阻值的计量单位(在中国大陆简称为“欧”);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由电流所推导出的一种单位,其记号是希腊字母Ω(念作Ohm)。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格奥尔格·欧姆而命名;他定义了
  • 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中国汉朝汉文帝和汉景帝所统治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治世,奠定了其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基础。汉初,社会经济薄弱,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
  • 东洋海域东洋,或称东瀛,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东方的海洋”,在现代中文主要做为日本的别称,但在其他汉字文化圈语言则有不同的用法。在现代中文,“东洋”一词主要表示“日本”,偶尔也用于表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标准号是“GB/T 13745-92”。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它
  • 韵律韵律(意大利语:Metrica,法语:Métrique,德语:Metrik,英式英文:Metre,美式英文:Meter,原于希腊语:μέτρον)是西方诗歌中韵文的基本用韵结构。一行诗(line)可以被分成几组音步(foot)。一组
  • 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英语: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又称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常简称为iPS细胞(iPSC),是一种由哺乳动物成体细胞经转入转录因子等手段脱分化形成的多能干细胞,最早
  • 铅的同位素铅(原子量:207.2(1))的同位素,其中有2个是稳定的,以及2个天然放射性同位素204Pb、208Pb,但半衰期都只有下界,因此通常和另外2个一起归类为稳定同位素,208Pb在所有的稳定同位素中,质量
  • 罗云奎罗云奎(韩语:나운규,1902年10月27日-1937年8月9日)是20世纪20-30年代朝鲜半岛早期男演员、导演。1926年,在日本当局日益加紧对朝鲜半岛电影审查的不利环境下,罗云奎自编、自导和主
  • 后赵后赵(319年-351年)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因石勒统治地区为战国时赵国故地,因此刘曜封其为赵王,立国即以此为号。为别于先建国的前赵,故史称“后赵”,又以其王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