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曼

✍ dations ◷ 2025-05-15 15:41:51 #梭曼
梭曼英语:(Soman),学名甲氟膦酸频那酯(O-Pinacolyl methylphosphonofluoridate),由德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库恩博士于1944年首次合成,为G类神经性毒剂中最重要的一种毒剂。第三帝国战败后苏联获得了梭曼的研究资料与生产设备并继续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装备了梭曼弹药。美军代号GD,苏军代号P-55。纯品为易于流动的无色水样液体,无特殊气味,含有杂质时可释放出不易察觉的芳香水果气味或樟脑味,工业品为具有樟脑气味的淡黄色至黄色液体,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剂可互溶,水溶性弱于沙林但脂溶性强于沙林,对皮肤的渗透能力更强。梭曼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当环境温度高于150℃时分解明显;在水中发生水解但作用缓慢,故梭曼比沙林更适合用于水源染毒。与其他G类毒剂一样,梭曼通过膦酰化作用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致使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在体内过量蓄积,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严重紊乱。膦酰酶经一定时间后,烷氧基上的烷基将发生脱落从而失去重活化的能力,因此中毒酶从能被重活化的状态转变为不能被重活化的状态,这一过程叫酶“老化”(Aging)。老化的实质是中毒酶负性部位带质子的酸(H+)和膦酰氧形成氢键,促使烷氧键(R'-O)的断裂和烷基(R')的脱落。梭曼中毒酶老化速度很快,而且几乎无自动恢复现象。这主要与毒剂的烷氧基结构有关——梭曼的烷氧基较大,能遮盖酶的负性部位,造成空间障碍。在使用酶重活化剂时,庞大的烷氧基能阻碍重活化剂与酶的负性部位结合,这也是梭曼中毒酶难以重活化和重活化剂对梭曼中毒疗效较差的原因之一。基于上述特性,梭曼通常与其他毒剂混合使用,藉以增加诊治难度从而显著提高其战斗效果。GD可由下列反应制得:甲二氯胂(MD) · 乙二氯胂(ED) · 苯二氯胂(PD) · 光气肟(CX) · 芥子气(H) · 倍半芥子气(Q) · 氧联芥子气(T) · 路易氏剂(L) · 氮芥子气(HN)(HN1 · HN2 · HN3)

相关

  •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简称NCBI)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一部分(该图书馆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一部分)。NCBI位于美国马里兰
  •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会焦虑症、人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
  • 轴突轴突(Axon)由神经元组成,即神经细胞之细胞体长出突起,功能为传递细胞本体之动作电位至突触。于神经系统中,轴突为主要神经信号传递渠道。大量轴突牵连一起,以其外型类似而称为神经
  •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英语: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简称UNFPA)是联合国一个专门机构,其使命是促进所有人健康生活和平等机会的权利。作为一个志愿性的基金机构,联合国人口基金
  • 洪水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指河流、湖泊、海洋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湖滨、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没灾害。洪灾是因自然降水过量或排水不及时
  • UTC-9UTC−09:00比协调世界时慢9小时,使用地区如下:
  • 伊利湖伊利湖(英语:Lake Erie)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也是世界第十三大湖。伊利湖的名字来源于原在南岸定居的印地安伊利部落。伊利湖的面积有24,000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9米,蓄水量483立方公
  • 行刑方式注射死刑,或注射毒药、致命性注射是指利用注射足以致命剂量的药剂(通常是巴比妥酸盐、肌肉松弛剂和钾溶液)使被注射对象立即死亡的一个方法与过程。主要用于死刑的执行,也可能在
  • 抽搐抽搐(英语:Cramp),俗称抽筋,人类身体肌肉系统常见的收缩现象。发作时会使得受伤者感觉疼痛或受到极大压力。常常是因为从静止状态直接转做剧烈运动而导致的。人身体的肌肉是能收
  • 二氧化铅二氧化铅或过氧化铅,化学式PbO2,常温时为棕色结晶或粉末,几乎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二氧化铅可由四氧化三铅与硝酸作用而得。反应式:二氧化铅受热分解:由于6s2惰性电子对效应,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