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布雷希特三世 (勃兰登堡)

✍ dations ◷ 2025-11-20 21:52:51 #1414年出生,1486年逝世,勃兰登堡藩侯,勃兰登堡选侯,勃兰登堡-安斯巴赫藩侯,霍亨索伦王朝

阿尔布雷希特三世(阿基里斯)(德语:Albrecht III Achilles,1414年11月9日-1486年3月11日),德意志的安斯巴赫公爵(1440年—1486年在位),勃兰登堡藩侯和选帝侯(1471年起)。他是霍亨索伦家族的代表人物。

阿尔布雷希特三世为勃兰登堡藩侯腓特烈一世的第三子,生于萨克森-安哈尔特的小城唐格明德。他的外号是阿基里斯或尤利西斯,因为他过人的膂力和敏锐的头脑而得名。

1440年阿尔布雷希特之父腓特烈一世去世后,霍亨索伦家族的领地被他的三个儿子分别继承。勃兰登堡马克(边防区)及选帝侯头衔归属阿尔布雷希特的哥哥腓特烈二世;拜罗伊特公国由另一位兄长约翰继承;阿尔布雷希特本人得到了安斯巴赫公国。但他最终合并了家族的全部领地:1464年从无嗣的约翰处继承拜罗伊特,1470年从退位的腓特烈二世得到勃兰登堡和选帝侯头衔。

阿尔布雷希特三世大大加强了霍亨索伦家族的权势,尤其是对世袭领地的控制。他与勃兰登堡边疆区内的独立城邦及小王公作战,迫使他们臣服。但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勃兰登堡确立了选帝侯职位永远只能由长子继承的制度,即所谓《阿喀琉斯的安排》。这份公布于1473年的文件规定:在阿尔布雷希特三世死后,勃兰登堡领地必须完整地由其长子继承,而霍亨索伦家族在德国南方法兰克尼亚地区的领地也必须完整地由其他两个年幼的儿子继承。此后,所有这些地产只能由家族各分支中的长子获得。

阿尔布雷希特去世后霍亨索伦家族领地的分配情况如下:

相关

  • 恩纽斯昆图斯·恩纽斯(拉丁语:Quintus Ennius,前239年-前169年)也作恩尼乌斯、埃纽斯,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诗人、剧作家,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早期拉丁语诗人和古罗马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
  • 拉贝洛尔拉贝洛尔 (Normodyne, Trandate, 复方二氢氯噻: Normozyde) 是一种甲型肾上腺受体阻断剂和乙型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原理是阻断肾上腺素受体,放缓窦性心律,减少外
  • 戈弗雷·哈罗德·哈代戈弗雷·哈罗德·哈代(英语:Godfrey Harold Hardy,1877年2月7日-1947年12月1日),英国数学家,出生于英格兰萨里郡,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其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任教并成为英国皇
  • 科芬园坐标:51°30′43″N 0°07′22″W / 51.51197°N 0.1228°W / 51.51197; -0.1228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ˈkɒvənt/),是英国伦敦西区的一个地区,位于圣马丁巷(英语:St. Martin'
  • 总白痴化总白痴化是由日本记者大宅壮一(日语:大宅壮一)在1957年2月2日提出的社会学名词,原称一亿总白痴化(日语:一億総白痴化/いちおくそうはくちか ),“一亿”系指日本总人口,带有社会上所有
  • 波纳孔波纳孔(Bonnacon、Bonaconn)是栖息在亚洲沙漠或低木地的传说上的牛形动物,会排放灼热且恶臭的粪便保护自己。根据古罗马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的‘博物志’,波纳孔的外型是长著马鬃
  • 围棋将棋名顺诉讼事件围棋将棋名顺诉讼事件为1737年日本围棋、将棋界发生的纠纷事件。由于将棋名人(日语:名人 (将棋))伊藤宗看(日语:伊藤宗看 (3代))认为围棋、将棋名顺不公平而提出诉讼,最后败诉。当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是由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神州国光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的一套丛书。1951年起陆续出版,共十三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范文澜等为推动中国近代史的
  • 米迦勒·寇哈斯《米迦勒·寇哈斯》()是一部德国文学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创作的中篇小说,该故事原型为十六世纪时,马商汉斯·寇哈瑟()对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帝侯发起的私人战争。在1808
  • 德国化德国化 (Germanisation)又称日耳曼化,指的是德语、德国人和德国文化的传播过程。在19至20世纪,德国化是德意志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时期也是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合作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