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市区改正

✍ dations ◷ 2025-04-03 18:31:49 #台湾市区改正
台湾日治时期城市规划,是指日治时期在台湾各地实施的城市规划,总计有72处(清水、梧栖、沙鹿合并为新高港),总面积约52,500公顷,总计划人口约326万人。台湾第一个公告的城市规划,是明治33年1月公布的“台中市区设计图制定”,但同年八月的“台北市城内市区计划”则是第一个实行的城市规划,最晚公告的则是1943年的善化城市规划和白河城市规划。近代城市规划的概念于19世纪起源于欧洲,是为了因应工业革命造成的快速都市化,特别是始于1850年代改造巴黎的奥斯曼计划,影响了许多城市的空间发展,开辟兴建下水道、开辟道路、圆环并形塑街道立面。日治时期在台湾也引进了近代城市规划制度,改造台湾传统的城市空间。以宽敞笔直的道路、圆环、公园等公共设施,以及对建筑物设置的规范,取代以往道路曲折狭窄,且卫生环境不佳的空间。“城市规划”一词,要在1936年《台湾城市规划令》公告后才正式确立,其前身为“市区(街)改正”和“市区计划”。市区改正仅是应急、局部性的都市改造措施,在考量市区整体发展后,逐步由市区改正演变为市区计划,之后再进一步成为城市规划。《台湾城市规划令》公布后实施的城市规划仅21处。虽然部分城市规划因战争时期并未全部实现,但仍对至今的城市规划影响深远。这些计划跟法令在战后仍持续沿用,直至1964年公布《城市规划法》后,才废止《台湾城市规划令》。相较于日本其他地区,日本本土在1919年制订《城市规划法》,朝鲜则于1934年公布《朝鲜市街地计划令》。根据1937年的《关于市街地树立城市规划标准之规定》,应拟定城市规划的市街地有:日本治台初期,亟需改善台湾市街的公共卫生,陆续针对上下水道、建筑设计,与土地征收制定了相关规范。此时期对城市的改造称为市区改正,特别针对改善道路和卫生环境,规模较全面者则称市区计划。初期由各地方政府设置市区计划委员会,如台北、基隆、台南市区计划委员会;后来在1910年由总督府统一设置市区计划委员会,由中央审议市区计划。1899年8月,台湾总督府以台北为重点,对台湾的大城市采取约五年的建设计划,名曰“第一次市区改正”,该计划以旧有道路的改进与新设道路的拟定为主。以台北为例,该计划订定了拆除台北城墙的计划,并整建西门町作为日本新移民住宅。1901年,总督府公告第二次市区改正计划公告,除了台北市之外,还将重点移往台中为主,该计划实施地区为台北南门城外与东门附近一带外,也开发台中车站等周围地区。这两次改正计划均以水沟与基础道路改善为重点,其目的为应付日本新移民。较完备的市区改正为1905年8月,计划不但包含台南等大城市,也有人口容量的设计。1917年止,台湾有20个市街庄进行市区改正。由于都市快速发展,原先的法令已不敷使用,于是总督府在1921年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以沿用日本内地的“城市规划法”为目标,但并未成功;后来在1934年成立“城市规划法施行准备委员会”,并在1936年公布《台湾城市规划令》和施行细则,于隔年实施。城市规划令中,首创使用土地使用分区与特定专用区(原文为地域制、地区制)管制,划定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以及美观地区、防火地区、风景地区、风纪地区等类别。在总督府内设有“台湾城市规划委员会”,负责城市规划的调查与审议,在1940年因为受战事影响,将都委会分为中央及地方,在州厅内的地方城市规划委员会,可直接决议一般城市规划的新订与变更,特别者再交由中央城市规划委员会决议,唯一的例子为新高港附近城市规划。草山市区计划宜兰街市区计划新竹市区计划苗栗市区改正计划图北埔市区改正计划图竹南市区改正计划图南庄市区改正计划图铜锣市区改正计划图日治时期1895年,台湾民政支部长儿玉利国建议将当时台中市规划为“圆形放射状”都市,但未被台湾总督府采纳。隔年,总督府在准备实施的市区改正计划中,民政长官后藤新平采用了巴尔顿(W.K Barton)与滨野弥四郎的“台中市街区划设计报告书”,将台中市规划为“棋盘状”都市。为配合整体都市发展也设置了公园预定地,但此地后来被铁路车站用地取代,也就是台中车站现址,而公园预定地为台中公园现址。1900年市区计划执行一部分之后废止,于1911年重拟新的计划,1900年的计划已不能符合纵贯铁路兴建以后台中市区发展所需,所以才在1911年将1900年之计划未执行的部分废止而重新拟定新计划、因而整治绿川、柳川与开辟棋盘状道路、兴建台中驿(旧台中车站),将台中兴建成为台湾新兴的现代化都市。值得一提的是“台中”这个地名就是在日本在台湾始政隔年的1896年取的。台中距离当时台湾南北两大城市台北与台南都约一百英哩,不知是巧合还是此原因是日本人打算在此建设台湾中部新城市的考量之一。台中的城市规划虽然是第一个提出,但是第一个近乎完整实行的城市规划却是晚几个月的台北城内市区计划。尽管最初要将台中规划为放射状城市的提议未被采用,然而在百年后的现代,台中除了当时市区改正后中区是棋盘状外,放射状规划在的都市扩张下却起死回生,一圈又一圈的外环道自中区向外扩张,时至今日成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放射状城市。三计划于1940年7月废止, 合并为新高港附近城市规划打狗市区改正计划图凤林市区计划图卑南市区改正计划新港市区改正计划图妈宫市区改正计划图

相关

  • Archive.isarchive.is(又名为archive.today)是一个私人资助的网页存档网站, 数据中心位于欧洲法国的北部-加来海峡。 这个网站典藏(英语:Web archiving)档案馆使用Apache Hadoop与Apache Acc
  • 盎格鲁萨克逊人盎格鲁-撒克逊(英语:Anglo-Saxon) 是个统称,通常用来形容5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之间,生活于大不列颠东部和南部地区,语言和种族相近的民族。 他们使用非常近似的日耳曼方言,历史
  • 科洛尼斯希腊神话中有数个以科洛尼斯(Coronis ,Κορωνίς)为名的人物,因其不同意义而具有多重艺术形象,也是金牛座毕星团的溯源之一。这些人物包括:
  • 头昏目眩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也称为头昏目眩,是头晕时常见,令人不悦的感觉,常伴随着可能会昏倒的感觉。头重脚轻的感觉可能是短期或长期的,偶尔也可能是慢性病。当时也可能会出现所
  •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法语:Organisation Européenne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英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通常被简称为CERN,由Conseil européen pour
  • 上新世上新世(英语:Pliocene)是地质时代中新近纪的最新的一个世,它从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60万年结束。上新世前是中新世,其后是更新世。如同其它许多比较老的地质时代,上新世与其它相邻
  • 溶解溶解是指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或离子吸引并结合的过程。当离子溶解时,它们会散布开来并被溶剂分子包裹。离子越大,能包裹它的溶剂分子就越多。有时,溶解会产生放热、吸热的现象。
  • 五旬宗五旬节运动(Pentecostalism)是20世纪初兴起的基督教新教运动。他们特别强调说方言(Speaking in tongues)是要领受圣灵的首个外显的凭据,根据《圣经》记载的公元33年的五旬节,早期
  • 不充分的谬误不充分的谬误,是指论证的前提虽与结论相干,但前提不能充分支持结论的现象。前提不能充分支持结论是指即使所有前提都为真,也不能确保结论为真。
  • 张洪杰张洪杰(1953年9月22日-)是一位中国化学家。生于吉林榆树,籍贯吉林长春。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