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熊野国立公园(日语:よしのくまのこくりつこうえん),是位在日本奈良县、三重县、和歌山县的国立公园。1936年2月1日成立。总面积61,406公顷,其中过半在奈良县。
从纪伊半岛的中央部至南岸,包含山岳、河川、海岸的广大公园。
大致上分成3部分,以吉野、大峰山为中心的山岳部、熊野川和支流北山川(日语:北山川)流域构成的河谷部、熊野滩沿岸和那智山(日语:那智山)一带构成的海岸部。
山岳部可分为大峰山脉(日语:大峰山脈)(大峯山脉)与大台原(日语:大台ヶ原山)一带(台高山脉(日语:台高山脈))。地质上主要是由古生代、中生代变质岩等构成的山岳地带。山岳部北端是以佛教史迹与寺院、赏樱闻名的吉野山。从此往南是标高1914.6m的八剑山(日语:八経ヶ岳)(佛经岳)、山上岳、大普贤岳(日语:大普賢岳)、弥山(日语:弥山 (奈良県))、释迦岳(日语:釈迦ヶ岳 (奈良県))、涅槃岳等山岳。这些山岳在古时是被称做大峯奥驱道(日语:大峯奥駈道)的修验道场所,有许多相关社寺与文化财、史迹。此外,熊野三山(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在2004年7月1日登录为世界遗产“纪伊山地的圣地及朝圣路”。
大台原是标高1500m左右、日本国内少见的非火山性隆起准平原。除了有广大的日本山毛榉(日语:ブナ)与唐桧(日语:トウヒ)等原生林,还有鹿、髭羚等大型哺乳类及众多鸟类、两栖类、昆虫类栖息。此地是知名的石楠花生长地,但受到鹿群大量觅食。
纪伊半岛是日本著名的多雨地带,构成河谷部的熊野川与其支流北山川(日语:北山川)皆源自于大峰山脉与大台原。北山川的中下流域有陡峭的峡谷,而九里峡往上的溪谷称做瀞峡(日语:瀞峡)(どろきょう)。瀞峡从下游开始分别为下瀞(日语:瀞八丁)、上瀞、奥瀞(日语:奥瀞)。位于下瀞上游的瀞八丁(日语:瀞八丁)为国家特别名胜。与熊野川本流汇合后至新宫市内千穗峯(日语:千穂ヶ峯)一带可见悬崖峭壁和瀑布。
海岸部受到海蚀与地质活动影响,可见变化多端的自然奇观。海岸部景观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部分。尾鹫至鬼城 (日本)(日语:鬼ヶ城)的三重县部分为溺湾,而鬼城至新宫的七里御滨(日语:七里御浜)则是有直线防风林的砾石滩。
新宫经胜浦湾至本州最南端的潮岬(日语:潮岬)属于溺湾,可见发达的海蚀地形(海蚀洞、海蚀崖)。
此区受到熊野滩、枯木滩外的黑潮影响,气候较为温暖,在常绿阔叶树林(照叶林)可见海金沙叶莲座蕨、栗蕨等亚热带植物。
串本附近海域有优美的海中景观,是日本第一座海岸公园。除了有石珊瑚与热带鱼,潮岬周边及二木岛(日语:二木島町)附近有广大的珊瑚群。
那智胜浦内陆的那智山(日语:那智山 (山))一带有自然林那智原始林(日语:那智原始林)、日本三名瀑之一的那智瀑布。其中,那智瀑布自古以来被视为神体,是庶民自然信仰的对象。
2015年9月24日起,和歌山县内两座县立自然公园(熊野枯木滩海岸县立自然公园、田边南部白滨海岸县立自然公园(日语:田辺南部白浜海岸県立自然公園))并入吉野熊野国立公园。千里滨(南部町)、天神崎(日语:天神崎)、神岛(日语:神島 (和歌山県))、奇绝峡(日语:奇絶峡)、蟆岩群(日语:ひき岩群)(田边市)、三段壁、千叠敷(日语:千畳敷 (和歌山県))、志原海岸(白滨町)、江须崎、黑岛、枯木滩海岸一带(周参见町)等都划入国立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