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剑道
✍ dations ◷ 2025-09-02 13:00:37 #剑道
剑道(日语:剣道/けんどう Ken dō *)是日本传统的竞技性武术运动。正式比赛通常在室内进行,因选手赤足,对场地木地板的品质有较高要求。选手一对一进行比赛,双方均穿剑道服、戴护具、持竹剑,按规则相互击打有效部位(头部、手腕及腰部),由裁判计点数判胜负。亦可举行团体比赛,由选手数相等的团体双方分别一对一决出胜负后计算总分。段位称号一共有初段至十段(九段、十段已废除考试)、炼士、教士及范士。目前可以考取的最高段位为八段,会员国仅日本、韩国及中华民国,三者可考取,其余会员国只能考取至五段为止。剑道,于中国隋唐传入日本,日本也将剑道改良与发扬广大,如今剑道亦属日本文化。与空手道、柔道和合气道一样,起源于中国,经过改良成为日本武术。就广义上说剑道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及地理文化领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意义以及理解,但基本上都包含“剑”中的剑术,以及“道”中的精神内涵,这两大主线。狭义的剑道或者日本剑道,是指在日本的地理文化领域内产生的:以日本刀为核心,以刀剑的使用技术为载体,以日本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为灵魂的武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剑道也逐渐的脱离日本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现今剑道(けんどう)一词专指现代剑道、又称体育剑道。是近代为适应社会发展而改造过的武术、体育类竞技。而传统的古剑道,日语称剑术(剣術/けんじゅつ),是古代日本武士在战斗时所使用的“真正的武士刀”格斗技。剑道与武士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剑道便是由武士们发展出来的。日本地形多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而地域相对狭窄,资源有限,又使得地方势力对内讲求协作,对外强调竞争,因此地方势力之间容易发生冲突,专业的武士阶层便应运而生。为了与环境相匹配,武士们需要具有忠诚、勇猛、遵守规则、重视尊严声誉的品质,这些特征都融入了剑道运动当中。到了日本史上的明治维新时期,社会快速变革,朝廷集权势力在铲除幕府将军与诸侯割据的过程中与武士们发生了冲突。精擅冷兵的武士们对阵朝廷的枪炮,虽然勇猛地打过胜仗,最终也难逃被剿灭的命运。好莱坞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最后的武士》便是反映了该段历史。然而尽管电影中的日本武士们使用的是冷兵器,但历史中无论是朝廷方面还是反抗的武士方面事实上都已经是充分利用枪炮的近代化军队,甚至包括幕府残余的新选组的土方岁三等人都是充分利用近代的战舰和枪炮兵器为战,日本刀在战争中连配角的作用都无法做到,不过由于武士们借由手中的刀剑所展现的决死和勇武精神给天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传统和维护政权法统,从明治时代开始,剑道被大力推广普及,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剑道才被从军训或体育科目中废止。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剑道作为一项纯粹的体育运动逐渐兴起,直到今天。比赛方式分为团体得分赛、团体过关赛、个人赛。通常团体赛的组员有五至七人。每场比赛均派五人(前锋、次锋、中锋、副将、主将)上场。比赛时间:胜败之决定:团体得分赛:团体过关赛:最早在16世纪产生雏形,18世纪正式确定以现在的护具配合竹刀的对抗方式。
头盔、手部、护胸、腰垂。剑道护具.交锷竹剑.护具名称击中部位名称
相关
- 强心苷强心苷,属于一种历史悠久的经典的强心药。 药物有
- 相衬显微技术相衬显微技术是一种光学显微技术,光线在穿过透明的样品时会产生微小的相位差,而这个相位差可以被转换为图象中的幅度或对比度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利用相位差来成像。光线在穿过非
- 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埃利亚斯·芒努斯·弗里斯(瑞典语:Elias Magnus Fries,1794年8月15日-1878年2月8日),瑞典生物学家。他在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搜集了欧洲各地大量的真菌标本,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
- 动物认知动物认知是指非人类的动物精神能力的研究。动物认知从比较心理学发展出来,包括动物情绪和动物学习研究,但也受到动物行为学、行为生态学、演化心理学研究的强烈影响。因此科学
- 蛛形纲见内文蛛形纲(学名:Arachnida)又名蜘蛛纲,是节肢动物下的一个纲,有65,000~73,000左右的物种,包括了蜘蛛、蝎子、壁虱、螨等。蜘蛛、蝎子等常被大众误解为昆虫,虽然同属节肢动物门,可
- 轨道交通铁路运输(英语:rail transport),通称轨道运输或轨道交通。狭义上通常是指一种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或货物目的的陆上运输方式。而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
- 殊相在形而上学中,殊相(英语:Particular),又译具相、自相、具体,指各别存在的实体或个体。起源自古希腊哲学,各别殊相的共同性质为共相。以殊相及共相概念进行讨论的最早一批哲学家,为柏
- 达勒姆达勒姆(英语:Durham,又译德罕)是一座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县的城市,也是该县的县治所在地。达勒姆是美国东岸的大学城之一,著名的私立学校杜克大学就位于该市。人口204,845
- 外地核外核是地球在固体的内核之上并在地幔之下,由镕融的铁和镍构成,厚度大约2,200 km(1,400 mi)。它的上层边界大约在地壳表面之下大约2,900 km(1,800 mi),内核和外核转换的位置大约
- 1814年1814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