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脚下目

✍ dations ◷ 2024-09-20 00:06:40 #鸟脚下目
鸟脚亚目(Ornithopoda)是鸟臀目恐龙的一个演化支,它们起初是小型、二足、快速奔跑的草食性动物,后来种类与体型都逐渐变大、变多,直到它们成为白垩纪时代里最成功的草食性恐龙之一,并成为北美洲的优势物种。鸟脚类恐龙在演化上最主要的优点是咀嚼方式的进展,是爬行动物里最复杂的咀嚼方式,可与现代哺乳类相比,例如牛。它们在鸭嘴龙科时达到顶峰,而与其他恐龙一起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灭绝。所有大陆都发现了它们的踪影,虽然在南极洲发现的化石还未命名,而它们在南半球通常是罕见的。鸟脚亚目意为“鸟的脚部”,在希腊文里ornis意为鸟,pous意为脚;这名称指的是它们脚掌的三个脚趾,类似鸟类,但许多早期物种有四个脚趾。它们的其他特征是没有护甲、发展出角质喙状嘴、修长的耻骨最后延展超过肠骨、下颌没有洞孔。许多鸟脚类恐龙的肋骨两侧,有多块薄的软骨骨板,其功能未明;有些骨板在化石化的过程中保存下来。目前已在棱齿龙、奥斯尼尔洛龙、帕克氏龙、小头龙、奇异龙、巨谜龙的化石发现这些骨板。早期鸟脚类恐龙的身长只有约1米,移动速度可能很快。它们有僵直的尾巴,如同兽脚类恐龙,在它们奔跑时可协助维持平衡。较晚期鸟脚类演化成以四足方式吃低矮植被;它们的脊柱成弯曲状,类似现代地面草食性动物的脊柱,例如野牛。当它们为了低矮植被而演化得更为弯曲时,它们变成半四足动物;奔跑时仍以二足方式,能轻易接触到树的顶端;但当行走或吃低矮植被时的大部分时间是采四足方式。棱齿龙科的分类有很大争议,棱齿龙科原本包含非禽龙类的二足鸟臀目恐龙,但近年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棱齿龙科是个并系群,目前唯一的可确认属只有棱齿龙。更晚鸟脚类的体型更为大型,但并未达到长颈、长尾蜥脚类恐龙般的巨大体型,部分蜥脚类恐龙的生态位被鸟脚类取代。最大型的鸟脚类,例如:埃德蒙顿龙与山东龙,身长并未达到15米。在过去分类历史上,大多数未确定的二足鸟臀目恐龙被划分到鸟脚亚目。其中大多数以重新分类为基础头饰龙类;有些则建立起它们的分类,如肿头龙下目。鸟脚类通常归类为亚目等级,在鸟臀目之下。该分类等级已被大部分恐龙学家弃用,但仍然有学者继续使用该分类法,虽然资料来源有所不同。Benton于2004年将鸟脚类分类在下目等级,角足亚目(角足类)之下(原为未排序演化支),而其他人如Ibiricu等人于2010年将其保留为原本的亚目等级以下演化树复原自Zheng与同事2009年的研究。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奥斯尼尔龙属 Othnielia棱齿龙属 Hypsilophodon热河龙属 Jeholosaurus盐都龙属 Yandusaurus奔山龙属 Orodromeus西风龙属 Zephyrosaurus厚头龙亚目 Pachycephalosauria角龙亚目 Ceratopsia阿纳拜斯龙属 Anabisetia厚颊龙属 Bugenasaura奇异龙属 Thescelosaurus小头龙属 Talenkauen加斯帕里尼龙属 Gasparinisaura帕克氏龙属 Parksosaurus凹齿龙科 Rhabdodontidae提氏腱龙 T. tilletti道氏腱龙 T. dossi橡树龙科 Dryosauridae直拇指龙类 Ankylopollexia以下演化树由Butler等人于2011年提出。厚头龙亚目 Pachycephalosauria角龙亚目 Ceratopsia奔山龙属 Orodromeus棱齿龙属 Hypsilophodon西风龙属 Zephyrosaurus盐都龙属 Yandusaurus长春龙属 Changchunsaurus热河龙属 Jeholosaurus加斯帕里尼龙属 Gasparinisaura帕克氏龙属 Parksosaurus厚颊龙属 Bugenasaura奇异龙属 Thescelosaurus小头龙属 Talenkauen阿纳拜斯龙属 Anabisetia凹齿龙科 Rhabdodontidae提氏腱龙 T. tilletti道氏腱龙 T. dossi橡树龙科 Dryosauridae直拇指龙类 Ankylopollexia

相关

  •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医学上简称URTI或URI),是指发生在上呼吸道的急性感染,位置可以在鼻腔、鼻窦、咽头和喉咙。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咽炎、扁桃腺炎及喉炎等。感
  • 红十字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法语:Le Mouvement Croix-Rouge et Croissant-Rouge;英语:International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Movement;德语:Internationle Rotkreuz- und Rothal
  • 浊齿龈擦音浊齿龈擦音是辅音的一种。和此音对应的国际音标符号会因为此音是否有咝音还是无咝音而有所改变:吴语中的属有咝音,据邪俟船子音而定,均属阳调。浊齿龈有咝音的特征:英语中有此音
  • 近日点各个星体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星体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
  •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前苏格拉底哲学是西方哲学中,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或者是和苏格拉底
  • 矶崎新矶崎新(日语:磯崎 新/いそざき あらた Isozaki Arata,1931年7月23日-),日本建筑师,大分县大分市出身,东京大学毕业。2019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五十岚太郎在《未建成/反建成》提到:“矶
  • 拉希德·辛亚耶夫拉希德·阿利耶维奇·苏尼亚耶夫(俄语:Рашид Алиевич Сюняев,1943年3月1日-),俄国天体物理学家,鞑靼人,吸积盘理论的开拓者,并在1972年和雅可夫·泽尔多维奇一起提
  • 核心抗原核心抗原指位在细菌、病毒等颗粒内部之抗原,它必须在颗粒被人体细胞分解后才显露、而后被相对应之免疫细胞辨识,暨而启动免疫机制。
  • 中台湾中台湾是台湾中部的简称。其为台湾西部平原的起始地带,是台湾的农业重镇,同时也是台湾中小企业与精密机械最重要的聚集地,巨大机械(捷安特)、台中精机、宝成集团、汉翔航空工业等
  • 飞现象飞现象(英语:Phi phenomenon)是一个由马科斯·韦特墨在1912年的一篇期刊文章《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Seeing of Motion》所提出的知觉错觉现象(错视)。其中描述一连串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