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教分离
✍ dations ◷ 2025-04-04 18:06:13 #政教分离
政教分离(英语: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国家政府权力(凯撒即世俗王权)与宗教机构权力(基督即教会)的分割;也可以是说,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压迫任何一个宗教机构,任何一个宗教机构也不可以代理政府的职权。政教分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项原则,其提倡源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领导的宗教改革首先反省的是基督教的真理,并因而带来对政府(即世俗王权)与教会权力各自边界的反思,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政教分离主张,惟实际上,这些从天主教会中独立出来的基督新教只是不受教廷控制的政教合一国家,教会配合日益专制的君主权力起了一定的统治作用,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新教宗派在那些国家取代了天主教成为了该国的国教,部分英国圣公会、路德宗和加尔文宗等。此外,东正教也继续是俄罗斯帝国的国教,伊斯兰教是奥斯曼帝国的国教。从概念上,“政教合一”和“政教分离”中的“政”是指政府;“教”是指教会。政府是直接负责管治社会的国家机构。教会是指统管某一宗教信仰信徒的宗教组织。政府不等于“政治”,同样宗教组织也不等于“宗教”。“政治”广义是指所有有关社会管理的事宜;狭义是指政府在制订管治社会的政策的事宜。教会不等于宗教,也不等于宗教领袖和持宗教信仰的人。有些宗教是没有教会的,也有持宗教信仰人士不属教会或不代表教会。美国是第一个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政教分离的世俗共和制国家,在1791年起实施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明文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设立国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通过的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亦包括政教分离,此后革命共和政府一度禁止天主教的活动,并改行共和历,后拿破仑一世恢复天主教的国教地位,直至1905年法国才完成实行政教分离,把宗教从公共领域中移出。现代社会的趋势是向世俗主义方向发展,指政府不会承认亦不会设立国教,教会在政府施政时也不会享有优惠及特权。宗教与政治势力不互相干涉,政治决定不受宗教势力所影响。政教分离对保障宗教自由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确保不同的宗教可以有信仰自由空间,同时不受政府干涉。但在世界上不少国家,仍然有宗教背景浓厚的政党,不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组织仍对政府有影响力,不少政治人物也与宗教团体有一定程度上的关系。宗教团体仍有力影响政府,政府亦会对宗教组织提供税务宽免(例如教会所收取的奉献金额不用上缴政府),亦会用公帑去资助宗教办学团体,宗教组织亦继续提供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的服务,部分亦得到政府的资助。最先实行政教分离的美国,宗教组织对政治的影响力比其他欧美已发展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加拿大、澳洲、巴西、阿根廷、菲律宾、韩国等在立国时已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亦较欧洲有更大的宗教影响力。
相关
- 嘌呤类似物嘌呤类似物(英语:Purine analogues)是一类与嘌呤结构相似的抗代谢物。主要的嘌呤类似物包括硫唑嘌呤、巯基嘌呤与硫鸟嘌呤等。嘌呤巯基嘌呤硫鸟嘌呤氟达拉滨卤化/核糖核苷酸还
- 阳极阳极(英语:Anode)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相对的,阴极(英语: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英文anode和cathode是法拉第发明的词,anode表示“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或者失去电子的电
- 糙蚌属糙蚌属(学名:Scabies)是双壳纲蚌目蚌科雕刻蚌亚科之下的一个属。贝壳小型,壳长一般在20毫米左右。壳较薄、坚固,外形呈长椭圆形或略呈楔形。壳面具有“v”型或“w”型的突起条
- 快中子中子温度,亦称中子能量,指的是自由中子的动能,单位通常是电子伏特。由于中子经过不同温度的减速剂会有不同的速度分布,一般可以使用温度来衡量中子的动能。中子的能量分布基本上
- 安非他命安非他命(英文名称:Amphetamine也称为苯丙胺,为中枢神经刺激剂,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嗜睡症、和肥胖症。“Amphetamine”一名撷取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 安非他
- 麦粒肿麦粒肿(英语:Hordeolum,亦称Stye),又称为针眼、偷针㽿(“㽿”,南京官话:ko1,苦禾切),是眼睑下一种皮脂腺的感染。这导致眼睑边缘出现红肿,眼睑外侧或内侧可能会受到影响。麦粒肿的形成通
- 血管性血友病类血友病,温韦伯氏疾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简称vWD)、血管性血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性凝血异常疾病,但是也可会在某些情况下得病。致病的原因是缺乏一种血小板凝聚所需要
- 天宫号空间站中国空间站概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最终目标是在低地轨道由中国大陆自主建设成的一个常驻的60至180吨级的大型空间站。该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试验阶
- 查士丁尼瘟疫查士丁尼大瘟疫是公元541至542年发生在拜占庭帝国的一场大瘟疫。当时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内多地受到影响。关于是次瘟疫的具体疾病,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鼠疫。大瘟疫分为五次
- 核苷酸补救补救途径(英语:Salvage pathway,又称补救合成、再利用途径),是与从头合成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将已分解的生物分子作为原料,再次进行该生物分子的合成的一种代谢途径。对于核苷酸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