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

✍ dations ◷ 2025-11-26 09:34:09 #天文学,气象学,含“七”字的成语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作为成语原指天气转凉,现代多用于形容天气炎热,但很多汉语学者认为这个词形容“天气炎热”是不恰当的。也有以该词作为标题的作品,例如于伶编剧的电影《七月流火》,1981年被搬上银幕。

“七月流火”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国风·豳风·七月”,该诗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萑苇”的诗句。 “流火”中的“火”指的是心宿二,古称“大火”,即天蝎座α星,传说中国在4,000多年前的颛顼时期,就设立了火正的官职专门负责观测这颗星。“流火”是指大火星向西移动。 “豳风”中的“豳”指豳地,即现在的陕西省彬县,位于西安西北约100千米处,“七月流火”中的“七月”为夏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阳历6月到7月(周历建子,夏历建寅,故周历比夏历、农历早二个月),周历七月的豳地,看到大火星由东往西移动,故称“流火”,预示天气将由盛暑转凉,需要准备添置秋冬的衣服了。当代有人据此把“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翻译为“七月大火星向西,九月妇女制寒衣”。

因为《诗经》成书于周代,作者可能是尹吉甫一人之作,纪录宣王三年(公元前825年)至幽王七年(公元前775年)者五十年间之事 ,属于西周晚期,由于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气温比现在高2摄氏度,得知周历七月非常炎热。汉朝人郑玄所做的《毛诗传笺》和唐朝人孔颖达所作的《毛诗正义》指“七月流火”为“天气转凉”时节,其实应是“天气炎热”。 而郑玄和孔颖达所生活的时代则气候较为寒冷, 他们为了把《诗经》解释得合乎当时情理,便采用了“大火星西斜”的说法。

据《易经证释·大有卦》指“七月流火”为酉(音同“有”)月之收成时节,以“流火”形容禾本植物叶子黄熟遍地景象。此义通“秋”字从禾从火,惟此七月应指夏历或今农历七月为是。

尽管有人提出质疑《诗经》中“七月流火”的原意,但长期以来古人的确都理解“七月流火”为天气转凉。在现代中国采用阳历纪年以后,人们逐渐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不断有人指出这种用法错误,但采用天热说法的依然越来越多。

2005年7月12日,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在致欢迎词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七月流火”正确用法乃至关于复兴国学的更为广泛的讨论。 有些人主张这是误用,而且和人民大学致力于推动国学复兴的做法不符,因此应当纠正。 而另一派观点则认为,这种词义演变比比皆是,例如明日黄花等词就是如此,因此不足为奇,反而这正是词语的正常变迁, 当代阳历7月正相当于农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热之时,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热十分贴切,属于“借形词”, 符合词汇发展规律, 而当代也已多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热,因此应当接受此义为正确用法,否则就是犯了“以古匡今”的错误。

在这一事件之后,中国的官方媒体仍然时常使用“七月流火”来表示天气炎热, 这一成语的用法也仍然处于争论之中。

相关

  • 永福省永福省电子信息门户网站永福省(越南语:Tỉnh Vĩnh Phúc/.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
  • S2S2可以是指以下的条目:
  • 乔治·丘奇乔治•麦当劳•丘奇(英语:George McDonald Church,1954年8月28日-),美国基因工程学家、分子工程学家与化学家。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他是哈佛
  • 北港北港镇(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Pak-k
  • 山雷酋长山雷(‘Hin-mah-too-yah-lat-kekt’,美国拼字法(英语:Americanist phonetic notation)为‘Hinmatóowyalahtq'it’;一般被称为约瑟夫酋长或小约瑟夫;1840年3月3日-1904年9月21日)是内
  • 马太效应马太效应(英语:Matthew effect),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马太效应典
  • 程季华程季华(1921年5月2日-2015年12月14日),曾用名程翰,男,湖北沙市人,中国电影史学家。著有《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2014年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 木偶奇遇记 (电影)《木偶奇遇记》(英语:)是一部1940年的美国奇幻音乐剧动画电影,改编自卡洛·科洛迪撰写的《木偶奇遇记》。本片是迪士尼继《白雪公主》的成功之后,推出的第二部动画长篇电影。电影
  • 安杰丽卡·休斯顿安杰丽卡·休斯顿(英语:Anjelica Huston,1951年7月8日-)是一位美国女演员,曾因主演1985年的电影《普里兹家族的荣誉(英语:Prizzi's Honor)》获得第58届学院奖女配角奖,由此成为继她的
  • 吉娜·卡拉诺吉娜·乔伊·卡拉诺(英语:Gina Joy Carano,1982年4月16日-)是一位意大利裔美国女演员,也是一位女性武术家。她于2012年和英国知名演员亨利·卡维尔交往,现已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