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效种群大小
✍ dations ◷ 2025-10-29 00:30:27 #有效种群大小
在群体遗传学中,美国遗传学家休厄尔·赖特在两篇标志性的论文(Wright 1931, 1938)中引入了有效群体大小(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又做有效种群大小)这一概念。他定义其为“在一个理想群体中,在随机遗传漂变影响下,能够产生相同的等位基因分布或者等量的同系繁殖的个体数量。”("the number of breeding individuals in an idealized population that would show the same amount of dispersion of allele frequencies under random genetic drift or the same amount of inbreeding as the population under consideration".)有效群体大小是很多群体遗传学模型中的基本参量,通常小于绝对的种群大小(N)。参见小种群大小。有效群体大小可能有两种定义方式,即方差有效群体大小(variance effective size)和近交有效群体大小(inbreeding effective size)。两种定义由F-统计衍生而来并紧密相连。在Wright-Fisher理想种群模型中,在给定上一代等位基因频率
p
{displaystyle p}
时,等位基因频率
p
′
{displaystyle p'}
的条件方差为:用
var
^
(
p
′
|
p
)
{displaystyle {widehat {operatorname {var} }}(p'|p)}
来表示该当前群体相同或通常更大的方差。方差有效群体大小
N
e
(
v
)
{displaystyle N_{e}^{(v)}}
定义为具有相同方差的理想种群的大小。此时令
var
^
(
p
′
|
p
)
{displaystyle {widehat {operatorname {var} }}(p'|p)}
和
var
(
p
′
|
p
)
{displaystyle operatorname {var} (p'|p)}
相等并对
N
{displaystyle N}
求解,可得到另一种定义,近交有效群体大小通过近交系数相邻两代之间的变化来计算,此时Ne定义为和理想群体的具有相同近交变化的种群大小。此处文字参照Kempthorne (1957)。对于理想群体,近交系数依以下递归方程式计算利用回归交配指数(1 − F)代替近交指数得到近似递归方程式每一世代的差值是通过解可得出近交有效群体大小为,尽管研究者很少直接使用这个方程式。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假设有t个互相不重叠的世代,那么有效种群大小由种群的调和平均数得出:例如,若6个世代(t = 6)的种群大小N = 10, 100, 50, 80, 20, 500,则有效种群大小为:注意调和平均数的值小于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后者在本例中为126.7。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种群瓶颈效应,即有效群体大小受最低种群数量的严重影响。另外一种计算家族有效种群大小Ne的方法为Ne = (4N)/(Vk + 2) 其中Vk是种群大小的方差。家族大小变化增大是不利的,因为这将导致家族的近亲交配。对于雌雄异体的种群,即没有自体受精的情况,则或者更普遍地,其中D表示雌雄异体特性,可取0(非雌雄异体)或者1(雌雄异体)。当N很大时,Ne近似等于N,因此这通常不重要,可以忽略,即:当一个种群性别比不符合费雪式(Fisherian)的1:1的比值,有效种群大小为:其中Nm是雄性数量而Nf为雌性数量。例如,若有100个个体的群体中有80个雄性和20个雌性,则同样,这里有效种群大小Ne小于绝对种群大小N。如果种群大小保持恒定,每个个体必须平均向下一代贡献两个配子。一个理想种群假设这遵循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此时每个个体贡献配子数k的方差也等于贡献配子的平均数,即2:然而,在自然种群中,方差通常大于此:则有效种群数量为注意如果k的方差小于2,则Ne大于N。生育能力造成的遗传偏差通常造成Ne值下降。当生物的生存时间跨越多于一个生育季节,有效种群大小需要考虑进物种的生命表(life table)。假设单倍体种群具有离散的年龄结构。例如一种生物可以再若干个离散的繁殖季节中存活。此外,定义如下年龄结构特征:世代间隔可计算为生于个体的平均年龄:那么,近交有效种群大小为类似地,对于具有离散年龄结构的二倍体种群的近交有效种群大小也可以计算。这首先由Johnson(1977)提出,但本文的符号更接近Emigh和Pollak(1979)。假定生命表的基本参量和上述单倍体情况相同,但区分雌雄性,如用N0ƒ 和N0m分别表示新生的雌性和雄性个体数量(注意小写ƒ代表雌性而大写F表示近交)。则近交有效种群大小为
相关
- 浮霉菌门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是一小门水生细菌,在海水、半咸水、淡水中都可被发现。其中浮霉菌属(Planctomyces)和小梨形菌属(Pirellula)等都是专性好氧菌。它们通过出芽法繁殖
-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英语:Population ecology)是生态学的一个子领域,处理物种种群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种群规模(英语:population size)随时间和空间
- 精囊精囊(英语:Seminal vesicle,亦称为储精囊),功用为提供和储存精液的分泌物,内含有黏液、果糖(精子能量)、凝集酵素、抗坏血酸、前列腺素,但并不储存精子。精液有60%左右的成分来自于此
- 淋巴因子淋巴因子(Lymphokine)是细胞因子的一亚类,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通常是由T细胞产生的通过影响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而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这一分类方法已经过时。现常
- 急救急救(First-aid)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在急病或意外发生时,在医生与护理人员到达前为生病或受伤的人,进行初步的救援及护理。急救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点:急救员抵达现场
- 铁氧化还原蛋白铁氧还蛋白(英语:Ferredoxin)是一类在多种代谢反应中介导电子转移的铁硫蛋白。“铁氧还蛋白”这个词由杜邦公司的D·C·沃顿所创,并将此名应用于默顿森、瓦伦丁与卡纳汉从厌氧菌
- 永隆省永隆省(越南语:Tỉnh Vĩnh Lo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分子钟分子钟(英语:Molecular clock),也叫基因钟、演化钟,是一个比喻性术语。是一种根据生物大分子的突变率推断两个或多个生物在演化历史上分离的时间的技术。计算时间所采用的生物大
- 突厥语大词典突厥语大词典(阿拉伯语:ديوان لغات الترك,Dīwān Luğāt al-Turk)是一部成书于1070年代的以阿拉伯语注释突厥语词汇的词典,由喀喇汗王朝语言学家麻赫穆德·喀
- 面粉厂面粉厂,是第二产业的工厂,把小麦、大麦、皮麦、青稞(元麦)、黑麦、燕麦等粮食磨成粉,成品是面粉、麦粉等。在供应链上游是农作物供应商,而下游是面粉批发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