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催吐剂
✍ dations ◷ 2025-04-03 12:55:58 #催吐剂
呕吐,是由于胃和肠道内容物(食糜)由于受到强力积压经过食道由口腔吐出的动作。在呕吐的过程中腹肌急剧收缩,贲门括约肌舒张、胃体肌肉舒张,这些生理反应造成腹腔压强升高,胃内容物可以较为顺畅地通过贲门进入食道;进而膈肌收缩,食道肌肉舒张,声门关闭,上食道括约肌松弛,这些生理反应会造成胸腔压强升高积压食道内容物通过咽喉经口腔吐出体外,声门关闭可以保证在呕吐的过程中胃肠道内容物不会经由咽喉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活动,机械和化学的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呕吐,引起呕吐的刺激主要来自消化系统,对舌根、咽部、胃、肠、总胆管的刺激都是造成呕吐的原因。除了消化系统的感受器之外,其他系统感受器受到的刺激也有可能引发呕吐反射,这些刺激有可能来自泌尿生殖系统器官、视觉、味觉、嗅觉、内耳前庭位置感受器等。上述感受器所受到的刺激会经由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舌咽神经等的传入通路将神经冲动传导至位于延髓部位的呕吐中枢。呕吐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呕吐反射的区域,它位于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外侧缘,呕吐中枢与其他植物性神经机能中枢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呕吐中枢的兴奋会连带引起其他植物性神经中枢的兴奋,这也是呕吐之前发生多涎、多汗、呼吸加深加快等反应的原因。对呕吐中枢的直接刺激,如由于脑积水或脑瘤引起的颅内压升高,会直接引起呕吐中枢的兴奋,造成呕吐反射。此外呕吐中枢附近有一个连带的化学感受区,对这一化学感受区的刺激也会引起呕吐中枢的兴奋,造成呕吐反射,这也是中枢性催吐药的作用原理。呕吐是指由于胃气上逆,迫使胃之内容物从口吐出的病证。古医书将有声有物称为呕,有物无声称为吐,有声无物称为干呕、哕。
相关
- 蔗糖酶蔗糖酶(Invertase,EC 3.2.1.26)系统名称为β-呋喃果糖苷酶,是可把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酶。它作用于蔗糖的α糖苷键工业使用的蔗糖酶通常从酵母中制取,蜜蜂同样分泌这种酶,
-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英语:Glia、glial cells、glial neuroglia),又称神经胶细胞、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非神经元细胞,不会产生电脉冲。 它们维持体内稳
- 心智图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免疫球蛋白抗体(antibody),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种主要由浆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
- 高级心脏血管救命术高级生命支持,亦为高级心肺复苏、ACLS,是指一系列的临床介入(clinical intervention),作为以下情况的应急处置:心跳停止、休克,以及其他医学上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亦指施行此临床
- Er4f12 6s22, 8, 18, 30, 8, 2蒸气压3, 2, 1 (第一:589.3 kJ·mol−1 第二:1150 kJ·mol−1 第三:2194 kJ·mol主条目:铒的同位素铒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Er,它的原子
- 南极洲/南极地方南极洲(英语:Antarctica)是地球最南端的洲,位于南半球的南极区,是地理南极的所在地。南极洲大部分区域都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南冰洋环绕。南极洲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洲,其面积约为1400万
- 头盖骨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
- 基频基本频率(或简称 基频、fundamental frequency),当发声体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时,声音一般可以分解为许多单纯的正弦波,也就是说所有的自然声音基本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正弦波组成
- 振动振动(英语:vibration),指一个物体相对于静止参照物或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往复运动。一般来说振动的基础是一个系统在两个能量形式间的能量转换,振动可以是周期性的(如单摆)或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