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

✍ dations ◷ 2025-05-04 11:36:08 #灭火
救火,是指扑灭火灾的行动。消防一词是和制汉语,源自日本江户时代的消防组织及其成员“火消し”,其结合灭火(消火しょうか)与防灾(防火ぼうか)的概念,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所创造,中国清末参考日本的消防制度,并且沿用此词。灭火的基本原理是针对燃烧的四个要素(燃料、氧气、燃点、连锁反应),将其一或以上除去,引致燃烧的化学变化不能持续。灭火的方法可分为下列四种:饥饿法(Starvation)是将供应燃烧的燃料除去,使火因没有燃料而熄灭。一般采用的方法如下:窒息法(Smothering)是将火焰四周的空气中所含氧气成分大幅减少,终止燃料与氧气的化学变化(氧化作用),令火熄灭。但这方法对于一些本身能在燃烧中分解出氧气的燃料如赛璐珞(Celluloid)并不适用。一般采用的方法:当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弥补被散发的热量时,热力便会下降,进而低于燃点,而终止燃烧,这就是冷却法(Cooling)。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大量吸热的物质(如水)灌向火焰,使其吸去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而终止燃烧。抑制法(Inhibition of Chain Reaction)就是使用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抑制燃烧使之链式反应而使燃烧终止。

相关

  • α-变形菌纲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下的一个纲。此纲的成员变异性极大,且共通点极少,但他们确实系出同源。α-变形菌大多都是革兰氏阴性菌,而有些包内寄生
  • 氧化亚氮一氧化二氮或氧化亚氮(英语:Nitrous oxide),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
  • 镇定剂镇静剂,也称作镇定剂(英语:Sedatives),是一个化学上的作用物,用作减少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或是活动,镇静剂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及焦虑;它们通常被用作治疗精神紧张的病者,镇静剂有利
  • 拉希德·辛亚耶夫拉希德·阿利耶维奇·苏尼亚耶夫(俄语:Рашид Алиевич Сюняев,1943年3月1日-),俄国天体物理学家,鞑靼人,吸积盘理论的开拓者,并在1972年和雅可夫·泽尔多维奇一起提
  • 希腊语族希腊语族是印欧语系下属语族之一。一般来说,希腊语族只包括希腊语一种语言 。但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希腊语可以拆分为多种语言。
  • 聚合聚合是将一种或几种具有简单小分子的物质,合并成具有大分子量的物质的化工单元过程。大分子量的物质一般叫作聚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都高达几千甚至几百万。淀粉、纤维素
  • 弯曲键弯曲键,也称香蕉键,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共价键,其3D模拟形状就像一个香蕉。这个概念描述的是一个小环分子内“弯曲的”电子密度或电子排布,例如环丙烷,白磷中的共价键和乙硼烷中的
  • 本杰明·哈里森本杰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1833年8月20日-1901年3月13日),是美国第二十三任总统。其曾祖父本杰明·哈里森(五世)(英语:Benjamin Harrison V)为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人之一,祖父为威
  • 后土后土是中国神灵地祇(泛指所有大地上的自然神)的代表,统辖所有土地,类似西方神话的大地之母盖亚,后土下辖神州地祇、社稷、国社、山神、城隍、土地神等各级大地之神;后土尊称为承天
  • 三明话三明话(闽中语:),旧称三元话,是闽中语的一种方言,通行于三明市的三元区和梅列区。在闽中语方言中,三明话与永安话最为接近。不过,由于三明市语言分布状况比较复杂,受到周边语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