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决斗
✍ dations ◷ 2025-09-02 16:56:30 #决斗
决斗通常是指两个人之间使用相似的武器或徒手,在并非比赛的场合下,以武力较量分胜负来赢取对方的降伏,甚至想证明自己的信念正确或无辜等。如果在战争中常以一骑讨、一骑打、单挑等字眼,形容参与决斗的有名将士,就以个人胜负来决定战果的情形也出现过的。11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人有时会用决斗解决争执。双方装备的武器必须符合各自的“决斗教条”。“决斗”一词有时也用来指战斗机之间的空战,以及战船之间的海战(特别是在航海时代)。中世纪决斗往往被描写得很浪漫。决斗者往往借口保卫荣誉权(有时会为了微不足道的事情决斗),或是为恢复其君主的名誉而提出决斗。决斗的目的一般不是为了获得满足,而是展示自己的骑士精神。决斗一般不充当判罪的依据,反之则为司法决斗。19世纪初以后很多欧洲国家都立法禁止决斗,但是决斗并没有因此终止,决斗双方——只要决斗是公平的——一般也不会受到指控。只有绅士有荣誉权,因此只有绅士允许决斗。如果绅士被地位较低的人冒犯了,他可以用笞杖、短马鞭或鞭子进行惩罚,或者让他的仆人代劳。决斗现在已被废止了。早期的决斗通常使用决斗剑。18世纪后也经常使用决斗手枪。富裕的贵族往往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决斗手枪。决斗前的情形通常如下。一方被侮辱(可能是想象中的)之后,将会向另一方提出挑战(“要求得到满足”),做法是做侮辱性的动作,例如把手套扔到对方面前。英语成语"throwing down the gauntlet"——“扔手套”就是提出挑战的意思。因此被手套扇耳光的人要么接受挑战,要么承认受辱。不过和很多人认为的不同,用手套打脸不算是提出挑战。提出挑战后,双方各指定一个“副手”,由他们决定无人打扰的“荣耀场所”,其目的也是避免打扰。副手还负责检查双方的武器是大致等同的,并证明决斗的公平性。决斗的终止方法有以下几种,由挑战者选择:在手枪决斗中,决斗者可以有意打偏,可能表示“不屑与之决斗”。这种做法被1777年的决斗法(英语:Code duello)的第13条禁止,但还是存在不同的习俗。挑战者可以在“满足”后要求立即停止决斗。当决斗者无法继续的时候,有时可由副手代劳——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技术要求较高的用剑的决斗中。手枪决斗中,双方各持上好膛的手枪,背对站立,向前走一定步数,最后转身射击。一般来说,侮辱越严重,走的步数越少。另一种做法是,由副手事先在地上用剑标出转身的地方(称作“points”)。一般在给出一个信号(例如扔手帕)之后双方方可开火,以减少作弊的可能。另一种做法是双方轮流射击,被挑战者在前。决斗经常因为无法就决斗方法("methodus pugnandi")达成一致意见而被取消。在Dr. Richard Brocklesby的决斗中,双方不同意要走的步数;Mark Akenside和Ballow决斗时,一者不愿在上午决斗,另一者则拒绝在下午决斗。John Wilkes则对这些细枝末节不屑一顾。当Lord Talbot问他他们应当开火多少次的时候,他回答说:“悉听尊便;在下已带来了‘一袋子弹和一瓶火药’。”由侮辱和社会地位的原因引起的身体对抗(很自然地)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人属生物;然而在西方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决斗,却是从中世纪司法决斗以及更古老的、基督教时代前的维京时代的Holmganga(英语:Holmganga)等发展出来的。拒绝挑战有时被认为是可耻的,而且经常会被处以罚金。名人受到挑战的可能性比普通人大得多。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描述了几场决斗,例如《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叶甫盖尼·奥涅金与连斯基的决斗,似乎是预言了自己的死亡。他本人在和乔治·丹特斯的决斗中受了致命伤,后者据传是他妻子的情人。事后,丹特斯被控在决斗中作弊,但他还是娶了普希金妻子的姐姐,还当上了法国的大臣和参议院议员。决斗事件是由一封匿名信煽动的。1598年,英格兰剧作家本·琼森在和一个名叫加布里埃尔·斯潘塞尔(英语:Gabriel Spenser)的演员的决斗中受了致命伤。1798年,雅号“The Grand Old Duke of York”的HRH 弗雷德里克王子在和Lieutenant-Colonel Charles Lennox的决斗中被一颗子弹擦伤了头发。1840年,7th Earl of Cardigan,在轻骑兵的冲锋中率领英军的领导人物,在决斗中打伤了一个名叫Captain Tuckett的英国军官,但没有致命。有四位英国首相参加过决斗:1864年,时为New York Sunday Mercury的编辑的马克·吐温在朋友的怂恿下向当地另一位报社编辑提出了挑战。他选择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副手。在决斗前的练习时间,马克·吐温的助手又在对手面前成功地吹嘘了作家的手枪技术,使得作家成功避免了一场决斗,并且赢得了荣誉。美国最有名的决斗当属伯尔-汉密尔顿决斗。著名联邦党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被时任美国副总统的阿龙·伯尔重伤,翌日身亡。而历任美军陆军将军、第七任美国总统的安德鲁·杰克逊也以决斗闻名。1806年5月30日他杀死了著名决斗者查尔斯·迪金森(英语:Charles Dickinson (historical figure)),自己则留下了终生未愈的胸伤。据说他曾和一位律师决斗,但双方都未受伤;1803年差点和约翰·塞维尔(英语:John Sevier)决斗;1813年他在边境上和参议员托马斯·哈特·本顿(英语:Thomas Hart Benton (senator))发生了武力冲突,但不能算作是决斗。1832年5月30日,20岁的法国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瓦正是在他完成伽罗瓦理论的第二天的决斗中负致命伤,次日死亡。加拿大的最后一起致命决斗发生在1833年,是罗伯特·里昂(英语:Robert Lyon (duel))挑战约翰·威尔逊(英语:John Wilson (Ontario politician))的一起手枪决斗,起因是关于对当地的一个女老师的评价。Lyon被杀后Wilson和这位女老师结了婚。英格兰最后一起致命决斗发生在1852年温莎附近的Priest Hill。1808年,两个法国人在巴黎上空进行了一场“气球决斗”。双方乘坐在气球互射,最后一决斗者被射中,和他的副手一并身亡。1843年,有两个人用投掷台球的方法进行决斗。有的决斗者会故意选择奇怪的武器,例如榴弹炮、长柄大锤,以及一堆猪粪,借以表示对决斗的蔑视。据说奥托·冯·俾斯麦曾挑战过鲁道夫·菲尔绍医生。医生选择的武器是两只香肠,其中有一只被接种了霍乱弧菌。俾斯麦当即取消了决斗。“单挑”(single combat)是在战斗中双方各派一名战士代表(champion)决斗,其他人则在一旁观看,直到决斗结束。单挑一般发生在两国中间地带的战斗中。在各时期、各地区的传说和历史中都有对单挑的描述。早期的有《圣经》中记载的大卫和歌利亚的决斗,以及《伊利亚特》中描述的墨涅拉俄斯与帕里斯、阿喀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决斗。古罗马时期的一对一决斗在史书中也被多次提到:据蒂托·李维记载,前7世纪,贺拉斯兄弟(英语:Horatii)打败了阿尔巴隆加的Curiatii,使得这一城市成为了罗马的隶属城市;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在前222年的Battle of Clastidium杀死了Gaesatae王Viridomarus并缴其武器(spolia opima);前22年,Deldo的Marcus Licinius Crassus Dives则杀死了Bastarnae王并缴其武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也有对单挑的描述。《三国演义》中也常常出现双方将领单挑的场面。在著名的爱尔兰神话Lua错误:bad argument #1 to 'gsub' (string expected, got nil)。中,Ulster的战士都受了诅咒而不能抵御Queen Maeb的侵略军——除了Cúchulainn。这位英雄进行了多次“单挑”,直到他的战友们恢复正常。一种叫做Lua错误:bad argument #1 to 'gsub' (string expected, got nil)。的传统非致命决斗在这些国家的学生中很流行,现在发展成为了Lua错误:bad argument #1 to 'gsub' (string expected, got nil)。。它不是为了“保卫荣誉”,对抗性也不强。它是: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一种传统教育的手段,没有赢家和输家……不避免受伤,而是要求坚强地忍耐。19世纪爱奥尼亚群岛的男人之间经常发生形式化的名誉之争。但决斗者是农民而不是贵族。使用的武器是刀子。“提出挑战”的方法一般是在公共场合彼此进行性冒犯;决斗以一方血流满面终止,一般不会致命。赢家通常向对方身上吐口水,并用围巾浸对方的血液,或者用围巾擦干自己的刀子。赢家一般不会试图逃避拘捕,通常会被处以短期拘留或者低额罚金。罗马天主教会以及其他很多政治领袖,如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国王詹姆士一世,指责欧洲历史上的决斗之风。也有权威人士默许决斗,认为它可能是解决长期的家族和社会冲突的方法。虽然19世纪初发生了不少著名决斗,19世纪中叶时英国社会一般就不再赞成决斗,此后就很少发生。美国18世纪之后就不再盛行决斗。富兰克林指责这一风气是无用的暴力行为,华盛顿则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鼓励军官拒绝决斗,因为他认为军官死于决斗会对战事造成负面影响。19世纪末,合法的决斗在世界上基本绝迹了。美国有些州没有明文禁止决斗,但在决斗中击伤对方者可能面临人身伤害或者过失杀人的指控。具体内容,参见决斗。
相关
- 柳叶刀《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英语:Thomas Wak
- 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性人格障碍(英语: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简称AvPD或APD),或译畏避型人格障碍、逃避型人格障碍、畏惧型人格违常,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因为害怕在别人面前丢脸,此类
- 达罗毗荼语系达罗毗荼语系(Dravida,又称德拉维达语系)分布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印度中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以及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地区,包括75种语言,其中
- 蒂塞利乌斯阿尔内·威廉·考林·蒂塞利乌斯(瑞典语:Arn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1902年8月10日-1971年10月29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瑞典化学家,194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71年逝世于乌普萨拉
- 吴立新吴立新(1966年9月17日-),安徽桐城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从事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1994年取得北京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及副校长一
- 魑魅魔神仔(白话字:Mô͘-sîn-á、台罗:môo-sîn-á),是在台湾与福建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中,一种诱导人类到山野间迷失的鬼或者精怪。民俗及人类学研究者根据田野调查采访,普遍认为其
- 胡尼胡尼是埃及第三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他曾在象岛上修建了一座堡垒,用以守卫埃及位于第一瀑布的南方边界。他可能是下一位法老斯尼夫鲁的妻子海特菲莉斯的父亲。在左塞尔的宫廷
- 受威胁受威胁物种(Threatened species)是任何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灭绝的物种(包括动物、植物、真菌),也是IUCN保护现状中对易危物种(VU)、濒危物种(EN)、极危物种(CR)的统称。所有此范围内的物
- 贾湖遗址贾湖遗址是9000年至7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文化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面积约55000平方米。出土了现在仍可吹奏的五声至七音阶
- 蒲松龄蒲松龄(1640年-1715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中国清代志怪小说作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族裔有争议),世称“聊斋先生”。蒲松龄平时喜好